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爱情笔记我不想和你聊世俗 > 四真实的自我(第1页)

四真实的自我(第1页)

1。充满自信地去吸引我们不感兴趣的人是非常容易的;欲望中包含的郑重成分阻止了爱情游戏所需要的漫不经心;从心上人身上发现的完美所产生的吸引力又会引发我们的自卑感,这些都是爱情中具有反讽意味的事情。我对克洛艾的爱恋意味着我不再能看到自身的价值。在她身边,我会是谁?她同意去吃晚饭,打扮得那么优雅(“这样穿行吗?”她在车上问,“但愿不错,因为我都换了五套衣服了”),更不用说她愿意回答我一些毫无价值的话语(如果我的舌头还能转动的话),这些于我而言难道不是最大的荣耀?

2。那是在星期五的晚上,克洛艾和我坐在一家名叫“危险的关系”的餐馆角落的一张桌子旁。这是一家新开的法国餐馆,位于富尔汉街的尽头。也许这儿的环境最能衬托克洛艾的美丽:枝形吊灯的柔和灯影映在她的脸上,墙壁的淡绿色正如她淡绿色的眼眸。我似乎被坐在桌子对面的天使惊呆了,发现(就在一阵热烈的交谈之后的几分钟)自己失去了一切思考或表达的能力,只能默不作声地瞧着浆过的白色台布,机械地啜饮着一只很大的高脚杯里面冒泡的水。

3。出于意识到的自卑感,我需要获得一种自己本身并不具有的个性:一种为了吸引对方而去迎合心上人的需求的自我。爱情是不是在谴责我失去了自我?也许不是永久地夫去,但是,严格说来,至少在眼下这个阶段确实如此。意欲吸引她的想法使我不断向自己发问:什么可以吸引她?而不是:什么吸引我?我会问:她怎祥看待我的领带?而不是:我认为自己的领带怎么样?爱情迫使我以心上人的眼光来观察自己。不是问:我是谁?而是问:对于她来说,我是谁?在思考这些问题时,我自己不禁感到毫无信心和失去主见。

4。失去主见不一定就是可耻的欺骗或夸示。它只是在预先考虑克洛艾可能想要的每一样东西,以便我可以迎合对方的兴趣。

“想喝点酒吗?”我问她。

“不知道,你呢?”她反过来问我。

“如果你想唱一点,我真的不在意,”我答道。

“随便你,随便你要什么,”她继续说。

“我也随便。”

“那我们是要还是不要

“嗯,我想我不要,”克洛艾大胆地说。

“听你的,我也不想要什么我赞同说。

“那我们就不要酒吧,”她作出决定。

“完全可以,我们就喝水。”

5。尽管保持真实的自我需要一个先决条件,即能够不受他人的响而获得稳定的个性,但那个夜晚还是让自我不再真实,而是根据克洛艾的喜好来自我定位、自我调整。她希望男人是什么样子的?我应该根据什么品味和取向来调整自己的表现?如果认为保持真实的自我是个人道德的基本标准,那么爱的诱惑让我在道德考验中完全失败了。面对克洛艾头顶上方的广告招牌上陈列的一排排看上去味道不错的酒,我为什么要掩饰自己的想法?因为与克洛艾只想喝矿泉水的要求相比,如果我选择酒,那么我的选择似乎会显得很不恰当,而且粗俗。为了迎合她,我分裂成两半,一半是真实的(想要喝酒)自我,一半是虚假的(想要喝水1自我。

6。第一道菜来了。菜肴摆放得极其精致,就像地道的法国花园那样一丝不苟。

“太美了,简直不忍心吃它,”克洛艾说(我亦有同感),“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的煎金枪鱼。”

我们开始用餐,惟一的响声是刀叉碰到瓷餐具的声音。似乎没什么要说的,我一直在揣摩克洛艾的想法,然而她现在的思想我却无法分享。沉默是致命的指责。面对一个没有吸引力的人,沉默即暗示他令人厌烦;面对一个有吸引力的人,沉默不语便让你相信正是你自己沉闷得令人生厌。

7。沉默和笨拙也许可以得到谅解,正可以作为心怀仰慕的证据。一个人完全可以收放自如地吸引自己毫不在意的人,而最笨拙的人则可被认为是最真诚的’拙于言词反而可以证明其真情实意(如果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话)。在小说《危险的关系》①「《危险的关系》是十八世纪法国作家什台尔洛-拉克洛(1741-1803)于1782年出版的书信体小说。」里,梅特伊侯爵夫人写信给瓦尔蒙子爵,指出子爵的失误:他的情书过于完美无缺,过于逻辑严谨,不像真爱之士的心声。胸怀真爱的人,思绪凌乱,无法雕饰华丽的辞藻。语言在爱情面前无法自制,错误百出。欲望往往言辞朴拙(但那一刻我多么情愿把我的语塞换作瓦尔蒙子爵的辞采)。

8。既然想要吸引克洛艾,那么首要的就是对她要有更多的了解。如果尚不知该采纳哪种虚假的自我,我又怎能抛弃真正的自我?但这实非易事,了解一个人需要长久的体察和破译,从万千言语和动作中梳理出完整的性格。不幸的是,这样做所必需的耐心和睿智却不为我这焦虑不安、情迷昏沉的头脑所有。我如同一个持简化论的社会心理学家一样行事,急于将人置于简单的定义之中,却不愿采纳小说家捕捉人类天性中的多种质素时使用的细腻手法。用完第一道菜,我慌乱地问了几个笨拙的、采访式的问题:你喜欢读什么书?(“乔伊斯、亨利·唐姆斯,如果有时间,还看一看《Cosmopolititan》[国际知名的年轻女性生活时尚类刊物,在全球有四十一种版本。])你喜欢你的工作吗?(“你不认为世上所有的工作都令人讨厌?”)如果随便你挑,你会住到哪个国家去。(“这儿就挺好,到任何地方我都不用换电吹风的插头。”)周末你喜欢做什么,(“‘周六看电影,周日买巧克力,以防夜晚心情消沉。”)

9。在这些笨拙的问题后面(每问一个,我就似乎更不了解她一些),我迫不及待地想提出一个最直接的问题:“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从而“我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但是这样直接的提问注定会一败涂地,我越是直截了当地追问,就越偏离我的目标,只能让我知道她喜欢看什么报纸、听什么音乐,却不能弄清她会是“一个怎样的人”——一个使“我”消除自我的提示者,如果有人需要它的话。

10。克洛艾不愿谈及自己。也许她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有些谦逊羞怯,惯于自我贬低。每当谈话涉及这个主题时,克洛艾总是用最严厉的词贬抑自己。她不再称自己为“我”或“克洛艾”,而是“像我这样的废人”,或“极度神经质的奥菲莉亚奖得主②”[奥菲莉亚,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中精神失常的女主角。]。她这样做反而增添了吸引力,因为这种称呼似乎不是自哀自怜的人遮遮掩掩地诉求,也不属于“我太蠢了不,你一点也不蠢”之类让人恍然大悟的自我贬低。

11。她的童年缺少欢乐,但她淡然处之(“我痛恨童年的戏剧表演,因为那里面的约伯看起来总像是陶然自得”)。她出生于一个经济条件良好的家庭,父亲(“自他出生之日起就麻烦不断”)是大学老师,一位法律教授,母亲(克莱尔)曾一度经营过花店。克洛艾在家里排行居中,上下各有一个可爱听话的男孩。她八岁生日刚过,她哥哥就患白血病死了,父母的悲痛转化为对女儿的恼怒;她在学校成绩很差,在家脾气又不好,居然能顽固地活下来,而他们的宝贝儿子却不能。她在负罪感中长大,为所发生的不幸自责,但她母亲却并未做点什么来缓解她的痛苦。母亲喜欢挑剔别人的致命弱点,并且紧追不放——所以克洛艾永远被拿来跟死去的哥哥比较,指责她在学校里成绩是如何不好,她是多么不善交际,她的朋友是多么不体面(都不是与事实相符的批评,然而每批评一次就似乎真实了几分)。克洛艾转而向父亲寻求亲情,但父亲感情封闭的程度就如他对自己的法律知识的毫不保留一样。所以他非但不能给予她所需要的父爱,相反,他会迂腐地向她卖弄法律知识,直到克洛艾长大,由失望转为愤怒。克洛艾公开反对他以及他主张的一切(幸亏我当初没选择法律行业)。

12。在用餐的过程中,克洛艾只是略微提及了过去的男友:一个在意大利干摩托车修理,曾经对她很不好;另一个因为携带毒品被关进监狱,他们也就此结束,她曾为他怀孕;还有一个是伦敦大学的精神分析学家(“你不要像弗洛伊德那样把他看成是我恋父情结中的父亲,不要以为我不会与他上床”);再一个是兰德罗弗汽车公司的试车员(“直到现在我都说不清他这个人,我想我喜欢听他的伯明翰口音”)。但是她没有详细地描述这些人,因此我需要在脑海甲不断地调整她理想男人的模样。在谈论中她既有赞扬又有批评,从而使我手忙脚乱地不断重改我理应表现的自我。她似乎一会儿深许感情脆弱,转而又会诅咒它,赞同精神独立;她一会儿把忠诚誉为最高贵的品质,在另一个时候又会认为外遇合理,因为婚姻更虚伪。

13。她的观点是那么纷繁复杂,以至我有点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我应该放弃自己的哪些个性,我怎样才能不与她生分,同时不显出令人讨厌的枯燥乏味,我们吃着一道道菜(年轻的瓦尔蒙感到一道道的障碍)。我发现自己试着提出一点想法,过后不久就会微妙地加以修正,使之与她的想法一致。克洛艾的每个问题都让人心惊胆战,因为其中不知不觉会包含有触怒她的内容。主菜(我点的是鸭,她点的是鲜鱼)是一块布满地雷的沼泽地——我认为两个人应该互相保持独立吗,我的童年时代苦涩吗?我曾经真爱过吗?感觉怎样?我是比较感性的还是理性的,上次选举我投了谁的票?我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我认为女人比男人情绪不稳定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