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轩与郑彪围坐在昏黄的油灯旁,屋内挤满了刚接受完训练、神色凝重的护卫队员。
梁虎,一个身形魁梧、面若焦炭的大汉,按捺不住内心的激愤,首先开口道。
“杨老弟,咱们还商量什么?直接劫法场救了那些难民不就行了!”
梁虎的提议像一枚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引得屋内议论纷纷。
杨轩抬起手,示意大家安静,他的目光沉稳而深远。
“梁虎,你的热血我懂,但我们不能冲动行事。与官府正面冲突,不仅无法真正解决问题,还会连累整个黄泥村。”
他转向众人,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要用智慧,而非鲁莽。”
郑彪点了点头,赞同道。
“杨公子说得对,我们得想个万全之策。或许可以从县令那里入手,毕竟他是这县城的最高长官,说话有分量。”
杨轩思忖片刻,眸光一亮:“好,那就这么定了。我亲自去见县令,以理服人,相信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次日清晨,天空泛着鱼肚白,杨轩携郑彪一同骑马前往县城。
路上,他反复推敲着将要说辞,心中既忐忑又坚定。
抵达县衙,一番通报后,县令终于接见了他们。
县令眉宇间藏着不易察觉的忧虑。
“杨公子,郑教头,二位大清早到访,有何要事?”县令客气地询问。
杨轩拱手行礼,直入主题。
“县令大人,我是为昨日那些难民而来。他们多是战争无辜的受害者,若依法处斩,未免过于残忍,且不利于社会稳定人心。”
县令轻叹一口气,面色复杂。
“杨公子所言不假,但那群难民未经许可便强行冲击县城,实属违法。县丞坚持严惩,我亦颇为头疼。”
杨轩心中有了计较,提出请求:“大人,能否让我尝试说服县丞,也许还有转机。”
县令略作思索,点头同意:“好吧,事已至此,也只能试试了。”
在县令的陪同下,杨轩与郑彪来到了县丞的偏厅。
县丞李文辉一见二人,脸色便沉了几分,言语中带着几分挑衅。
“哦?这不是杨公子吗?怎么,来替那些难民说情了?”
杨轩保持镇定,缓缓道。
“李大人,我并非为说情而来,而是希望我们能一起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难民们固然违法,但背后的原因何尝不值得同情?”
李文辉冷笑一声。
“同情?法律岂是儿戏?若人人都以同情为由无视法律,那我们还要律法何用?”
面对李文辉的质问,杨轩不卑不亢。
“我理解大人的立场,但法理之外,尚有人情。”
“我提议,我们可以先将难民收容起来,提供劳动机会,让他们以工代罚,既体现了律法的尊严,也给了他们重生的机会。”
“哼,杨公子真是理想,你以为管理难民那么容易?粮草、住所、秩序,哪一样不需要考虑?”
李文辉毫不留情地反驳。
谈话陷入了僵局,县令试图调和。
“两位,冷静些,我们都是为百姓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