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庞诩一直不同意左睿出兵保大军,尽管他知道左睿和陈墨并不是有些疯狂的想要兼并保大军。
“会引起李克用的激烈反应,这不是最佳时机。”即使是已经出兵了,庞诩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稍有常识的军事将领都明白这个道理。
“二弟说没有问题。”这是左睿的坚持。
陈墨是这支军队的灵魂,左睿相信他,既然陈墨说没事就会没事。当然,左睿也是在帮助陈墨,他已经知道为什么陈墨需要那么多钱粮了。
“我们在静难军根基尚不稳,一旦李克用联合王重荣出兵,后果很严重。”这才是庞诩最担心的问题。
这是一个共识,但。。。左睿有左睿的考虑。陈墨已经派人来了好几封书信,他给出的战略很符合左睿的想法,敲打一下东方逵和其他人,得到好处,速战速决,这。。。好像没什么问题。
“二弟说李克用不会在短时间出兵,他老子李国昌刚刚去世,加上周边的不安定,除非我们真的兵临鄜州城下李克用才会有动作。至于王重荣,他不敢出兵。”
“要快,最快的速度决绝问题。”庞诩佩服陈墨的弱睿智,但风险太大,他仍旧很担心。
“先生不要担心,二弟说东方逵会很快妥协,这一战之后将确立我们的位置,所以此战之后,我们会成为最大的赢家,也会成为朝廷扼制李克用的利剑。”
陈墨是对的,乘胜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获得好处的确是一个绝佳战术,风险存在,但为了将来的影响力值得行险。可。。。左睿的口中总是挂着二弟两个字,这让庞诩意识到自己做的不够,他的脑筋转动的远远不够,想要成为左睿的左膀右臂他需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需要向陈墨学习。
“大将军,甘泉就这样围着?”
“二弟说不急,做出姿态,围而不强攻,东方逵抗不了多久,很快会有消息。”仍旧是陈墨的论调,左睿看来是离不开陈墨了。
“若能稳固住延州多好,这个咽喉要地归了我们将来可是最。。。。。。”
庞诩心中有一个奢望,这个奢望何尝不是左睿的奢望,但奢望终归是奢望,现实是不允许的,左睿也很遗憾:“占据延州就是打不完的仗,王重荣和李克用睡觉都不会安稳。我当然希望他们睡觉都不安稳,但不是现在。二弟说,以后我们就会有机会,还要等啊!”
现在的左睿不缺乏雄心,但也要面对现实,延州是李克用和王重荣的心头刺,自己不具备和两人全线对抗的能力。
陈墨说的是事实,就在左睿和庞诩探讨这些问题的时候,战报来了。
东方逵终究是最弱的一个存在,这是意料之中的妥协。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古子锐提出的要求很高,东方逵不停地压价,同时也有拖延时间的意思。可终归是虚妄,东方逵发出多少求援也没用,王重荣不敢动,李克用还在观望。
东方逵承受不了如此的默契,遥遥无期的援军让他果断做出了抉择。
在春季的微风中,陈墨的目的达到了。
。。。。。。
。。。。。。
光启三年三月初一,己亥日,光启皇帝的车驾离开了兴元。
沿着蜿蜒的栈道,三月初十,皇帝的车驾驻跸在凤翔府。
因为京师来信,宫室修葺没有完工,所以节度使李昌符请求皇帝驻跸在凤翔,以等待京师宫殿完工。
不知道是走谁的门路还是被皇帝看着顺眼,驻跸在凤翔的光启皇帝任命特进、监修国史、门下侍郎、吏部尚书、平章政事孔纬担任诸道盐铁转运使。
可能是为了平衡,不但是孔纬,杜让能也加官进爵了。杜让能被授予集贤殿大学士、中书侍郎、兵部尚书、平章政事,晋封为襄阳郡公,增加食邑三千户。
这些官场晋升陈墨不知道,他知道的是,自己成功拖住了皇帝的脚步。
朱玫进入京师后还算有节制,相比原来的历史,京师百姓受到的荼毒轻了很多。但有一个事实谁也无法改变,乱兵曾进入宫内,曾进行盗抢,也做出了一些出格的举动。。。一些宫殿被焚毁,一些陈旧的宫殿由于无人管理已经很残破,也需要修缮。
真实的借口被陈墨充分利用了一下,因为他还需要时间做自己的事情,皇帝和那些大佬回来的越晚越好。
之前为什么不修缮宫殿这件事暂时也没有人追究,陈墨和郑从党掌管着一切,郑从党没那份闲心,他认为修缮宫殿远远不如把钱粮用在百姓身上实惠,这才是忠君体国的表现。至于孟淑妃,她很少走出自己的紫兰殿,陈墨不提,田焕与耿秀不提,她没那种意识。
杨复恭和刘季述等人倒是想提议,可惜,他们见不到孟淑妃,更不愿意理会陈墨和郑从党,想也是白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