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经长大了。校园生活他已经体验过了。虽然没有父母缘,但有爱他的姐,还有哥和弟,他已经是幸运的孩子了。这次的事情,他不是临时起意,应该是已经考虑良久了,所有的事情都规划的挺好,我觉得比无意义地枯坐在课堂上更好。其实社会也是学校。只要他肯学,在哪里都能学到知识。”于千岩轻拍着她安抚,就像毛毛晚上不肯睡觉,在炕上哼哼唧唧的时候,他哄着的模样一样。
小寒点头。
等初一晚上他们走的时候,于千岩给小伍拿了一万块钱。
“你姐占股多,但出力少,就多出点资金。”于千岩说。
“行。”小伍点头。
“自己住的屋子修好一点,你年纪还小,还在长身体的时候,吃饭也不能对付。有些技能,找着机会就学着点,比如开车。”小寒也叮嘱。
“嗯。”小伍连连点头。
“关系也好好打点打点,强主任那边,你找时间去说一声,有他关照,活就能干的顺。”于千岩叮嘱程庆。
程庆点头:“姐夫你放心,这些年和强主任关系没断过,但也没有啥大事求过他,找他,他指定不能推。而且这事并不大,都不用找他。我找他下面的人就能办。那人我认识。他总找我帮他买家具。”
“那就好。”小寒点头。孩子们在她看不见的角落都茁壮成长起来了。
程庆和小伍都有了当哥哥的样子,真好。
小寒去村里的大棚买了好多新鲜的蔬菜,一部分用尼龙丝袋子装起来,让程庆带回去吃,一部分用建军编的筐,分别装起来。
丝瓜、黄瓜、豆角、洋柿子。
装了十几盒,让他拿回去送人。
“厂里领导,你师傅,都不要漏了。你是小辈,多跑跑。”小寒对程庆说。
程庆连连点头。
春节过后,于千岩和沈毅一起去了趟广州。
回来后,小寒和于千岩又连夜挖了墙根,把钱埋了进去。
当初铺水泥地的时候,于千岩的柜子下面都没铺。
现在地里已经埋了二十万块钱了。
如果以前有人和她说,1976年的时候,有人就能有20万块钱,她一定定性为胡说,便现在她真的拥有了。
就埋在屋地里。
三月中旬,村里开始改造房屋了,社员刘良生拉起了一支基建队伍,给村里人造房子。
从村西开始,那边人家少,又规划了许多新的宅基地,盖起来方便。
大批的建筑材料开始往村子里运输。
供销社的生意红火的不得了。眼看着门市部前的桌子不够用了。
随着车辆增多,旁边修车铺门前的地方也不够用了。
冷明又在往北小树林的地方,垫土修门市部,专门给修理铺用。
原本修车铺也划给了供销社。
黄艳秋趁机和大队提,让大队多垫一点,她要临着道建一个成衣铺,要建两排,前面是门面,后面是学习的地方。她自从给平山村小学做了校服,名气一下子就打出来了,其它地方的学校都跑她这来订制校服。
冷明同意了,征用了她原本的教室,并给了卫生所。
平山村卫生所具备了小型社区医院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