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即为合理!”
毫不客气的摆手打断丘比的话语,叶秋言语中透露着懒得多论的语调,总结般的说道:“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为了你们而存在的,相反,你们存在的意义却皆是为了这个世界,你们如果觉得这不合理,那就先成为这个世界的‘衡量标准’再来辩驳吧!”
第四十五章启灵
失望嘛?
的确有一些!这个世界令他真切明悟到,给予生灵过多的自由与权限所带来的也许并不一定就是奇迹,也有更大可能是在葬送一个世界,因为世人皆会犯错,这世间永远不会犯错的,或许只有那无法辩驳,无法否定的‘真理’!
天地孕育万灵,却绝非完全围绕着万灵而运转。就像他曾经利用‘人之子’的意志篡夺天地权限一般,当‘人’凌驾于‘天’之上的时候,所带来的更~多的是毁灭。
这个世界用事实告诉着他,期望‘秩序’末端的生灵引发伟大奇迹,开辟一个新纪元的几率到底是何等的微小。或许也只能用无穷的世界来赌博,用无尽的数量来堆积,这条路才有一-丝走通的可能。
但这是可能吗?
很显然,为了一条路就断绝其它的可能,就算是‘真理’的执掌者也不敢如此疯狂。
这个世界更像是某位无上主宰浅尝即止的尝试,而早早的舍弃更是在说明,这份微小到几乎难以实现的可能性,并不值得他孤注一掷。
同样,这个‘可能’也并不值得叶秋再抱有期待,此刻的他还会停留于此,早已不是为了推演这份‘可能’,而是这个世界令他看到了‘天’与‘人’错乱后的法与理。
终之章——序篇——天人之别!
在这个世界,叶秋远比任何一次都更为清晰的感受到了这一式奥义的精髓。也让他开始明确的认知到,这就是汇聚众生意志,凌驾于天地之上的一式,也是万灵衍化的一式。
若说‘修正’与‘逆乱’一式是对天地的维护与崩坏,‘归尽’与‘超新星’是对旧秩序的埋葬与变革,那么‘启灵’与‘天人之别’这一式所注重的,无疑便是对世界的推动与干扰。
这是比之‘归尽’更为霸道,也更难以施展的一式奥义。而与其他几式相同,破坏总是创造更为简单,相较于有过体会的‘天人之别’,叶秋对于‘启灵’的感悟离登堂入室明显还相距甚远。
‘汇聚众生意志,凌驾于天地之上’
最初,叶秋以为这便是这一式奥义的核心,但随着对于这一式的感悟加深,他却渐渐感触到了另一个‘世界’。所谓的‘启灵’,开创的也许并不是什么‘灵魂’,而是一个由‘灵’编织而成的世界。
‘秩序’末端的存在并不仅仅只是生灵,令众生的意志凌驾于天地之上或许也可推动世界的衍化,但这更多的却可能是过度的干扰。虽然众生只要存在着,对于天地的干扰便永远不会停歇,但凡事却终究有一个度量。
‘秩序’衍化世界,世界孕育众生,‘天之属’的生灵维护着这个世界,具备‘人之子’概念的生灵则开创着诸多可能,而并非是完全主导着世界。
众生干扰着天地,天地修正着错误的扭曲,这才是一个世界应有的平衡。这个世界正是因为早早打破了这个平衡,才会在物质界……或者说是这个宇宙的衍化还未抵达巅峰之时,便已然先一步迎来暮期。
收回话题,感悟着‘启灵’这一式的奥义,叶秋在不知不觉中‘拐了一个弯’后才猛然发现,所谓的‘大道归一’或许不外如是。
‘启灵’的灵是什么?
灵性,灵魂,自我,还是所谓的真我与真灵……?
世界孕育的最初生灵是蕴道而生的先民,而当他们回归天地之时真的就等同如完全寂灭了吗?……也许并非如此,世界在不断的衍化,回归天地的他们哪怕失去了自我,但最终却还是会以另一种形式展现在这个世上。
这听起来是不是很有既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