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个四姓家奴的好材料。”李乐叹口气,把作业拍到张昭的手里。
“谢了啊,车上补完就给你。”
进了四月份,距离学校百年庆典还有不到一个月。
本部到处挂起了横幅,贴上海报,空飘,红色灯笼,大号展板随处可见。
演讲,专题课,纪念活动,排满了日程。
看着人流如织,喧闹如菜市场一般,拥堵到只能蹭着走的道路,人和车还有车铃声乱作一团的校园,李乐心里蹦出俩字,“闹腾。”
果真不如昌平园,是个能静下心读书的好地方。
而作为校庆活动里颇具分量的一项,大师课或是着名学者的演讲演说,慢慢变成了院系、社团之间,心照不宣的比拼。
似乎所有有名的校友,都被邀请了一遍。
你有国内的学者,我就有国外来的的专家,你有获奖的教授,我就有评奖的院士。
总之,拼的就是一个底蕴深厚,看谁家出的牛逼人物多。
未见“战火”,却闻“硝烟”。
不过倒是便宜了学生,每天都能听到这些教科书上,学术期刊,新闻里如雷贯耳人物的课程或者演说,终归有一份收获。
李乐下车时,就被人塞了一张单子,看了眼,上面写着历史系百年校庆学术论坛系列讲座日程安排。
本想折吧折吧塞包里,不经意间看到单子上“曾昭仪”三个字。
随即一激灵,仔细瞧了,“一眼万年—华夏新石器时代陶器的过去与现在”专题讲座,曾昭仪(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
这是老爷子回来了?
再看看日期,今天下午,四点,静园二院。
这也不给说一声?
想了想,倒也符合姥爷的性子,风一般的老头。
不过,您既不是校友,也没在这里教过课,来凑这个热闹干啥?
。。。。。
“parativeadvantage和absoluteadvantage,一个是比较优势,一个是绝对优势。”
”难点是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区别,我们一般把前者指用比另一个生产者更少的成本,这里的成本是指时间和原料,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后者指用比另一个生产者用更少的机会成本,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大家要注意的是,这个地方千万注意比较优势,在计算比较优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谁除以谁。。。。。。”
一堂微观经济学,老师是个“大海归”,除了依旧随心所欲的讲法之外,还有着一口浓重的英伦(利物浦)口音。
让下面这群本来大多是哑巴外语的学生,更加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