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如海。最近几天,奇迹异象在这一带山区发生。四邻八乡的各条山村,都冒起了冲天的火光,夜空中飞扬的火星,隔好几里外都能看见。在三岔路口,黄铜锣听过往的外乡人说,政府正在带领大家建土高炉炼铁。这是耕田佬从来没有听说过,也没有做过的事情。黄铜锣根本搞不明白。
10.
回到更寮,人走空啦,黄铜锣又被重重心事包围住啦。打更人是要守夜的,这更寮就是他睡觉的地方。每个时辰,他一准会醒来敲更,从来没有错断过。黄铜锣是个称职的更夫。过了不多时,更香又燃尽啦。更漏的浮标上升到亥时,二更天啦。黄铜锣拿起锣槌,奋力打响铜锣。 当,当。两下锣声又响切旷野山村。冥冥中注定,这是黄铜锣生命中最后的锣声。
二更刚到,三更仍远。耿耿星河初长夜。归期何时?归宿何处?
黄铜锣在竹床上盘腿就坐,貌似老僧入定,实则心猿意马。
砰!伯公庙的墙外传来一声柴门关合的声音。这正是黄铜锣期待的声响。他马上溜下竹床,轻手轻脚地走到庙门口,探出头去张望。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最后一只华南虎 第一章(6)
沿伯公庙的西墙,顺着大屋瓦顶的斜势,建有一间小泥砖屋。当地人称这种依附大屋而建的小屋为“探洒”。这是竹浪村猎户黄山狗的栖身之所。柴门开掩,黄山狗扬长而去。乡里民风纯朴,尚无关门闭户的习惯。猎户家无隔夜之粮,肚子的饱饥全在走兽的脚下和飞禽的翅膀上,也用不着看紧门户。
黄山狗在前面走,急冲冲。黄铜锣在后面跟,轻悄悄。黑夜里,犹如在演一出皮影戏。黄山狗肩上扛着从不离身的火铳,猎枪有六尺长,加长的枪管,可以增加射程。此刻,枪管上吊着一个生铁锅,锅内是香喷喷热腾腾的炖肉,飘出来的香味,连远远跟在后面的黄铜锣都能闻得到。夜色为幕星作灯,一前一后的两个人影,无声无息地在滑行。
11.
婆髻山下的一间泥砖屋。猎户黄牛牯死后,这里就住着寡妇江水秀和她个仔水鸭仔。水秀原是县城豆荚江边的凉粉妹,父母双亡后,流落到这山里的竹浪村。
唉,乡下人说,猎人是猛人,猎户是绝户。这话似乎没有错。追溯到老猎人那一代,他也是没有姓名的细仔出身。老猎人的阿爸收养了他,教会了他打猎,把长筒火铳传给了他,就死啦。某一天,老猎人到县城豆荚江镇卖兽皮山货,把街上讨饭的一对孤儿带回了竹浪村,他们就是当时仅十二岁的黄牛牯和四岁的黄山狗。于是,黄牛牯成了下一代火铳猎枪的传人。临终前,老猎人交代,我们猎户不能绝户,要有自己的亲生子孙,要让子孙耕田吃谷米,要让子孙知书识墨。老猎人揸着黄牛牯的手死不闭眼,他要黄牛牯答应,卖山货存钱,买两亩薄田,让弟弟黄山狗弃猎归农,盖一间没有屋脊的细仔屋,娶妻成家生仔传后代。黄牛牯答应啦,记住啦。又过来不久,黄牛牯和黄山狗两兄弟进城卖兽皮山货,在豆荚江边看见了插草标卖身葬父的水秀。黄牛牯卖掉兽皮山货,了却了水秀的心愿。三人一起回到了婆髻山下的小泥砖屋。黄牛牯认为,他为弟弟捡回来一个媳妇仔啦。
12.
这个小泥砖屋也总算让孤儿寡妇的水秀和水鸭仔有片瓦遮头,但这个家是一个家徒四壁的家。靠墙的一个屋角,夯土地上打了四根木桩,搭架起一个竹木床,床上堆了全家人用的旧衣服被单。近门的地方是一口大水缸,葫芦瓢水壳在上面漂。紧挨着水缸,是泥砖垒的土灶,上边砌了一口三尺口径的生铁锅,就是最值钱的家什啦。煮饭用的禾草木柴就靠墙堆着,就这么一个家。
水秀在等个仔回来睡觉。南方山村二月夜,寒气仍侵衣。水秀给大锅舀满水,然后开始生火。她拿过一根吹火竹筒,鼓着腮帮吹了一阵,火旺啦,屋里充满舒服的暖意。个仔还没回来,水秀拖过一把竹凳子,坐在火灶旁,望着跳动的火苗,哼起了小曲,那是她过去卖凉粉是常唱的《卖鸡调》:
“云也过,
月也过,
日子怎么过?
爷怎活,
爹怎活,
我就怎样活。
白米清泉烧柴火,
搂腰交颈贴心窝。
年年岁岁,
祖祖辈辈。
男子汉女人婆,
山水两相逢,
阴阳来穿梭。
哎呀哟,哎呀哟……。”
这末尾的咏叹调,听来骚味入骨,绵软悠扬,道尽了豆荚江妹仔的水性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