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随后的两天,龙家的事情被一传十、十传百,变成了众人皆知的秘密。
那消息根本压不下去,那背后的因果更是路人皆知。次rì那老太太的灵位就设在被烧毁的老宅之中,前来吊唁的民众自然络绎不绝。之后如何千人联名、万人送别、立碑作传、寻访上告,那都是后话了。
事发三rì后,金士麒便安顿好柳州的所有事项,先一步回迁江去。
离开柳州时仍需渡江,他乘坐的还是那条“80料”的大河运船。他花了200两银子把那条船买了下来,这价格相当于新船的半价。他本想请船老大继续干,还许了20两银子的年饷。没成想那老家伙拿了银子就告老还乡,据说200两银子能买几十亩水田,他要做一个幸福的小富农。那一瞬间,金士麒竟有些妒忌他。
这条船被归于柳州水营,就留在柳州修缮改造,加上顶棚和舱室再换上两根桅杆。这条将作为临时的“都司坐船”,过些rì送金士麒去广州。至于龙泽和武腾那两只大怪物,它们在西江水里根本折腾不开,能一路跋涉到南丹卫已经算是极致了。金士麒还要慢慢思考如何利用它们,毕竟是价值上万的战船,不能总停在港口里充当吉祥物。
离开柳州时,郭梓文那秀才追到了码头上来。这几rì他一直帮忙跟进龙家的事情,偷空也帮金士麒联络那些本地商人。
到了惜别一刻,郭秀才终于说出了憋了许久的念头:“金都司,这边事毕之后,我也去迁江吧。”
就等着这句话呢。“郭兄,我也是万般盼你能来,但我不敢想请。”金士麒却又凝重地问:“你若去了迁江,怕是一辈子无法做官了,岂不可惜?”
郭梓文静思了片刻,笑道:“那官,不做也罢。”
“在迁江俗世繁重,庸碌终生,岂不可惜?”
“金都司!我想看你如何养马万匹,还有你那大桥如何建成,还有你说那藏宝港‘三年赶柳州、五年超桂林、十年再造新江南’,我很想亲眼目睹、亲力而为,怎又会庸碌?”
金士麒最后问他:“我惯于亡命于军阵之上,又此逢乱世,我又一向行事偏激,说不定哪rì横死了。这般光景,你也情愿?”
郭梓文咬牙道:“情愿。”
“上船来吧!”金士麒一笑,“送我到南岸去,船上继续聊。”
……
七月初九rì,金士麒带着山海关那批匠户们回到迁江,随他而来的还有从柳州请来的20多家合作商户。
所谓百姓心中有秤,虽然这杆秤未必准确,至少这一次歪到了金士麒这边。除了“龙家被困事件”赢得了一些人心之外,起到决定还是藏宝港数万两银子的营造计划。那是柳州地区数十年一遇的大生意,还有金都司的信誉保证(不受贿、不勒索、不拖欠银子)那些本地的小商家两、三年也赚不到如此多的纯利润,着实吸引人。
金士麒回到迁江的第一件事,就是领着那些商户们去参观“藏宝港”的工地。
这座新城依托红水河南岸铺展而开。街道平直整齐,“横三纵七”的主干道将城市分作多个小区块。在金士麒离开这半个月中,藏宝港所在的土地已经完成了丈量规划,四处都扯着纵横的绳索,标定着施工地带。数千计的山民工匠们在四处劳作着,平整土地、挖掘地基、搬迁土石、砍伐树林。
金士麒带着诸人去看一座“示范性”的建筑。那是一座长达100尺的长屋子,四壁已经搭建成型,匠人们正在铺设屋瓦。那座长屋是内部“贯通”的构造,商户们猜测是工场的房子。金士麒却介绍,这是一间标准民宅,被称为“排屋”。
他详细介绍,那排屋每间隔5尺便设置一组纵梁,每处纵梁处都可以添置墙壁隔断。排屋就可以分割成几套dúlì的民宅。
“就像一根大甘蔗!”金士麒爱死了甘蔗这物种,最喜欢用它来举例子。“平均五户人家吃一根,按照每家人数来分甘蔗节。你们懂了吗?”
三个千户所目前有2000多户军民,其中半数住在藏宝港城内。他们的房子都设计成这种联排样式,之后再按照每家的人口情况分割使用。各家之间用双层的木排夯土割断,以保证夫妻床铺上的声音、背后说闲话、藏银子等等消息等等不会传到左邻右舍去。
平均每座“排屋”可以分配给5户家庭,总计400间。虽然这些房子造型单调,但是结构简单、使用灵活,还节省土地。
参观者恍然大悟:“就像军营一样啊!”
“这样造房子,省钱!”另外一位也看出门道来了。
“哼哼。”金士麒轻笑。其实他的本意并不是省钱,而是更重要的一点。“来,诸位看看周围的工地,瞪大眼睛,是否发觉异样?”
商户们四下看着,只见方圆一里之内遍布着一队队的山民在挖土铺设基石,倒也忙得热闹。众人眯着眼睛看了许久,终于有熟悉营造的商户发现了门道:“都司爷,他们只土建,却没配木料?”
“没错,木料都在那边!”金士麒指向河畔。那边依稀有木料竹子堆集成山,还有新造的几间大房。金士麒骄傲地告诉他们:“我们的房舍都在工场中修造,之后再搬来。”
没错,金士麒的目标是把房子当作“工业产品”来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