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又说道:“要是陛下真的直接推行,与世家反目成仇,咱们站在哪边?”
“当然是陛下这边,你就看着吧,第一次科举,和举孝廉差不多,到时候陛下又该找我了,到时候我就说名字糊起来,然后让内侍和宫女能写字的,过去抄录,世家绝对不干!”
这种可是动摇世家根本的事情,不能在朝堂立足,又有什么面目自称世家?
高干打的主意就是这个,一旦彻底和世家站到了对立面,很多事情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原本天下就是大乱的,只是出了他这个不该出现的因素,这才导致了汉室又重归统一。
所以再乱一下,也无伤大雅!
高干一边想着,一边又在桌子上画着,“你说,要是世家被逼急了,会做出什么?”
诸葛亮微微皱眉,羽扇微微摇着,缓缓道:“应该会当面和陛下争论吧?毕竟如果不是世家之人护着,陛下在曹孟德手中时恐怕就会有危险了。”
“但是你忘了,曹孟德本身就是世家之人,我舅舅他们都是从小一块长大的,都是世家子弟,所以你觉得陛下会怎么处置世家之人?”
“削权,扶持寒门子弟。”
诸葛亮也不禁有些佩服高干的谋略了,虽然在处理事情上他不如大多数人,但是涉及到这种战略性质的层面时,就不是他们可以相比的。
这也是正是高干得出的结论,一旦刘协掌权,首当其冲要解决的就是世家的问题,而科举就是一把钥匙、一盏明灯。
但这个灯后面是一条灯笼鱼!
诸葛亮也没多说什么了,高干的计划可以说还是很不错的,就是时间长了点,这起码要过三四轮科举,到时候就是真正出事的时候了。
只是高干可能也没料到,明明要一步一步来的,刘协直接迈出了一个大步子!
而且高干可不止一个计划,要想全方位的瓦解汉室的权威,光靠一项可是不够的,高干也早就打定了主意,而且几年前,他就已经开始布局了。
“那在下先走了,还有些事要处理。”
诸葛亮起身准备离开了,高干起身送到了府门外才转回来。
荀萦一个人百无聊赖的坐在席子上看着书,高干笑着走了过来。
“萦儿,看什么呢?”
“诗,没啥好看的,又不能看那些兵书,叔叔这里全是兵书,诗书典籍好少的。”
荀萦又不懂兵书,只能翻些文学典籍看看,但这里存量又少,就很烦。
高干看着她皱眉的样子,忍不住的笑了起来,“大夫说了你得多走动,不能在这里一直待着,没事绕绕院子走一圈就好了。实在不行,去文姬那里看看,文姬有很多藏书的。”
虽然被钟繇“恬不知耻”的扒拉走了不少,但总体而言,还是有不少好书可以看的。加上蔡琰又是才女,懂得自然要多不少了。
正好,最近蔡琰的妹妹来了,想来应该也是个熟读典籍的女子,荀萦正好可以凑在一起看看,排解一下孕期的难受。
高干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陪着她,因为在不知不觉中,似乎人有点多了,一时之间都照顾不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