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悠悠故乡情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 > 02(第2页)

02(第2页)

大家七手八脚地把黄豆从架子车上卸下来,顺手摊开。大人们说,黄豆再晒个一半天,就能打黄豆了。

打出来的黄豆圆圆的、黄黄的,在庄户人心里,就像一粒粒小金豆。

红芋香飘飘

老家人把红薯叫红芋。陕西关中的土质不干不湿,不适合种土豆,却适合种红芋。

星期六下午放学回家,爹带回来一个好消息,星期天下午生产队组织刨红芋,要求学生娃娃们都参加。听到这个消息,我有点蠢蠢欲动。红芋这东西实在是太好吃、太诱人了。

越是好吃的农作物,种起来就越麻烦。

清明节前后,鸟语花香,春意融融,从节气上讲,又到了一年一度培育红芋秧子的时候了。红芋属于舶来品,明朝中叶从国外传到中国,由于中国的气候、土壤适合种红芋,很快就风靡全国各地。只是培育红芋秧子是个技术活,一般人干不了。红录哥、甲元哥接受过专业培训,是生产队培育红芋秧子的技术能手。每年这个时候,红录哥和甲元哥就会放下手中的一切事情,按照生产队的统一安排,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地为生产队培育红芋秧子。

他们把事先留好的红芋按照操作规程,切成几个块块,涂上尿酱灰,然后下种。一个多月后,红芋秧子出苗了,青莹莹的叶子,红艳艳的秆秆,一垄一垄的,看着就觉得喜庆。等谷雨一到,红芋苗苗长到一拃多高,就能下地栽种了。

这时候,生产队就会组织学生娃娃们跟上大人,在红录哥、甲元哥的指导下,一起到地里种红芋。

就学生娃娃的秉性而论,一年当中,娃娃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跟大人一起种红芋。因为种红芋的过程蕴含着收获,预示着到了秋天人们就有红芋吃。

大人们有的在前面挖坑坑,有的跟在后面负责栽红芋苗。学生娃娃手脚勤快,负责运红芋苗苗,一把一把的红芋苗苗从地头上拿过来,交到负责栽种红芋的大人手里,看着大人挖坑、栽种、壅土、踏实。如果赶上大晴天,有的学生娃娃则需要提着水桶,负责给刚刚栽好的红芋苗苗浇水。太阳大,水跟不上,刚刚种的红芋苗苗就容易干死。

过个十天半月,红芋秧子长活了,慢慢地在地里头一根一根地扯蔓。一个多月以后,暗红色的红芋蔓会越扯越长,叶子翠生生、绿油油的。有些年轻媳妇干活路过红芋地,会忍不住掐一把嫩生生的红芋叶子,回家洗洗当菜吃。

听老年人讲,要想红芋结得大、结得繁,一是肥料要跟上;二是红芋蔓不能扯得过长,一旦蔓蔓扯得太长,水分、营养全让红芋蔓和红芋叶子吸跑了,红芋结得就小。只有在红芋蔓扯到一定长度时,果断掐尖,营养才会朝根部跑,红芋才结得繁,个头也大。这一点,就像农村种棉花,长到一定程度,必须及时打顶尖、打群尖,否则,棉花就会毫无节制地疯长一气。三是雨水不能太多,越是干燥,红芋越面乎。

秋天一到,学生娃娃们就盼望着红芋快快长大,好跟着大人去地里刨红芋。在农村,红芋是稀罕物,家家户户、大人娃娃都爱吃。特别是娃娃们平时吃粮食也吃腻味了,就喜欢到了秋季能吃上几口红芋,调剂调剂,过过瘾,解解馋。

秋季的粮食收得差不多的时候,刨红芋的事情就不宜再拖了。

礼拜天下午,学生娃娃们按照生产队的统一安排,自觉自愿地跟着大人们去东壕岸上刨红芋。

东壕岸上地势高,风头大,土质不黏,土壤偏干,有利于红芋的生长。到了地里一看,今年的红芋长得正经不错,红芋蔓长短适中,叶子厚实,虽然到了收获季节,红芋蔓和叶子还是翠绿翠绿的。

刨红芋的大人们在地头上一字排开,每人负责一行,大人在前面刨,学生娃娃们跟在后面捡。

我跟在爹后面,爹用头刨开一棵红芋的根,一窝子红芋从土里露出了头,我惊讶地叫出声来:“爹,你快看,红芋结得真大哎!”爹也十分惊奇地说道:“真的,又繁又大!”

刨红芋有窍门,得从边边往中间小心翼翼地刨,头挖下去的时候不能离红芋根太近,否则容易把红芋刨破挖烂。

爹小心翼翼地在前面刨,我提着襻笼跟在后面捡。捡到襻笼里的红芋个头大,红芋皮红的发紫,看着就觉得舒服。听爹说,长条形的、颜色发红的红芋,好洗好蒸也好吃,咬到嘴里面面的、干干的、甜甜的。那种太大太圆的、皮皮有点发白的红芋,需要切开蒸,吃起来水分大,水兮兮的不好吃。今年红录哥、甲元哥培育的红芋品种好,全是长长的、红红的、光溜溜的那一种。

生产队队长天录哥要求学生娃娃把捡到的红芋,倒在靠近路边的地头上,准备在刨完红芋后当场分给各家各户。

今年的红芋长得实在是太好了,地里头不时传来娃娃们的惊叹声、喊叫声,红芋还没有吃到嘴里,学生娃娃们已经被眼前的丰收景象陶醉了。

红芋长得好,大人们干活劲头也足,学生娃娃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兴过,提着襻笼往地头上送红芋也是一跑一颠的。这恐怕是秋收以来大人娃娃们最开心的一次集体劳动。

堆在地头的红芋堆堆慢慢在变大,像座小山。

不经意间,西斜的太阳变得又红又大,烧红了西边的天空。

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十亩地的红芋刨完了。生产队会计银生用架子车拉来了磅秤,天录哥安排几个大人娃娃负责往筐子里捡红芋,两个年轻人负责往磅秤上抬红芋筐筐。分到谁家,谁家的大人娃娃就把自己的架子车拉到跟前。

为体现公平合理、一视同仁,负责捡红芋的几个人在红芋堆的一侧挨着捡,碰到啥是啥,不许挑挑拣拣。天黑以前,每家每户都分到了一架子车红芋,家里人口多的架子车上红芋垒得高高的,挂在车把上的两个襻笼里也盛满了红芋。一个个兴高采烈、喜气洋洋地拉着满车的红芋回家了。

我把架子车拉回家,和爹一起把红芋整整齐齐地堆放在了门口的空房子里。迫不及待地挑出十几个红芋,送到厨房,让娘晚上蒸给一家人吃。

晚饭是热剩饭,蒸红芋。

红芋蒸熟了,在娘揭开笼屉的一瞬间,厨房里飘散着一股浓浓的红芋清香味。我迫不及待地从笼屉里拿出一个香气四溢的红芋。红芋很烫,我一边用嘴吹着,一边两只手不停地来回倒腾着滚烫的红芋,等到红芋慢慢地凉下来,就迫不及待地塞进嘴里。

我一口气吃了三个红芋,吃得肚子里饱饱的、胀胀的,再也塞不进任何东西。娘在一边劝我:“少吃点,红芋不好消化,吃多了胃酸!”

娘又在灶火眼的余火里煨两个红芋,准备烤熟了吃。农村娃娃们都知道,烤熟的红芋比蒸熟的红芋味道更爨、更好吃。尽管我已经吃得饱饱的,等到红芋烤熟了,还是会忍不住再尝两口。

红芋香气四溢,清香可口,满屋飘香,一家人陶醉在吃红芋的甜蜜中。

起后院

起后院是关中农村的一句俗语。“起”是打扫、清理的意思,“后院”

是指设在后院的厕所。说白了,起后院就是指打扫家里的厕所。

关中农村,很多庄户人通常把厕所设在自家的后院里,美其名曰“后院”。平日里,家里地方小,喂猪没地方,大多数家庭干脆把猪圈也放在后院。

猪进了后院,人就得让位,任由猪在后院里胡折腾。猪比不得人,没有讲卫生的习惯,每次吃食,会弄得满地是水,如果家里养上两头猪,相互争食吃,后院里就会被猪糟害得不成样子。猪吃饱了,又会到处乱拉乱尿,把后院里搞得臭气熏天,稀泥满地,让人进去了无处下脚。

由于后院臭气熏天,泥泞满地,小时候除了晚上上厕所,大白天我和爹、大哥都是跑到村子外边的庄稼地里去方便,后院实际上成了家庭主妇们方便的地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