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回溯至八十年代以前,在那个时期,党和政府对新闻宣传工作予以了空前的高度重视。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各级党报党刊以及电台均将通联工作视作关键要点。
当时,专业新闻队伍相对薄弱,稿源严重短缺,在此状况下,他们采取了一种颇为有效的办法:通过层层筛选并精心培育大批业余通讯员,使来自社会各界的普通民众参与到新闻报道之中。
这样做,不但极大地增强了新闻采编的力量,还切切实算地解决了稿件来源稀缺这一难题。
在各级党委和政府方面,更是大力推进骨干通讯员的选拔与培养工作。
因为众人都明白,拥有一支高素质、业务能力过硬的骨干通讯员队伍,就意味着能够在宣传领域占据优势,赢得更多展示本地区发展成果、特色亮点以及先进经验的珍贵契机。
如此一来,既能提高本地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又能为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所以,从那时起,培育优秀的业余通讯员,便成了各地新闻宣传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八十年代初期,大庸县正蓬勃发展。为在交通条件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加强对农村的领导,县委县政府对三十一个公社实行设区分片管理。这七个区公所犹如散落在大地上的闪耀明珠,各自肩负着重要使命。
而处于教子垭公社繁华地段的教字垭区公所,承担起了管理教子垭、兴隆、中湖、桥头、罗水以及禹溪等六个公社的重任。
这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成为了周边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核心枢纽。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大约十点左右,一辆略显破旧却充满生机的客班车缓缓驶进了教子垭区公所所在的街道。从车上下来两个人——张聪和满国良,他们代表县委宣传部来组织举办通讯员培训班。
按照预先制定的规划,此次培训班要求每个公社选派一名出色的农民通讯员参加学习,同时各公社的秘书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参与。这个安排旨在提升广大农村地区信息传播的效率与质量,让更多有才华的农民能够通过文字讲述家乡的故事。
当天下午,来自各个公社的学员们陆续抵达区公所。经过一番点名核实,发现共有十位通讯员按时报到。其中六位是质朴且怀揣梦想的农民通讯员,另外四位则是经验丰富的公社秘书。
在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这些学员将接受接地气的培训,提升自身的写作技能和新闻素养。
每个人的食宿费用、因工作耽误产生的补助以及笔记本、稿纸等耗材,均统一按照两百元的标准,以包干的形式交由区公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统筹安排。
要知道,按照当时的物价水平,三天时间每人两百元的费用,除了能保证每天都享用两顿美味的肉食之外,精打细算下来还会有所剩余呢!
正因如此,当县委通讯组来到区公所开办通讯员培训班时,无论是那些热情满怀的农民通讯员们,还是区公所乃至各个公社,都持着极其欢迎的态度。
毕竟,对于区公所的同志们来说,这不仅意味着能够参加一次专业的培训活动,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能够一同享受伙食得到显着改善所带来的那份愉悦与满足感!
这种培训班与那些传统的专业教育培训机构有明显的不同。通常,那些机构往往着重传授系统且深奥的新闻写作理论知识,然而这个培训班并非如此。在这里,培训仅有两个环节——确定选题和指导写作。
起初,让参加培训的通讯员们上报自己所掌握的新闻线索和相关素材。随后,经验极为丰富的满老师会认真地对这些线索和素材进行筛选。确定好题材后,满老师会亲自具体地指导每一位通讯员将其转化为一篇完整且优质的新闻稿件。
当通讯员经过反复修改的稿件,若能获得满老师的最终认可,那么这篇稿件将会被盖上县委通讯组的公章,并通过邮寄的方式送达县广播站,同时也会寄往县级以上的各类报刊和广播电台。一般来说,只要是得到县委通讯组认可的稿件,都能够被县广播站采用播出,并且极有可能在州委机关报上刊登。
然而,若想让稿件被省级及以上的报、刊、台所采用,那不仅取决于稿件本身的质量,有时还需要一些运气,毕竟竞争的激烈程度不可小觑。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但凡参加过此次培训的通讯员们,不论水平高低,最终至少都会有1到2篇稿子被新闻单位采用。
当然,如果在培训过程中发现了某些具有重大价值的题材,或者遇到有些通讯员苦思冥想也想不出合适题材的时候,县委通讯组会毫不迟疑地深入到第一线,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一场特别报道活动。
聪慧过人的聪聪,悟性极高,成为了这次培训班中收获最大的人。经过此次培训后,回到宣传部,他便能够独立开展新闻报道活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