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文字,我极少抱有执着的心态。我总以为,文字是承载人类思想和情感的容器。器具固然可粗糙可精美,恰如文字的打磨,或漫不经心,或精益求精,而思想闪耀出的光芒以及人的情感中那些不可言说的细微幽深才是使文字熠熠闪光的唯一意义。一本书从作者身边独立出来,就像业已成年的孩子离开父母,此后,他(她)要参与到社会更广泛的“人际交往”中,接受陌生人的注视,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关系网络。当这本书即将离开我时,我已为此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我将让自己作为一个完完全全的读者,用一种陌生的、毫不知情的目光打量它,如同初次相见,希冀得到怦然心动的一瞬间。于是,我秉承了以往写完后从不回头的做法,没有再多看一眼书中那些曾令我或激动或伤感的一行行文字,任由它以后在红尘岁月中自我生长,长出自己的模样来。
书中所写的很多事物已经离我远去,彻底找不回来了。我无法想象曾在它们身上投入过如此多的情感。即便是依旧伴随在身边的物件,如今再要写,也不会是当初的心情了。情随事迁,无数被时间漫漶的日子悄无声息地流逝,填满来时路上一个个坑坑洼洼的脚印。我把这些蒙太奇般的脚印拼凑在一起,终于呈现出如今的我的样子。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年轻时曾梦想仗剑走天涯,无数星星之火在无边的内心宇宙中闪烁跳跃,明了又灭,似乎真有燎原之势,然而终究抵不过时间那张公正无情的严肃脸孔。
写作期间,我一直在读辛弃疾词集。“醉里挑灯看剑”的辛弃疾做梦都渴望再回到吹角连营的沙场征战,到头来不过是“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理想与现实往往不仅达不到和谐与平衡,甚至是尖锐的矛盾。而这中间偏又有公正的时间加速现实偏离理想的脚步。这本书就是在此种焦迫的心情下写成的。当我回望短短的半生来路时,发现其实属于自己的很少很少,过往的人、过去的事塑造了如今的我,然而拼凑出来的这个人的模样,却不是年轻时我所期盼的。一切都被偷走了,留下来的,都不是我想要的。
接受当下,就是接纳自我——无论这个“我”是不是当初自己无比期待的。所以,我用文字记录下过去发生的点滴。那张破碎在一件件物事里的年轻面容已然被吹散在飞逝的岁月中,不再是我所能拥有的了。然而,当下经历的一切正在时间的废墟里重新捏揉整合一个新的我,我别无选择,必须接受。让这崭新的经历不断塑造我,使我成长,才能忘记那些我无法留有的虚无之念。
我从来没有同别人聊过人到中年的状态,不清楚他人是否感同身受。我写作,也并不刻意寻求知音。这世上没有一个人能真正读懂另一个人。人生各异,冷暖自知。我写作,是为了给自己一个确实的交代,为了斩断因忧虑时间流逝而整日惶惶的不安感,为了有勇气认识镜子里那个新的我。如果个中文字有一二能打动读者,我将为红尘有你而感激岁月的慷慨。
法国作家阿纳托尔·法朗士(AnatoleFrance)说过一段话:“书是什么?主要的只是一连串小的印成的记号而已,它是要读者自己添补形成色彩和情感,才好使那些记号相应地活跃起来,一本书是否呆板乏味,或是生气盎然,情感是否热如火,冷如冰,还要靠读者自己的体验。
或者换句话说,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魔灵的手指,它只拨动我们脑纤维的琴弦和灵魂的音板,而激发出来的声音却与我们心灵相关。”或如此言,希望这本书里的文字既是我的,也是你的。
是为序。
2023年冬于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