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和多铎很快便得知了明军正风驰电掣般驰援汉城的消息。长久以来,八旗军凭借“围点打援”这一战术,不知让明朝的军队遭受了多少惨痛的失败。面对此次明军的来援,多尔衮和多铎对视一眼,心中已然有了盘算。
多尔衮冷笑着,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说道:“多铎,你率一部分军队在汉城郊外伏击,务必将明军拦截在此。我继续攻城,给朝鲜君臣施压,让他们首尾难顾。”多铎重重地点点头,领命而去。
多铎亲率精锐骑兵,于汉城郊外那片广袤无垠的开阔之地,如临大敌般严阵以待。“伏击?简直是笑话,对付明朝这些兵,何须伏击,一次冲锋便能将他们打得屁滚尿流,送回老家。”多铎满怀着自负,将多尔衮的谆谆告诫彻底抛诸脑后。此刻,他周身被黑色战甲严密包裹,恰似黑夜中降临的魔神,双眸仿若鹰隼般锐利,透着令人胆寒的光芒,紧紧凝视着远方,急切渴盼着明军身影的出现。
不多时,远方的天际线处,仿若被一只无形的巨手搅动,骤然涌起滚滚尘土。那尘土如一条蜿蜒且气势磅礴的黄龙,在广袤无垠的天地间肆意翻卷、咆哮,似要将世间的一切都纳入它的掌控。就在这漫天飞扬、遮天蔽日的尘土之中,明军的身影,从朦胧的幻影,逐渐变得清晰锐利,每一个轮廓、每一处细节,都在众人炽热的目光中,愈发真切。
“援军来了!天朝的援军真的来了!”这一声高呼,仿若一道划破苍穹的闪电,瞬间在整个汉城炸裂开来。刹那间,朝鲜君臣们原本因局势紧张而紧锁的眉头,豁然舒展开来,眼中绽放出惊喜与激动的光芒。国王李倧猛地站起身,双手紧紧握住座椅的扶手,身体微微前倾,那目光中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与对明朝援军的深切感激。
汉城的士兵们,长久以来紧绷的神经终于在这一刻彻底放松。他们先是愣在原地,似乎还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紧接着,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般的欢呼。有的士兵将手中的兵器高高抛向空中,而后又满脸笑意地接住;有的相互拥抱在一起,激动得热泪盈眶,口中不断呼喊着:“大明万岁!”“我们有救了!”那声音汇聚在一起,如汹涌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冲击着每个人的心灵。
“明军来了!”清军阵营中,陡然响起一声高亢的呼喊,恰似一道惊雷,瞬间划破凝重的空气。多铎见状,嘴角高高上扬,扯出一抹志在必得的自信笑容。在他心中,八旗骑兵的赫赫威力犹如一座巍峨不可撼动的高山,往昔无数次战斗,凭借这雷霆万钧的冲锋战术,明军大多一触即溃,毫无还手之力。
“杀!”伴随着多铎这声震彻云霄的怒吼,清军骑兵仿若汹涌澎湃、决堤而出的黑色潮水,向着明军铺天盖地般汹涌冲去。密集的马蹄声交织在一起,仿若滚滚雷鸣,震得人耳鼓生疼,脚下大地也随之剧烈颤抖。他们所经之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仿佛要将整个苍穹都吞噬其中,这般排山倒海的气势,着实令人胆战心惊。
然而,这一次多铎碰上的,却是早有万全准备的周遇吉。只见周遇吉面色沉稳如水,眼神中透着令人心安的镇定,不慌不忙地有条不紊指挥着明军。“布阵!”他的声音低沉却有力,恰似一道凌厉的军令划破战场上空。
随着这声令下,明军士兵们训练有素,如同一架精密运转的战争机器。一辆辆战车仿若训练有素的钢铁巨兽,迅速且紧密地相互连接,严丝合缝,瞬间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京营士兵们手持火铳,身姿挺拔如松,整齐排列在车阵之后。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无畏的光芒,丝毫不见面对强敌时的恐惧之色。
多铎看着眼前明军的反应,心中不禁涌起一丝诧异,但他并未就此退缩,反而被激起了更强烈的斗志。他一挥手中长刀,再次率领骑兵发起冲锋。一次又一次,清军骑兵如黑色的浪潮,不断拍打着明军的车阵防线。可每一次,都被明军凭借着坚固的车阵和顽强的抵抗,硬生生地打退回去。
当清军骑兵进入射程,周遇吉再次下令:“放!”瞬间,火铳齐发,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响起,一颗颗铅弹如雨点般射向清军。由于换了新式火铳,射杀效果显着提高,在100米的距离便能轻松射穿八旗的棉甲。冲在前面的清军骑兵纷纷惨叫着倒下,人仰马翻,场面一片混乱。
明军士兵们闻令而动,没有丝毫慌乱。车阵中的士兵们迅速转动绞盘,将尖锐的鹿角桩从战车底部弹出,深深地扎入泥土之中,如同刺猬竖起的尖刺,在车阵前方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屏障。与此同时,车阵后排的明军士兵们熟练地将手中的火铳从战车的射击孔中伸出,黑洞洞的铳口整齐排列,对准了冲来的清军骑兵。他们的动作一气呵成,配合得天衣无缝,尽显训练有素的精锐风范。
清军骑兵悍不畏死,疯狂地冲击着明军车阵。前排的战马被鹿角桩阻挡,纷纷惊嘶跳跃,有的甚至被尖锐的鹿角刺穿身体,发出痛苦的哀鸣,重重地摔倒在地,瞬间便在车阵前堆起了一道血肉屏障。而后排的骑兵却没有丝毫退缩,他们高高跃起,试图越过同伴的尸体,直接冲向明军。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周遇吉大喝一声:“放!”刹那间,明军车阵中火光四溅,硝烟弥漫,火铳齐发的轰鸣声震得人耳鼓生疼。密集的弹丸如暴雨般倾泻而出,无情地射向清军骑兵。冲在最前面的清军骑兵被这突如其来的火力打得人仰马翻,纷纷坠马。有的骑兵被弹丸击中,身体像断了线的风筝般向后飞去;有的战马则被击中要害,前蹄高高扬起,将背上的骑手狠狠甩落。一时间,战场上惨叫连连,鲜血飞溅,清军骑兵的第一次冲锋就这样被明军车阵的强大火力无情地击退。
但多铎怎会善罢甘休,他恼羞成怒,挥舞着手中长刀,声嘶力竭地嘶吼着,驱使着清军骑兵再次发起冲锋。这一次,清军骑兵改变了战术,他们分成多个小队,从不同方向向着明军车阵迂回冲击,试图寻找车阵的薄弱之处。
然而,周遇吉早已洞悉了清军的意图。他不慌不忙,沉着地指挥着明军车阵灵活转动。车阵如同一个巨大的钢铁堡垒,随着清军骑兵的冲击方向不断调整着防御姿态。每当清军骑兵靠近,车阵中的明军士兵便会用火铳和弓弩进行一轮又一轮的猛烈射击。每一次射击,都伴随着清军骑兵的惨叫和战马的嘶鸣,战场上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和血腥气息。
在明军车阵的顽强抵抗下,清军骑兵的多次冲锋均以失败告终。战场上,清军骑兵的尸体和受伤的战马横七竖八地躺满一地,鲜血染红了大片土地。而明军车阵却依旧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屹立不倒,坚不可摧。车阵中的明军士兵们,虽然历经苦战,但眼神中依然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们紧紧地守护着身后的土地和同胞,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谱写着一曲壮烈的战歌。
趁着清军骑兵因明军车阵顽强防御而冲锋受阻、阵脚略显慌乱之际,周遇吉目光如电,敏锐地捕捉到这转瞬即逝的战机,他猛地深吸一口气,而后爆发出一声震彻天地的大喝:“反冲锋!”这三字宛如一道惊雷,瞬间在明军阵营中炸响。
刹那间,京营的精锐骑兵队宛如一柄在熊熊烈火中千锤百炼、被淬炼至巅峰状态的红色利刃,刃身之上光芒夺目,锋芒毕露,裹挟着一往无前、势不可挡的磅礴气势,风驰电掣般向着八旗军迅猛扑去。
他们身着明艳似火的红衣,那色彩在日光的倾洒下,愈发鲜亮夺目,仿佛是一簇簇熊熊燃烧、永不熄灭的烈火,所到之处,似要将周围的一切都点燃。白色头缨在猎猎作响的风中肆意飞舞,犹如灵动的雪蛇,在空中穿梭游弋,为他们增添了几分飘逸却又不失英武的飒爽之气。胯下清一色的黑色骏马,身姿矫健挺拔,浑身肌肉线条紧绷,充满了力量感。每一次奋力奔腾,四蹄扬起的瞬间,都仿若要踏破这一方虚空,发出沉闷而震撼的声响。
黑与红,两种极致的色彩形成了强烈而鲜明的对比,使得他们在这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显得格外醒目。远远望去,他们恰似一群从地狱深渊中呼啸而出的战神,周身散发着令人胆寒到骨子里的凛冽气息。
汉城城墙上,朝鲜国王瞪大了双眼,嘴巴微微张开,一副目瞪口呆的模样,手中的折扇不自觉地滑落,却浑然未觉。他死死地盯着这支突然出现的精锐骑兵队,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与深深的震撼。而身旁的朝鲜百姓们,同样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呆若木鸡。有的老人抬手捂住了嘴,抑制不住内心的惊叹;孩子们则紧紧拽着大人的衣角,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敬畏的光芒。
再看清军阵营,原本气势汹汹的八旗士兵们,此刻脸上纷纷浮现出胆怯之色。一些士兵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几步,手中的兵器也微微颤抖起来;有的甚至不敢直视禁骑兵那如炬的目光,眼神中满是惊恐与慌乱。曾经不可一世的他们,在禁骑兵这股强大且神秘的力量面前,竟显得如此怯懦与渺小。禁骑兵的出现,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在双方的心中都激起了惊涛骇浪。
“大明禁骑兵!”这一威名赫赫的名号,在战场上以排山倒海之势迅速传开。声音所到之处,清军士兵们的脸上瞬间闪过一丝惊恐与慌乱,有的人不自觉地瞪大双眼,眼神中满是畏惧;有的人嘴唇微微颤抖,竟不由自主地发出恐惧的喊声。
禁骑兵们却全然不顾清军的反应,他们如同一股汹涌的红色洪流,直冲入八旗军阵中。每一位骑兵都展现出了高超的骑术与战术素养。他们在敌阵中穿梭自如,或两人一组,相互配合,一人持长刀砍杀近身之敌,另一人则用盾牌护住同伴侧翼,攻防一体,配合得天衣无缝;或三五成群,形成小型冲锋队列,如同一把把尖锐的匕首,直插八旗军的要害。
周遇吉更是一马当先,勇冠三军。他骑在高大的黑色骏马上,身姿挺拔如松,手中长枪舞动得虎虎生风。只见他目光锁定一名八旗将领,双腿猛地一夹马腹,战马嘶鸣一声,如离弦之箭般飞驰而去。面对迎面而来的数名八旗士兵的阻拦,周遇吉毫无惧色,他大喝一声,手中长枪瞬间刺出,枪尖闪烁着寒光,如毒蛇吐信般精准地刺中一名士兵的咽喉。紧接着,他手腕一抖,长枪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又将另一名士兵的手臂挑落。在眨眼间,周遇吉便突破了阻拦,来到了那名八旗将领面前。那将领惊恐地瞪大双眼,还未等他做出反应,周遇吉已高高举起长枪,用尽全身力气,猛地刺下。只听“噗”的一声,长枪直直穿透了那将领的胸膛,鲜血四溅。李明一把抽出长枪,振臂高呼,声音中充满了胜利的豪情与无畏的勇气。
在周遇吉的带领下下,大明禁骑兵以其非凡的个人勇武和精妙的战术配合,在八旗军阵中杀得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他们的身影在战场上纵横驰骋,所到之处,清军纷纷倒下,尸横遍野。而那一片鲜艳的红色,在这血腥残酷的战场上,成为了清军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恐惧阴影。
禁骑兵们手持三眼火铳、斩马刀,每人还配备一杆长枪,战斗力极强。他们如猛虎般冲入清军阵营,一时间,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多铎,哪里走!”周遇吉目光如炬,在混乱的战场上一眼便锁定了多铎的身影。刹那间,他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双腿猛地一夹马腹,胯下骏马嘶鸣一声,如离弦之箭般朝着多铎飞驰而去,仿若一道黑色的闪电,瞬间划破了战场的硝烟。
只见周遇吉手中长枪紧握,枪尖闪烁着森冷的寒光,在阳光的映照下,恰似一条灵动的白蛇,带着无尽的杀意。他直冲向多铎,那气势犹如排山倒海,无人可挡。
多铎听闻喊声,转头望去,见是周遇吉杀来,眼中非但没有丝毫惧意,反而燃起了更为炽热的战意。他嘴角微微上扬,扯出一抹冷酷的笑容,手中长刀一横,迎着周遇吉便冲了上去。
两人转瞬即至,瞬间战作一团。周遇吉手中长枪犹如蛟龙出海,或刺、或挑、或扫,每一招都凌厉至极,带着呼呼的风声,直逼多铎要害。多铎则毫不示弱,手中长刀挥舞得密不透风,恰似一道钢铁屏障,将周遇吉的攻势一一挡下。
长枪与长刀每一次碰撞,都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恰似惊雷在耳边炸响。激烈的撞击之下,火花四溅,如夜空中绽放的绚烂烟花,夺目而又危险。
在汉城的守军如猛虎般从城中冲杀而出后,战场局势瞬间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多尔衮身处乱军之中,却依旧镇定自若,他手中长刀挥舞,每一次出手都精准无比,将扑来的敌人纷纷击退。其眼神中透着冷峻与决绝,一边抵挡着明军和汉城守军的攻势,一边朝着多铎所在之处奋力靠拢。只见他时而侧身闪过刺来的长枪,时而反手一刀逼退近身的敌兵,身形矫健且灵活,尽显一代名将的风采。
多铎那边,虽在禁骑兵的冲击下有些狼狈,但仍在苦苦支撑。当看到多尔衮朝着自己杀来时,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振奋,当即抖擞精神,带领身边的亲卫奋力突围,向着多尔衮靠近。终于,两人成功会合,合兵一处后的清军,在多尔衮的指挥下,迅速调整阵形。尽管处于明军和汉城守军的里外夹击之下,他们却并未慌乱,而是相互配合,交替掩护,边打边撤。
多尔衮不愧是用兵老辣,他巧妙地利用战场上的地形和清军骑兵的机动性,在撤退过程中还不时组织小规模的反击,让追击的明军和汉城守军不敢过于冒进。就这样,清军虽一路败退,但并未出现溃败的局面,有条不紊地脱离了战场的核心区域。
周遇吉在指挥军队掩杀一阵后,敏锐地察觉到清军虽有退意,但仍保持着相当的战斗力。考虑到此次出兵的主要目的是为朝鲜解围,而非与清军进行一场两败俱伤的决战,他果断下令停止追击。战场上逐渐安静下来,弥漫的硝烟也慢慢散去,只留下一片狼藉的战场和双方士兵的尸体。
汉城城外,朝鲜国主李倧得知清军退去,汉城之围已解,激动得难以自已。他的眼中闪烁着泪光,双手微微颤抖,深知这一切皆得益于明军的英勇救援。为了表达对明朝的感激之情,国王亲自伏案,饱蘸笔墨,逐字逐句地书写国书。每一笔落下,都饱含着他深深的感恩与敬意,在国书中,他盛赞明军的威武之师,对周遇吉的指挥才能更是推崇备至,并表示朝鲜将永远铭记明朝的这份恩情,世代与明朝交好。
与此同时,周遇吉简单休整军队,补充粮草和物资后,按照和吴三桂的约定,他率领着明军,浩浩荡荡地向着义州方向进军。一路上,明军队伍整齐,士气高昂。此次与吴三桂的合击计划,或许将决定着明朝在辽东地区的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