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匪山上干活的人更是热出了一身汗。
最忙的秋收时节过去后,村民们也都意识到了屋子不够用的问题。
于是大家开始按照郝仁画的图纸建房子。
反正多几间屋子也不碍事,搭些屋子权当农闲时锻炼身体了。
大家听说宋钰能做墨锭,都觉得这事得好好支持。
这墨要是做好了,不但能赚钱,还能给村里两个读书的孩子用。
虽然眼下屋子紧张,村里还是清理出了一间装杂物的屋子出来,给宋钰做临时作坊。
小作坊房里,灶下燃着通明的火。
上边煮了一大锅驴皮胶,里面掺了各种村民也不清楚的料。
宋钰把熬好的胶倒入收集好的桐油烟灰里,不断搅拌成墨泥。
之后还需要反反复复捶打,才能形成细腻柔软的墨胚。
苏知知和薛澈都来旁观制墨,顺便也帮点端水端盆的小忙。
“我今日才知制墨不易。”薛澈都打算回头写一篇《观制墨记》了。
他在长安府中有用不尽的墨锭,从未想过那小小一块是如何做出来的,现在亲眼看见,才知要经历如此多道工序。
可是看着小宋哥全神贯注的样子,似乎乐在其中。
薛澈来了山上后,每次产生古人“哀民生之多艰”的感慨时,又会觉得那种艰辛之中好像还潜藏着一种希冀和力量。
苏知知不感叹,直接上力气,帮着宋钰一起捶打墨泥:
“小宋哥你省点力气,我们村轮流一人捶一下,肯定又好又快。”
苏知知发现宋钰在村里养了一段时间,他吃饭吃得挺多,可还是很瘦。
大概是吃进去的粮食没长肉,全都用在揉墨捶墨的力气上了。
“没事,我自已能做好。”小宋不好意思再麻烦村民们了。
他用的桐油已经是麻烦村民采油桐子榨出来的,怎么好连制墨泥都要村民们再费力气?
可苏知知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她一转头就跑去村里绕了一圈,敲着一个小铜锣到处喊,麻烦烦大家吃完晚饭后,散步到小作坊这边来捶一拳。
于是,当日吃完晚饭的宋钰就见到村民们排着队走进作坊,路过那墨泥时一人砸一拳。
那力气是真大,一拳能顶他好几拳。
哪怕是村里的女人,一拳下去也能砸个好久回不了形的坑。
一直埋头制墨的宋钰瞠目结舌,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这村子里好像藏龙卧虎。
村民砸完还和气地拍拍宋钰肩膀:
“小宋啊,有事儿直接说,别不好意思。力气这东西,咱村里不缺啊。”
“我好久没捶人了,最近拳头痒,下回要砸记得还叫我一声。”
“小宋,你下回就把墨泥放村里伙房边上,大家打饭的时候顺便捶两拳,还挺解压的。”
宋钰点头如捣蒜:“……好,小弟回头就搬去。”
捶好的墨泥很有光泽和黏性。
宋钰把墨泥放入模具,等待成型和阴干,至少还需要几个月才能出成品。
而在此期间,他会不断调整比例配方,还有不同模具,做出不同批次的墨锭。
山上的叶子落了一层又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