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幕式上,我发表了讲话。讲话的内容很简单,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捍卫电影艺术,捍卫电影的纯粹。
“在美国,好莱坞正经受着来自华尔街的黑钱的冲击。这种冲击十分之剧烈。我们就如同一条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上忽上忽下。但是好莱坞人却一直不懈地做斗争!”
“在欧洲,在法官,这样的情况基本上是没有的。和美国电影相比,欧洲电影更加纯粹一点,在艺术性上面,你们地发挥空间比我们大。所以我希望,不管什么时候,你们都不要忘记了电影的艺术性!”
“作为第七艺术,离开了艺术性,电影什么都不是。”
我的讲话,赢得了所有人的认同,获得了海啸一般的掌声。
我的这些话,算是说出了欧洲电影人的心里话。长时间以来,只要人们把欧洲电影和美国电影相提并论,就会说欧洲电影在规模上在票房上都远远不是美国电影的对手,这成为一种让欧洲人十分郁闷但是却不得不承认的说法。但是更多地欧洲人,却为自己的电影而自豪。因为他们觉得欧洲电影虽然在规模和票房上或许不是美国电影的对手,但是他们有着美国电影人不具备的一点,那就是电影的艺术性!
欧洲悠久的闻名,悠久的文化传统,已经形成了深厚的根基,从其中诞生的欧洲电影,在艺术性上面,往往从一开始就有了更高地起点,这一点,是绝大多数地美国电影所部具备的。
所以,我地这种说法,很是让他们认同。
其实我这么说,也是有原因的,那就是在欧洲的这段日子,我真真正正地体会到了欧洲电影人在电影艺术上的追求,这种追求,完全是纯粹的,完全是真诚的。让人震骇、
戛纳电影节上,开幕影片就是《教父》,影片的放映地点,就是在海滨。就是在天,这样的一部电影,加上戛纳海滨的美丽景象,让所有人如痴如。
我在戛纳呆了两天,这两天的时间里面,我基本上就是在采访中度过地。一拨一拨的记者,一拨一拨的电影人。
到了第三天,我就启程飞往斯德哥尔摩。
瑞典,这个北欧国家我从来都没有去过,在我的头脑里面,那里应该是一个冰天雪地的国度。
对于瑞典,我向来都是十分的好奇。在好莱坞,在梦工厂,很多人都是瑞典人。瑞典电影不管是对于欧洲还是对于早期地好莱坞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在电影史上,瑞典电影,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个北欧国家。虽然人少,但是在电影上面却有着无比的创造力,我之前就很想去看看,可匣直没有这个机会。
而我们之所以这么急迫地去斯德哥尔摩,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嘉宝。自从登上欧洲的土地,嘉宝就等不及了。
斯德哥尔摩,那是嘉宝的故乡。
自从离开家乡跟着斯蒂勒到好莱坞,嘉宝就再也没有回到故乡,虽然现在嘉宝功成名就。虽然我们也有了家庭,但是斯德哥尔摩对于她来说,永远都是无法抹掉的。
这是融入到骨头里面的乡愁!
一路上嘉宝都在催促我,让我早点动身去斯德哥尔摩。我自然也尽量满足她地要求,所以在戛纳根本没有呆多长时间就去斯德哥尔摩了。
不管戛纳还是威尼斯,因为靠近地中海,所以尽管是十一月份了,但是气候并不是很寒冷,但是当我们到了斯德哥尔摩的时候。完全完全就是冰天雪地了。
在这个季节里面,人们都说北欧最美,但是我实在是冻坏了。
距离颁奖还有几天的时间,我们在酒店里面安顿下来了之后,就陪着嘉宝回一趟老家。
嘉宝地老家,在斯德哥尔摩的一个郊区。关于她的家庭,嘉宝很少跟我说。我知道,她的家庭是一个贫穷的工人家庭,这一点和我是很像的。嘉宝十四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然进入了一架理发店当学徒,后来去当售货员。也正是在销售女帽的时候,她得到了一个当模特的机会,然后拍了一部电影,被一个喜剧片导演看中,演了几部小电影,接着遇到了斯蒂勒,成为了斯蒂勒电影中地女主角,然后到了好莱坞。
嘉宝从来不怎么跟我说起她的母亲,但是我知道,对于他的父亲,嘉宝是十分敬重的。
我们一家人,乘车到了斯德哥尔摩的郊区,外面一片冰雪。
车子就那么曲曲折折地一直驶到了一个小镇才停下。
一帮人跟在嘉宝的后面往镇子里面行进,嘉宝很激动,一边走一边像我们介绍这个镇子,介绍她的故乡,介绍一个她曾经呆过的站台,一棵她曾经爬过的树,或者是一个她喜欢地树林。
这个幽静的小镇,感染了我们所有人。
但是最后,嘉宝自己都迷路了。
很多年没有回到故乡来,这地方早已经面目全非了。
后来还是一个老头给嘉宝指了方向,嘉宝才找到了自己曾经的家。
一栋老房子,在风雪之中一片死寂,仿佛随时都倒掉一般,早已经人去楼空了。
嘉宝特意去拜祭了她的父亲,拜祭完了就转身要离开这里。
回去的路上,我问嘉宝的母亲。
嘉宝看着窗外,眼神有些湿润了起来。在嘉宝的父亲去世之后,母亲就跟着一个男人走掉了,听说那个男人是法国人,很是浪漫风流倜傥。母亲担心嘉宝跟着会影响她,所以没有和她打招呼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