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朱元璋白话 > 第25部分(第1页)

第25部分(第1页)

李善长这些人明明知道自己制定了“缓称王”的谋略,为何又要来劝自己称帝?他们到底是为我着想还是为自己着想?他苦苦地思索着。

他们这么做,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自己早点享荣华,受富贵,早点封妻荫子。他们表面上是捧我,实际上是想通过受封而向天下人表明他们的功勋。

想到这点,他脸涨得通红,下巴翘得老高,一股杀气从心底腾起,费了好大劲才压下去。

心里是这般想,到他召见文武百官时,却是满面春风,温言软语地说道:

“尔等心意吾已尽知。不过,尔等想过没有?天下戎马未息,厮杀不断,民困未苏,人心未定,天命钟于谁人尚未可测定。故称帝之议暂且停止,等天下平定,再谈未迟。”

说到这里,他有意顿了顿,看看李善长等人脸上现出怏怏若失之色,心底有一种报复的快感在升腾,便又将脸色一沉,疾言厉色地说道:

“尔等要牢记,如今是群雄在相拼,你不杀他,他便杀你。谁个拼到最后,能留得一口气,这天下便是他的。尔等要拼命厮杀,杀杀杀,替吾杀尽天下对手,才可享荣华,受富贵。”

文武百官不禁悚然,唯唯连声而退。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称帝虽没到时候,王还是要当一当的

朱元璋独自在大厅里踱来踱去,脑子里在紧张地思索着问题。

虽然自己挫败了文武百官的小九九,出了口鸟气,但也不能不让他们啃点肉骨头,这天下终究还得靠他们去打。汉高祖虽慢而侮人,但他能重赏有功者,与天下同利,故人皆愿为其用。项羽虽仁而爱人,但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印玩敝了角也舍不得给人,故失却天下。这经验不能不吸取。

如今地盘扩大了几倍,政务日益繁剧,再用吴国公的名号也与自己身份不符。名不正则言不顺,不称帝,称个王应该没有问题,连张士诚都称了王,自己还不能称王?称了王,可给手下一个封号,也可抚慰他们邀功请赏之心。

心中有了此意,却又不好自己说出,得由臣下提出方宜。他想来想去,此事只宜与刘伯温透点气。一来他机灵透顶,提头即知尾;二来他为人淡泊,名利二字看得轻。

这一天,他邀刘伯温来交谈,云天雾地闲聊了几句,突然无头无脑地说:

“老先生,你看那张士诚也称了王,岂不可笑?这王,应由德高势大的人称才可,他有何德何能!”

刘伯温果然机敏,一下就猜出其心意,连忙说:

“主公,那张士诚都能称王,主公为何称不得?吾意主公就即了王位,方不负天下人之意。”

朱元璋呵呵大笑起来,不置可否,只王顾左右而言他,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

刘伯温摸着了朱元璋心意,退下去与李善长、徐达计议,又上了个劝进表。

朱元璋立即召见他们三人,说:

“尔等心意吾已明白,称王虽不比称帝,不致树大招风,然吾刚刚拒绝称帝,不好反悔,还是待天下大定之后再说,尔等认为如何?”

刘伯温知他是故作正经,便劝解道:

“古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主公虽为吴国公,为五等爵之第一等,可毕竟比王低了一格。古人曰:‘天下归往谓之王。’主公仁义之心天下皆知,人心归顺,顺势称王,亦是为国为民顺天之举,何须顾虑。还望主公顺应天意民心,早即王位。”

朱元璋又背手在厅中踱了半晌,才毅然说道:

“既然如此,这王吾就做了!不过,这王号如何,还望卿等为吾熟筹。”

刘伯温早已筹谋在心,忙说:

“主公乃吴国公,又驻应天,古乃吴国都城,这王号应在吴字上做文章。”

李善长也说:

“吾意也以吴字为好,此乃天意。近年应天有小儿唱民谣:‘富汉莫起楼,穷汉莫起屋。但看羊儿年,便是吴家国。’今年即是羊年,用这吴字上应天意,下合民心。”

朱元璋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拍案大叫:

“好,既然天意如此,吾就称吴王吧!”

刘伯温、李善长、徐达立即跪拜,高呼道:

“愿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下令设置百官,建中书省,以李善长、徐达为左、右相国,常遇春、俞通海为平章政事,汪广洋为右司郎中,张昶为左司郎中。立长子为世子。

为缩小目标,仍奉龙凤为正朔,以“皇帝圣旨,吴王令旨”名义发布命令,表示自己仍是小明王的臣属。为与张士诚的东吴国相区别,一般人把朱元璋的吴国称西吴。

下设浙江、江西、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并开文武二科科举,以选拔人才。

部队也统一编制、官职,以红色战袄战裙为军服。

一个王国已初具规模。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