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应该是有着某种相似,这种相似,就是我们借鉴前人的基础。
我们现在来读民国女子,最大的意义,恐怕就在于为我们现在的困境,提供一些对照,好让大家知道过去人们是怎么活过来的——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是怎么解决困难的,他们把历史推进到了哪一步……我们要从前人的人生历练里,读出警醒,进而发现自己的问题,并试图去寻找前进的方向。
我喜欢看民国女子的传奇。说是传奇,但这里面,又不光只是有男来女往的香艳故事——我不赞成把前人的经历当作一种八卦故事来看,仅仅陶醉于发现前人的一点两点轶事,有点像现在*明星的生活照(甚至是发现明星的丑事),是不值得沾沾自喜的,从民国女子的人生风景里,我总试图从一个奇妙的切口入手,去读出两性关系中的微妙点,并且我希望读者看了我的文字之后,也能有所启发。
这本册子,从某种意义上说,更像是我的读书笔记。“解读”二字,是不敢当的,我没有高居讲堂、领导别人思考的资格和意向,充其量,也就只是想与大家分享,共同探讨,共同进步。在茫茫的历史中,我只看到了我想看的。
我尊重笔下的每一个人物,尊重他们的历史与文字,但我也不会刻意为尊者讳,我只负责表达我自己,并没有贬低或是伤害任何人的意愿,我相信自己在下笔的刹那,总是有一个善意的出发。当然,书中的这些看法,因为视野的狭窄,一叶障目,有时难免有偏颇。但误读,不也是一种读吗?我们的历史,未尝不是在点点滴滴的误读中建立起来的。
最后,我要感谢朋友小新小谦,对于我写作的照顾与帮助,感谢杨老师对我的启发,没有她,就不会有这本书。我还要感谢许多提供史料的前辈,我粗浅的感想,也都是建立在史料阅读的基础上的。我用文字盖楼,前辈们则是宽广的大地,没有地基,哪来的楼呢?
好了,就此打住,不然真有点像颁奖典礼上出现的感谢词了。
部分参考书目
魏绍昌:《江青外史》,九龙:中原出版社1986年版
特里尔[美]:《江青正传》,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
丁言昭:《谍海才女》,北京: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89年版
叶永烈:《江青传》,北京:作家出版社1993年版
王小妮:《人鸟低飞:萧红流离的一生》,长春:长春出版社1995年版
卢 君:《庐隐:惊世骇俗才女情》,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司马新:《张爱玲在美国:婚姻与晚年》,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刘 纳:《吕碧城:评传·作品选》,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
李何林:《鲁迅年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王培元:《延安鲁艺风云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毛海莹:《寻访苏青》,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张红萍:《民国四才子》,北京: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张清平:《林徽因传》,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丁言昭:《悲情陆小曼》,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张恩和:《鲁迅与许广平》,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