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天时间,报名参加的粉丝人数已达到了惊人的5万人。
将这些粉丝根据其所在地划分成若干个群,并编号命名,每一片区指派一个粉丝团队,一是组织行动,二是筛查参加人员资质。
他们这么多人参与的活动,未来势必会造成社会影响,稍有不慎便会被营销号盯上,形成舆论风向,为确保不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对于年龄稍小的粉丝筛查力度一定要加大。
最后根据滇边的地图,将路线细密的分出近两千条。
每条路线每次10人,沿途跟当地民众打听滇边游僧的踪迹,并每天整理汇报情况。
为了不长时间占用粉丝正常生活,不管有没有成果,每批的十人在五天后必须返回,换下一批粉丝从标记地点继续探访。
如此排布密集的推进,最开始的几天在滇边外围区域,没有丝毫进展。
随后换人再往深处行进,同时线路再次被细密的一分为二,每条线路的人次由10人减至5人。
终于陆续开始有粉丝传来零星讯息,有打听到类似老和尚的传说,还有粉丝问了老和尚的长相,当地人描述说干瘦干瘦的,有很长的白胡子白眉毛。
只不过这些传说大多停留在十几年前,参考意义不大。
唯一有效信息是传达这些信息的村民大多居住在滇边西南区域。
于是,粉丝组织再次调整人力,分割路线,在西南区域重点探访。
终于,在换了第四批人的时候,其中一队传来好消息,在西南方向,隐在群山之中的一个偏僻的小村落,有村民说他们村的神婆,上个月在山里遇到不干净的东西死里逃生,她说是滇边游僧救了她。
粉丝当即再三向村民追问,确定是“滇边游僧”这个名字吗?村民不耐烦的解释说:“就是这个名字,神叨叨滴!”
最后为了保险起见,又在村民中多番打听,确定是这个名字后,本想再去问神婆本人,但是神婆称病不见,等了两天,没办法,只好折返。
一番折腾下来,耗时近一个月,终于拿到了重要信息:
1,滇边游僧,确有其人,且还活着。
2,最后出现的地点在滇边地区的塔古村附近。
***
穆在庭在关掉第不知道第多少封咨询邮件后,无力的靠坐的椅子上。
问了全球各地的医学专家,答案一水的,未见先例,无法给出有效意见。
“叮”
突然电脑新邮件提示音响起,他搓搓脸,打起精神,再次点开邮件。
等看进去邮件内容,他不由的挺直脊背。
邮件是一个来自东南亚的医学博士发来的,而这个人并不是他的咨询对象。
邮件里这人说,他是听他的同事说起这个病例,让他想起十几年前在华国交流学习时的一个经历:
我当时在华国的滇边地区某甲级医院交流学习,有一天科里接收了一个年纪在四十岁上下的男病患,这个男病患已经丧失认知,没有生物知觉,深度昏迷。
看过病例后,我跟同事当即就判定这个病人是接近脑死亡状态的植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