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长的宫道上。
跟在朱元璋身后的朱棣有些发懵。
明明是两个哥哥抢他的小兔子,怎么独独把他叫过去了?
难道说因为徐妙云送的小兔子?父皇害怕他玩物丧志?应该是这样了。
朱棣带着几分疑惑和几分忐忑的跟着朱元璋进了御书房。
“坐。”
“谢父皇。”
朱棣虽然只有十一岁,但同样少年老成,不是那种只知玩闹的孩童。
朱元璋看着年幼的朱棣,心中不免有几分唏嘘。
谁能想到,这个在家中排行老四的少年,在日后竟然举兵造反,并且造反成功,登上帝位,并且死后和他一样称宗道祖。
造反,兄弟相残,这些都是历代帝皇最忌讳的。
但是现在面对日后造反的燕王朱棣,朱元璋却是心情复杂。
直接除掉?
那是不可能的。
打一顿?
那也无济于事。
其实也不能全怪老四,建文帝的手腕不足以降服自已的叔叔辈,还想着削藩,如果他是老四,恐怕他也会反。
老四其实也是有帝王之才的,可惜只要朱标还活着,就不可能轮得到他。
朱元璋有些头痛。
揉了揉眉头,朱元璋问道:“老四,最近大学学得怎么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朱棣一口气将《大学》的开篇背了出来。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
“马术功夫呢?没有落下吧?”
“回父皇,儿臣按照父皇的吩咐,每月坚持三次麻履行滕。,出城远行,马行十七,步行十三,每月一次上演武场上练习武备,不敢懈怠。”
听了朱棣的回答,朱元璋心情更是复杂。
老四果然很优秀。
相比于老大,老四在文治上也许比不上,但是在武功上却占据着优势,从他后来称帝后五次亲征漠北就可见一斑。
老四在日后能够造反成功,可以说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而且造成这一切的,自已其实也有责任。
把老四培养成为文武双全的帅才,却在后来继承人的人选上选择了老大一脉优柔寡断的朱允炆。
难啊。
总不能跟老四说,你不能太优秀了吧?
看着面露苦色的朱元璋,朱棣更懵了。
被叫来的时候,他还以为是要被训诫一番,没想到却是考校自已的学问和武功。
朱棣感觉自已回答得够好,也已经够努力了,可是怎么感觉父皇却是越听眉头皱得越深呢?
是自已还不够好,还不够努力吗?
朱棣的心中在打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