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叫科幻电影也太勉强了,犯罪悬疑片更合适,有一点点科幻元素,但是最打动人的又是父子亲情。
故事很简单,身为警察的男主角在家里偶然发现了三十年前父亲那台老式无线电,竟然还能使用,并且收到了一个陌生男人的信号,和对方聊了起来。
无线电另一头的陌生男子正是主角的父亲,不过是三十年前的父亲。
也就是说,通过这台无线电,身处现代的男主角,意外的同三十年前的父亲取得了联系。
在通过一系列事情确定对方的关系之后,男主角突然想起来三十年前,职业是消防员的父亲是在一次救火行动中牺牲的。
为了拯救父亲,男主角抓紧时间提前提醒父亲应该如何从那场火灾中逃生。
另一个时空,在生死关头,父亲终于想起了男主角的话,选择了另一条路,得以逃生。
而在男主的那个时空,一切都改变了,父亲没有在那场火灾中丧生,而是在多年后死于肺癌。
为了拯救自己的父亲,男主角再一次试图通过使用无线电改变未来。
主角的做法产生了蝴蝶效应,另一场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他本该健在的母亲,却在三十年前死于一场连环杀人案。
于是,男主角再次通过无线电联系父亲。
父子俩一场跨越时空的联手合作,最后大团圆结局。
大致就是这样的剧情,但在当年这部小成本电影却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更是斩获了土星奖最佳科幻电影奖。
这部电影的好处是可以归类为科幻电影,却不需要任何特效协助。
明面上是科幻电影,整体上是却悬疑电影。
父子亲情和家庭温暖,这是放诸四海皆能被接受的故事内核。
最重要的是悬疑拍摄起来不要太容易,成本远比科幻小,燕影厂只需要按照剧情片投入即可。
当然,生搬硬套要不得,如果要拍这部,那剧本还是要做不小的改动,三十年太过久远,不如改成二十年。
1962年的父亲大概在三十二三岁左右,1982年的男主角,二十七八岁。
跨越时空,一个突出的地方就是父子两人的年纪相仿。
三十二三岁和二十七八岁,都可以说是三十左右,看起来是同一个年龄段。
但是实际中,这完全是两个年纪。
年纪相仿,又能很直观地让观众看出两个人的父子关系,不会违和。
还有一个是职业,父亲如果是消防员的话,又不能查案,不如改成警察。杀人犯报复警察,合情合理。而且子承父业,国内观众也更能接受。
整体结构基本可以不用变,细节上面还是要仔细斟酌的。
沉吟一番后,韩平开口:“陈大哥,我刚才想了个故事,呃,勉强算是科幻故事吧。如果拍成电影的话,应该不用投入太多。就是不知道能不能通过电影局的审核,毕竟我的故事可能尺度有点大。”
“你快说,如果故事能用,咱们再一起想办法嘛。”陈怀恺大喜,接连催促韩平把故事说出来。
于是乎,韩平将本土化的《黑洞频率》故事内容大致讲述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