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西汉史史料 > 第90章 马邑伏击 无功而返(第2页)

第90章 马邑伏击 无功而返(第2页)

军臣单于率十万骑兵越过边界,直奔马邑而来。不知道聂壹是怎么说动军臣单于亲自领兵十万前来,不过我觉得很可能是匈奴内部问题,军臣单于需要打一场胜仗巩固他的威信。

马邑旁边的山谷中,气氛非常紧张。韩安国、公孙贺、李广率骑兵和战车兵埋伏于此,兵力二十万左右,统一由韩安国协调指挥,负责与匈奴军主力正面交战;王恢和李息的三万步兵,由王恢协调指挥,负责进攻匈奴人的后勤线。

不断有斥候回报匈奴人的动向,韩安国几个人收到的最新情报是,匈奴人大军离马邑只有百里之遥了,一天之后即会进入汉军伏击圈。

匈奴人在距离马邑百里距离时停住了,因为他们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帝国边境的居民和匈奴人生活方式差不多,放牧为生,可是匈奴人只看到成群的牲畜没人管理,四处乱走,竟然没有发现一个放牧人。

军臣单于忽然意识到事情不对,汉朝边民不会无缘无故消失,而且不会是因为他们的到来才消失的,他们这次行军并不公开,汉边民不可能事先知道。

军臣单于下令停止进军,先探明情形再说。

汉帝国在靠近边境的县,每百里左右设置一个哨所,一个哨所五个人,障塞尉一名,士史、尉史各两名。这些人的主要工作就是在自己辖区内巡边,有动静就向上报告。今天就有一位敬业的尉史,照例来巡逻执勤,被匈奴人派出来的侦察兵抓住了,带到军臣单于面前。不能指望每个人面对敌人都泰然自若,保护自己的生命才是自然反应,尉史面对满眼的匈奴人早已魂飞魄散,问什么就答什么了。

军臣单于得知马邑献城是一场骗局,汉军埋伏在附近20万后,大吃一惊,同时暗暗庆幸。汉朝边民消失,肯定是因为汉军大规模开过来,担心要打仗,所以才逃难的。

军臣单于下令全军撤回,把尉史也带了回去。

军臣单于把尉史当成上天派来拯救他的使者,封为天王,这个人的待遇比他的前辈中行乐好多了。

等在马邑城附近的韩安国等人很快收到了消息,匈奴军原路撤退了。

韩安国没有下令追击,他没有把握,担心有诈。另外一个方向本来负责断敌后勤的王恢三万部队,也不敢进攻,匈奴撤军,王恢的任务已经失去了意义,他直接撤回来了。

二十多万人无功而返。

长安震惊,刘彻震怒。

我们回头看看这次马邑伏击战,失败了的。做事后诸葛亮很没意思,不过我还是要说,刘彻对战争的设想太幼稚了。

二十万大军用来打伏击,出阴招,有这么打仗的吗,关云长手持大刀耍独孤九剑,耍成什么样可想而知。

伏击战必须封锁消息,二十万人来打仗,这么巨大规模,消息怎么封锁。无论从哪方面考虑,匈奴问题绝对不会是一场战争就可以解决的,必须纳入长期战略规划,是一场持久战。

刘彻的这次规划,境界太低了。相对于这种破绽百出的阴谋而言,刘彻更需要高瞻远瞩的阳谋。

刘彻把怒气都发到了王恢身上了。先前王恢在朝堂上当着众人高调陈辞,做慷慨激昂状,信誓旦旦要打匈奴,天下人都知道了,王恢要打匈奴;真把王恢派上前线了,眼睁睁看着敌人路过,连出击都不敢,一个敌人没杀退回来了,天下人刚刚也都知道了,王恢不敢打匈奴。

对后者,王恢有自己的解释:我的任务本来是断匈奴后勤,匈奴人却全军撤退了,我的兵力只有三万,攻之必败,所以放弃了。我知道我有大罪,但是我为陛下保全了三万士兵!

对于王恢来讲,当前的问题不是他的解释能不能在刘彻那里通过,他的问题在于,刘彻也需要做一个解释,对天下人。

有人说解释是最没用的,敌人不相信解释,朋友不需要解释。

这句话很大言不惭,即便这句话是真理,天下人这个概念,对于刘彻来讲,很难说是朋友的范畴,但肯定不是敌人,所以解释是必须的。

刘彻的解释始终要着落在王恢身上。

刘彻把王恢扔给廷尉署。廷尉署判决如下:王恢临敌观望,不攻反退,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