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赵安排赵振邦的妈妈回去好好把大棚伺候妥当,孙叫枝请个假回去照顾几天孙女孙子,他在医院有振邦照看就行了,振邦也不需要一整天都待在医院,他的身体恢复得很好,只需要振邦送个饭就行。其他的打针,吊水,吃药诸事都有护士帮忙,其实振邦的工地要是忙的话,也不需要送饭,医院有病号餐,且便宜,一顿饭估计也就三五块钱,他到时候叫护士帮他点一份就可以了。
赵振邦说,俺爸,看你说的,你要是出去旅游,在外面住旅馆,可以按照你说的办,你这可是生了病,差点儿把命都弄丢了,现在这个时候,我不伺候你,谁伺候你?
老赵说,你们不是买了房子,身上背着债嘛。但凡我能动弹,都不想拖累你们。再说,你还有两个姐来嘛。你把我口袋里的手机掏给我,我给他们打电话,看谁有空,我就打电话给谁。让她们过来就行了。
赵振邦说什么也不同意,说,家里的钱你都给了我,我姐一分钱都没有见你的,现在你病了,不能因为我忙,就让我姐她们过来伺候你。我再忙,还能有陪你看病重要吗?让我姐过来看看也可以,切不能让她们陪护你,我一推六二五,什么也不问。
这时候,一天该用的药都已经用完。
老赵对赵振邦说,我把存折里头还剩下来的钱,让银行的人帮忙,都弄到手机里头去了,方便得很。在医院里交钱你们不用花钱,紧我手机里的钱花,不要用你们的钱。
赵振邦没有接腔,对护士说他有事儿出去一趟,很快就会回来,让她先帮忙照看一下,就急匆匆出去了。
赵振邦出去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去工地正式请几天假,另一个是和孙叫枝联系,房子暂时不能买。
向工地请假的事儿很顺利,家里的老人生病了需要照顾,这是人之常情,工地负责人爽快答应了。可是在暂停买房的问题上,孙叫枝却与他有不同意见,产生了分歧。
赵振邦在电话里明显能感觉到孙叫枝压抑着的急躁,孙叫枝说,一切都是咱们计划好了的,你别以为咱们买房子就是为了让孩子有个学上就完了,让孩子上学不是目的,养小孩,我不管你怎么想的,我主要是因为我们老了死了,他们能照顾他姐姐。为了将来能够照顾他姐姐,他们就得好好上学,学上不好,他们就没有能力照顾好他姐姐。买房子的事儿,谁说不买都不行,学区房非买不可!
赵振邦说,两个孩子不是还小着来吗?还早着呢。买房子的事儿可以往后拖拖,我的意思先把俺爸的病看好再说。赵振邦这么一说,孙叫枝沉默了一会儿,说,我走之前,医生不是说爸爸的血糖低吗?怎么,我和妈妈离开后,医生又说什么了吗?
赵振邦说,没有说什么。
孙叫枝说,纯粹的低血糖没事儿,只要咱们经常看顾爸爸,给爸爸口袋里常备点儿糖果就没问题。
赵振邦说,说是没事儿,问题是,爸爸年纪大了,万一再出了其他病症怎么办?到时候,干着急,拿不出钱怎么办?家里只有不到一万块钱,这哪能行?最起码也得有个三五万的节余好应急。
赵振邦说的很有道理,孙叫枝说,现在新农合能报多少?赵振邦说,上次村里赵厚慈的媳妇儿看病花了八九万块,最后给报了四万多好像,具体多少搞不清,大概数吧。孙叫枝听了没有再说什么就把电话挂了。
孙叫枝在家过了一天,第二天早上把闺女儿赵起来和两个儿子伺候好,跟婆婆打个招呼,说去屿石县城里办点儿事就匆匆骑电动车走了。
心里有事,孙叫枝骑电动车骑得比较快,到屿石县城里的时候,还不到九点钟。她所在的小区工地售楼部刚开门迎客。她经过门口的时候,看见迎门沙盘的每栋楼上都挂着红红绿绿的小塑料牌,售罄的挂红牌,在售的挂绿牌。
上了二楼,孙叫枝来到支君连的办公室。办公室好像刚刚拖了地,光照下,地面上的水迹十分明显。一个小女孩从办公室里拎着拖把走出来,看见孙叫枝,问,找支经理吗?
孙叫枝点点头。
女孩说,支经理还没有到呢。
孙叫枝说,他什么时候过来上班?
女孩笑了一下,说,什么上班不上班,这是他自己的公司,他想来上班就来上班,不想来就不来,又没有人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