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朱元璋是白莲教吗 > 第26部分(第3页)

第26部分(第3页)

叱羊洞口白云过。

他将牧羊人召来,叫他们把这首诗用小曲曲调演唱。

离别的前夜,他大置酒宴款待全村老少。他亲自执盏为村中父老敬酒。当他给一位曾教他识过字的老者敬酒时,那老人马上感谢道:

“大王敬酒,不敢不敢。”

朱元璋十分灵敏,脱口答道:

“敬师尊贤,理当理当。”

满场为之欢笑,全场气氛热烈。朱元璋又召来牧羊人唱他那首《牧羊儿土鼓》歌,他亲自打土鼓,以欢快的声音为他助唱。他当年的放牛伙伴也齐声相和,声震屋瓦,酒宴中气氛更趋欢快。乡亲们请朱元璋再多住几天,朱元璋感激地说:

“吾手下人马众多,乡亲们供养不起,我就不留了。现在兵乱已经结束,大家要抚妻育子,各安生业。你们的租赋我已告诉县令免征,大家勤勉农桑,早点过上好日子吧!”

第二天,车驾起行,太平乡的老少齐集路旁奉献牛酒,再请他留住数日。他十分感动,却谢辞道:

“东南未平,胡虏未灭,军务倥偬,实是多留不得。吾计算二三年内天下即定,那时再来看望诸位。”

那些看着朱元璋长大的老人们,那些他幼时的伙伴,那些只闻其名今天才识其面的后生都一齐跪拜在地。朱元璋眼睛红了,肃容弓腰,将老者们一一扶起,凝视半晌,方挥手登车,抹去盈出的泪水,逶迤而去。

txt小说上传分享

申明纪律,大举伐东吴(1)

朱元璋从故乡回到应天,不顾旅途疲劳,立即召集中书省及大都督府诸臣开会商议如何对张士诚进行歼灭性打击,以取得文臣武将的共识。

朱元璋开宗明义地说:

“张士诚据守平江,屡次侵扰吾之相邻州县,是吾肘腋之大患,不可不讨,诸位好好计议一下办法。”

右相国李善长立即接言道:

“张氏早就应征讨了,但以臣之愚见,他虽屡受挫败而兵力犹在,且土沃民富,又多储积,恐怕一时之间难以打败,还是要等待机会再动。”

左相国徐达却不同意他的看法,说:

“张氏骄横,腐化奢侈,正是天意要他灭亡之时。他手下将领如李伯升、吕珍之辈,都贪婪不足挂齿。在朝中当权的黄、蔡、叶三参军,都是些迂阔的书生,不知大计。臣等奉主公仁义之德,率精锐之师,声讨其罪,三吴可计日而定。”

朱元璋听了徐达之言,十分欣赏,他笑着对徐达说:

“书生们局囿于所见,其言甚鄙,只有尔言合符吾意。令尔统兵出征,事情必定成功!”

他当即下令诸将检阅士卒,择日出师。

朱元璋对这次军事行动作了精心安排。

龙凤十二年(1366年)八月初一,朱元璋告祭水神,祈求神灵护佑进入太湖与张士诚决战的舟师。

第二天,任命徐达为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兵二十万###张士诚。朱元璋亲至戟门,对将佐发布谕令,告诉他们这次征战的意义是为民除虐,目标是攻取浙西与平江。他告诫将佐们要注意纪律,爱护士兵:

“不得抢掠,不得杀戮,不得挖人坟墓,不得烧毁房屋。特别是张士诚母亲之墓,切记不能损毁。尔等千万注意勿让左右亲信欺侮军士。尔等的功劳应让给士卒,好好地对待他们。”

为争取民心,朱元璋发布了《平周榜》,指斥了元朝的腐败和利用宗教起义的明教。在详细分析了当时全国的形势和自己起兵的经历之后,宣布了张士诚的八大罪状,以证明自己出师的正义性。最后,他宣布了对东吴军民的政策:

“吾已诫饬军队,征讨时只歼罪魁首恶,胁从者不问。凡背吾投张的臣民,及被俘军士,只要悔悟来归,一概免其前罪。张氏臣僚,若顺识天时,或举城归附,或弃刀投降,吾不吝名爵,必会赏赐。东吴境内百姓,只要能安业不动,即是吾之良民。原有的田产房屋,仍归前主,只需依额纳粮,此外决无科取,使汝等永居乡里,保全家室。如有聚众抗拒王师者,立即派兵剿灭,将其宗族迁往五溪、两广边远之地,永离乡土,去抵御边戎入侵。”

他还召徐达、常遇春面授征讨方略,他说:

“出征之后,张士诚若举城来归,不劳吾师征杀,吾必保全他。若须用兵,城破之后,也不要妄杀其将士,要安抚其人民。”

然此行尚未确定主攻方向。临出发时,朱元璋召集诸将计议,问道:

“尔等此行,准备先攻何处?”

常遇春第一个站出来说:

“驱逐猫头鹰要覆其巢,捕老鼠要熏其洞,此行应直捣平江(今苏州)。姑苏一破,其余州县可不劳而下。”

朱元璋摇摇头,驳斥他说:

“张士诚系私盐贩子出身,其湖州(今浙江吴兴)守将张天骐、杭州守将潘天明等都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