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王斯琴如今,一边跟着几个表舅母识字,一边也跟着嬷嬷们学了不少东西,再加上嬷嬷们精心调理,气色也好了不少,言行举止间也变得落落大方起来。又备受众人疼爱,几个表兄也是温和敦厚的性子,王斯琴整个人都和以前不一样了。
众人陪着太夫人说说笑笑,无非是京城时兴的布料啊,首饰啊什么的。看着太夫人似乎不怎么感兴趣。
李苏笑道,&ldo;我想起一个故事,外祖母想不想听?&rdo;
太夫人自然乐的捧场,&ldo;什么故事,说来听听!&rdo;
&ldo;这个故事叫杨门女将,它发生在一个虚构的朝代宋朝&iddot;&iddot;&iddot;&iddot;&iddot;&iddot;&rdo;李苏便将杨家将的故事和杨门女将的电视剧融合在一起,编成故事。
太夫人和庆山公主为首的女眷侧耳倾听,当她们听到杨家将因奸人陷害,七子去一子回的时候,皆红了眼眶,如万氏王斯琴等心思细腻的,甚至掩面而泣。
太夫人也红了眼睛,&ldo;七子去一子回,何其壮烈!&rdo;
&ldo;娘,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皇上有没有为杨家查明冤情?杀了那个狗官?&rdo;王斯琴激动的问道。
李苏微微一笑,&ldo;你听我慢慢说啊。&rdo;
&ldo;那你快点说啊!&rdo;太夫人擦着眼泪催促道。
李苏只好接着往下说,一个上午的时间,就在李苏的故事里消磨了。当几个孩子下学回来,没有母亲、婶子们温柔的迎接,也没有饭菜的香味,都有些诧异,悄悄走进瑞紫堂一听,恰好听到天波府庆祝杨宗保五十大寿,结果却传来杨宗保战死沙场的消息,喜事变丧事,白发人送黑发人。
接下来就是佘老太君百岁挂帅,率领天波府十二寡妇征西了。可是李苏却有些撑不住了,说了一上午的故事,嘴巴都干了,灌了几壶茶,跑了几趟如厕,又累又饿。
恰好看到侄儿们回来了,李苏忙说道:&ldo;侄子们都下学回来了,该用膳了。歇会再说!&rdo;
太夫人她们意犹未尽,就连几个孩子也是如此,&ldo;姑姑,我们不饿,继续说!&rdo;
李苏苦笑着,&ldo;外祖母,您心疼心疼我,说了一上午了,嘴巴都干了。让我歇会,等吃了午饭,您再歇个中觉,然后再说,成吗?&rdo;
太夫人意犹未尽,&ldo;哎呀,你不说完,我饭都吃不香。你要真是累了,那先歇一会。吃完饭再说,我不歇中觉了。&rdo;
庆山公主也是如此,&ldo;是啊,整个天波府,只剩下杨宗保和杨怀玉两个男丁了,如今杨宗保已死,杨怀玉还小,可怎么办啊!&rdo;
李苏笑道,&ldo;接下来才是重头戏啊!&rdo;
&ldo;那你就接着说!&rdo;众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李苏看着众人亮晶晶的眼神,忽然有种搬了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
&ldo;不然,先吃了饭再说?&rdo;李苏最后争取道。
杨氏匆匆命人摆膳,大家很有默契的加快了用餐速度,吃完之后,擦了擦嘴角,漱了漱口,一个个的,眼睛都盯着李苏。
李苏只好接着说下去,&ldo;杨宗保战死沙场的消息传来,天波府正在为庆祝杨宗保五十大寿,喜事变丧事,吉服换丧服,更有天子降下圣旨,命杨家出征西夏。佘老太君临危受难,脱下吉服,换上战袍,以百岁之身挂帅出征,率领十二寡妇征西。&rdo;
李苏说的吐沫横飞,等到杨门女将的故事说完,天已经擦黑了。
众人还沉浸在悲壮的结局里,无法自拔。王斯琴眼睛里满是光芒,原来女子也可以做这么多事,这样的人生,太美好了。她也想成为这样的女子,轰轰烈烈!
&ldo;娘,还有别的吗?我还想听!&rdo;王斯琴激动的说道。娘说的故事,比嬷嬷们说的那些烈女节妇的故事有意思多了。
&ldo;有,明天我给你讲个花木兰代父出征,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故事!&rdo;李苏一口气喝了一杯茶,随口说道。
&ldo;娘,我现在就想听!晚上给我说,好不好?&rdo;王斯琴激动的说道。
&ldo;我也要听!苏苏,你今晚还和我睡!&rdo;太夫人举着手说道。
庆山公主刘氏还好一点,自矜身份,不肯多言,杨氏秦氏万氏等人则可怜巴巴的看着李氏,&ldo;好妹妹,明天再说不行吗?&rdo;
&ldo;让膳房给苏苏熬点润嗓子的汤药来。老祖宗心疼心疼外孙女,也心疼心疼媳妇们!明日再说!&rdo;庆山公主嗔道。
李苏也可怜巴巴的看着太夫人,如果再说一晚上,她的嗓子估计不能要了。
太夫人和王斯琴只好失望的点点头,&ldo;好,明天早上,吃完早饭就开始!好?&rdo;
庆山公主和刘氏等松了口气,然后看到孙子们齐齐坐在旁边,庆山公主惊道:&ldo;你们怎么在这?下午没去上学吗?&rdo;
杨氏等也反应过来,慌了,&ldo;你们怎么在这?&rdo;他们什么时候在这的?
萧延熙是长房长孙,兄弟中也最年长,这样的情况下,他当仁不让站了出来,&ldo;下午本是骑射课,只是师傅家中有事,告假了。我们没有耽误功课的。&rdo;
庆山公主等这才松了口气。
没等她们说话,萧延熙又走到李苏跟前,&ldo;姑姑,下次说故事的时候,可不可以等我们休息的时候再说,我们也很想听的。&rdo;然后眨巴着大眼睛看着李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