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神奇。
不看设备,直接看应用,一大群人直接去了厂子后边的试验场地,
郑厂长和儿子郑世君早在那儿准备好了,一大堆玉米秸秆、一大堆干地瓜秧、一大堆大豆秸秆还有一堆芝麻秸秆。
徐勇操作设备,郑世君和另两个工人在那儿加料。
不要小瞧劳动人民的智慧,他们为了防止扬尘,竟然还安排了了个人在那儿喷水。
黄局长马上偷偷问王胜文,是不是该加个洒水机构。
王胜文给了否定的答案:平时收割完成以后进行秸秆的粉碎,秸秆没这么干燥,如果想进行贮藏,说不定还要晾晒。
最精彩的是投喂阶段,三四十人在那儿看着两头老牛吃草。
老牛吃得很欢,王胜文知道,他们这是肯定饿了两天。
有两位专家想带一部分饲料回去进行研究,被黄局长呵斥住:这饲料就是按照配方做出来的,你们要想研究,回去研究配方不就行了?
王胜文及时跟进:对,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向黄局长请教。
专家型领导,就是这样来的。
畜牧局的人考察得非常认真,有人甚至亲自动手干了。
干过以后,当然是夸赞:这设备太好了,这不得顶二十个人铡草?
当然换来的还是黄局长的训斥:我给你五十个人,你在一小时之内给我铡出这么一大堆来!
当然得服气,能铡出来也铡不了这么碎、这么均匀。
秸秆粉碎机粉碎的草料,尺寸都在一厘米左右,靠人工肯定不行。
考察完实际应用情况,当然是要到会议室开会。
说是会议,当然一开始只有黄局长和王胜文说话。
黄局长:
“王局长,咱们研究出来的这设备,效果确实不错,我觉得这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能处理两三千斤的秸秆了吧?”
王胜文随声附和:
“当然,我是按你的思路进行设计的,这是干物料,如果是鲜秸秆,恐怕一个小时处理五千斤也不止。”
黄局长:
“一下产出这么多饲料,按我那个集中养殖的思路,该建多大规模的养殖场?”
王胜文给了个明确的回答:
“黄局长,我觉得不该按设备的处理能力,要按当地秸秆的总量进行决定,按照百分之五十的秸秆作为饲料使用,确定家畜的存栏量。”
这时候单区长站起来说话:
“黄局长、王局长,我们初步设想是按每个公社二十头黄牛和一百头羊的存栏量进行建设的。”
黄局长笑着看向他:
“奥?你们已经开始行动了?”
“当然得行动,养牛养羊,发展集体畜牧业发展,各公社都很积极,秸秆烧掉也是烧掉,不如拿来养牛养羊。
有了这种设备,一个公社养二十头黄牛,根本不成问题。
我们还可以在收割以后,把秸秆粉碎了以后储存起来,能使用很长时间。”
畜牧局有位人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