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琰嘴没封紧,提前透了曹操的心意,已经是触怒,只是因为老臣,曹操调了他的职,没有严办他。崔琰一点也没意识到这样的教训似的,举荐了官员后,给举荐者写了封信。
“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
崔琰本意讥论诋毁者好谴呵而不寻情理,顺带是鼓舞后背。
传到了曹操手中,就是大怒:“谚言‘生女耳’,‘耳’非佳语。‘会当有变时’,意指不逊。”
于是罚琰为徒隶,使人在东市看戏一般看他做苦力。
百姓是不知道谁是正人君子,谁是奸佞小人的,多是随着朝廷舆论,扔鸡蛋做个乐子。
然而崔琰这货却是绝了,相貌长得好就是占优势,哪怕是她老头,崔美男都是仙风道骨,辞色不挠。群众也兼外貌协会性质,倒让不少人为他鸣冤。
曹操更怒了,直接下了处死他,“琰虽见刑,而通宾客,门若市人,对宾客虬须直视,若有所瞋。”
曹操一生杀过许多谋士,许攸之流根本无人可怜,名士如边让,不但杀了他,诋毁他名声,还拐了他老婆生下神童儿子曹冲(环夫人)。
然而到了曹操末年,荀彧、崔琰之冤死,即便是隔江吴、蜀都有为之唏嘘叹气的。
崔琰昔日和司马朗交好,崔琰死后,司马朗在与弟弟的书信中不免就有悲叹。
“崔公往日于我微时,还对人言及我高评的。”司马懿也有些怀念起老领导,“初到丞相府时,还多亏崔公提点。”
司马懿的仕途上很重要的两个人,一人是荀彧,将他举荐给曹操,一人则是崔琰,任职后给了看重,将他引见到了曹操近侍。
春华在一边不说话。
心里却是迅速地再盘算,崔琰给人的都是私人信件怎么就给扯来做了证据呢?要说收信的那人无辜,她还真不信。
哪有这么恰好地就有个坑等着他跳的,总有人先挖好了坑。
春华探听到的消息,“此事听说是丁郎正礼出的力最多。”合该怪了丁仪。
“你听谁说了的,无凭无据,他还是魏公同乡人。”司马懿一面说着,一面把信息记下。
“我又怎么会乱说,只是得了信儿总要和你说的。”心里还在为崔琰可惜的。
做下了事就赖不了。
崔琰虽是曹植阵营眼中窝里放横炮的,却仍是曹植妻族的长辈。
初时下令处死崔琰的时候,曹操带着火气,等火气平了,还是有点悔意的。
崔琰无论怎么说都是忠心耿耿的老臣,说他会叛魏,这么个老古板,曹操还真不信他有这个能力折腾。
越想越觉得蹊跷,细查下去,等查到此事牵涉到立嗣,盖因崔琰口直不善言得罪了人,而被曹植党“灭口”,曹操看了也有些心寒了。
崔琰的确是有点不会变通,为了这个曹操打发了他,也算是得过教训了。做老子的放过了他,做儿子的却还咬死了人不放。
就算不为了他几十年劳苦功高,崔琰还是曹植长辈,实在是逼迫人太深了。
只因这个长辈口不择言得罪了他,而就诓害人至死。对长者尚且如此,那往后他要是继承了大业,上面还有两个嫡出年长的哥哥,他也要这样逼人到绝境吗?
有了对曹植不宽厚的怀疑,曹操也开始有了重新提拔曹丕的心思。
朝中事风云诡辩,司马家在这一年里,次子名下的妾在数月后产下一女。
妾生子断没必定要主妇盯着的道理,也就是孩子生下来了,仆妇在外面报了上来。
“生的是女儿吗?”春华淡淡地问道,“也罢了。”
仆妇们看着她脸色生怕夫人生气了,小心地服侍她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