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主人公为唐时的 > 王勃 黎明女神的曙光(第1页)

王勃 黎明女神的曙光(第1页)

一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大唐王朝干成了一件举国欢庆的大事。

自隋炀帝大业七年(611)伊始,经过整整五十八年、前后三代人的努力,高句丽终于灭亡了!

隋炀帝杨广曾三征高句丽,愣是寸功未立,还间接导致亡了国。老爹李世民晚年耐不住寂寞,想在个人荣誉簿上再添一笔,一样好处也没捞到。

两位前辈没干成的事,分分钟被我搞定了!

李治心情极爽,一面让笔杆子们抓紧开工,歌颂他的丰功伟绩;一面特意降诏,选派一批年轻的后备干部到基层锻炼。

在这群人中,杜少府因工作勤勉、素质过硬受到组织提拔,被分配到蜀州挂职县尉。

今天,是他从长安出发的日子。

在那个没有飞机、高铁,也没有语音、视频的年代,八百公里实在太远了,与亲朋好友一别两地,没准终生无缘再见。

这一点,杜少府的好友王勃心里很清楚。

临别之际,他望着强忍热泪的朋友,走心地叮嘱道:“老杜,到了四川少吃点火锅,容易上火,听说那里的自然风光很美,记得有空去走走。”

老杜有些哽咽:“谢谢你,子安,你也要好好保重,听哥一句话,少写点戏谑恶搞的文章,听说你昨日给沛王写了篇什么檄文……”

“是《檄英王鸡》啦!斗鸡的小文章而已,没关系的。”

还没等老杜说完,王勃就打断了他的话,“今天是你上任的日子,我要送你一首诗!”

稍作沉吟,王勃笔走如飞,当场写了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感谢兄弟!珍重!

送别老杜,王勃回到沛王府,继续搞他的文学创作。他还不知道,一场原因离奇的祸事正朝自己袭来……王勃,太原王氏强大基因的继承者,官方和业界公认的超级神童兼创作天才。六岁写美文,九岁通读本朝文学巨匠颜师古注的《汉书》,然后提笔写下《指瑕》十卷,公然向前辈叫板。

这就好比九岁的小学生读了霍金的《时间简史》,发现其中存在许多漏洞,还特地写了本书,有理有据地阐明自己的质疑,你说优不优秀?

更难得的是,盖世神童王勃还是个努力的孩子,根本不需要“虎爸狼妈”,他几乎每长一岁就会掌握一个新技能。当同龄人还在课堂玩命背课文、周末痛苦补习功课时,十二岁的王勃已经开始研究《周易》和《黄帝内经》了。

龙朔元年(661),为了搞懂阴阳幻化之道和针石医术之理,王勃孤身一人来到长安,拜访医术大师曹元。

曹大师性格孤傲,通神的本领不肯轻易传人,但他一见王勃,便两眼放光:“少年,我看你骨骼惊奇,又有道光冲破天灵,真是百年一遇的奇才。我这里有本秘籍《如来神掌》……不好意思拿错了,是《黄帝八十一难经》,既然你我有缘,就免费传给你了。”

这次拜师学习,前后一共十五个月。龙朔三年(663)春,王勃基本掌握了医理学和阴阳学的相关知识,满心欢喜地向曹元告别。

临别之际,曹元特意叮嘱这位天分超高的爱徒:“徒儿,别人研悟十年都未必通透的学理,你一年就领会贯通了,如此天分实在难得。为师我钻研一生,只悟出一句‘阴阳之道,不可妄宣也。针石之道,不可妄传也’。只望你切勿自彰自显,随意卖弄才华,以免受无妄之灾。”

意气风发的王勃,却丝毫没把师父的金玉良言当回事。

切勿自彰自显?拜托,我老爸还指望我博取仕途,好振兴王氏一族呢!

从长安返回家乡,王勃在老爹王福畤的要求下,闭关一年,专心修习。

麟德元年(664),王勃的机会来了。

十四岁的他给巡视关内的宰相刘祥道递了篇文章,直截了当地阐述了个人对时局的看法:“打下那么多土地,有什么用啊!如果不重视吸纳人才,一切都是白搭……”

在这篇文章中,王勃创作了很多金句,比如“阳侯息浪,长鲸卧横海之鳞;风伯停机,大鹏铩垂天之翼”,“嵩衡不拒细壤,故能崇其峻;江海不让纤流,所以存其广”。

刘道祥一看,赞叹道:“神童啊!他值得大力推赏!”

一年后,东都乾元殿建成,王勃很机智地把握住舆论的热点,精心写了篇《乾元殿颂》,从高祖、太宗一直夸到当今皇帝李治、皇后武氏和皇太子李弘,极力歌颂大唐盛世、王化德泽,然后将这篇雄文呈给了皇帝李治。

李治很快看到了这篇文章,连连惊叹:“奇才,奇才,真乃我大唐奇才!”

圣人都点赞了,凡人哪有不关注的道理?一时间,王勃的关注度飞速暴涨,天才少年的名号响彻朝野。

乾封元年(666),在这样一个大吉大利的年份,王勃科举及第,成为大唐开国以来最年轻的朝散郎。

王勃再接再厉,继续给圣人李治和政界名流歌功颂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