他没有做反叛的事,他什么也没有做,所以他什么都没了。。。。。。
黄阿宵面色死灰跌坐在地上。
“黄氏与贼有谋,所有人收监问罪。”
武少夫人下达了最后一个命令,“敢有违抗者,格杀勿论。”
知府没有说话,也没有再阻拦。
但黄老太爷猛地转过来厉声喊道:“慢着!”
他伸手指着武少夫人。
“武氏,你一不是将,二不是官,你有什么资格论我家之罪?”
他又伸手向天。
“我大夏上有皇帝,下有官府,你武氏何来定罪断生死?”
“你,莫不是造反吗?”
这个老家伙,老而不死是为贼,知府大怒上前:“那本官下令,给我拿下他们!”
黄老太爷长袖一甩:“老儿我要告御状!我要申诉!抬匾额!”
匾额?是什么东西?知府不解,旁边长史哎呀一声想起来了。
“大人你来这里时间短不知道,黄氏祖上曾经因为瘟疫时救济灾民,被慧帝赐予大善之家的御笔匾额。”
他说道。
御笔吗?那还真不能拦了,知府面色一变,原来这是黄家最大的后路。
他是大夏的知府,他不能拦住大夏皇帝的御笔,只能让黄氏去告御状。
但如果黄氏离开了光州府,他可就奈何不了了,更何况朝中有黄氏亲朋好友。
怎么办?知府不由看向武少夫人。
黄氏必须除掉,否则这一场风波就不算了结,人心就不能安定,李明楼握紧了缰绳,一手在身前无意的摩挲。
就在她要再一声令下的时候,远处传来喊声。
“圣旨到!光州府接驾!”
圣旨?
所有人都愕然回头,喊声劈开了一层层的民众和兵马,十几匹骏马疾驰而来,马上兵将拥簇着一个红袍太监。
太监手中高举明黄卷轴,在晦暗的冬日里闪闪发亮,他发出高亢的喊声。
“圣上有令,武氏忠以立身,仁以抚众,智以察微,防奸御侮,进封楚国夫人,掌淮南诸道,威武以安黔黎。”
啪嗒一声,刚接过匾额抱住的黄老太爷松开了手,匾额砸在他脚上,溅起满面土色。
怎么可能。。。。。
楚国夫人,掌淮南诸道?李明楼看着驰来的兵马和太监,神情惊讶,她不知道呢,握着缰绳的手松开,抿嘴弯弯一笑。
她的丈夫又送她礼物了。
(本卷终)
第三卷淮南有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