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犨坚守陈州的消息传到朝廷,大臣们纷纷赞扬赵犨的功绩,任命赵犨为检校兵部尚书、检校右仆射。
赵犨虽然已经五十来岁,可他有一个儿子才不过六七岁,长的眉清目秀的,端着酒杯奶声奶气的出来给大伙儿敬酒,众人对这个孩子都十分喜欢。朱温问了这孩子的名字,原来这孩子叫赵岩,是赵犨最小的儿子。
赵犨也暗中对朱温表示以后陈州一切都以朱温马首是瞻,这样以来朱温等于实际上又多了一个州,虽然这个州名义上不属于宣武军,可赵犨与忠武军节度使周岌不和,这才会主动向朱温靠拢。
陈州的事情既然已经告一段落,各路人马也都纷纷退兵。朱温由于怕黄巢对宣武军不利,是以朱温命令李唐宾守亳州,自己依旧带着庞师古等人回了大梁。
*******************************************************************且说黄巢接连打了几场败仗,心里窝着一肚子的火,他最恨的人就是朱温了。朱温这个自己的关门弟子本来是他最看重的弟子,却不料朱温竟然能够投靠李唐。这如何能不让黄巢生气?
加上现在自己围了陈州三百余日,眼看着城中粮食将尽,城破指日可待的时候,又是这个朱温跑来坏了自己的大事,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黄巢带领十万人马直奔汴州而去。
要说这黄巢也够倒霉的,十万大军还没到汴州,夜晚扎营休息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平地积水数尺,营寨里辄重粮草都被雨水冲了个七零八落,没耐何,黄巢只得连夜冒雨前进。一路上不少大齐的士兵当了逃兵,即便是军官在旁督促,依旧有人逃走。
黄巢为了表示对朱温的恨意,在进入汴州境内的时候就开始四处抢夺百姓们的财物,百姓们稍有反抗就当场格杀。
黄巢在尉氏县遇到强烈的抵抗,黄巢很生气,在竟然在攻破尉氏县的时候下令血洗尉氏县城,城中不分老幼全部杀光。
尚让带着五千人马为先锋,从尉氏县出发一路向北,正遇庞师古。庞师古命令李思安在前开路,氏叔琮和张虔裕两人为左右两翼,大军向前推进,与尚让的人马战在一起。
尚让的五千精兵虽然看上去精神的很,可在李思安带领的投矛手几**击之后也陷入了混乱状态,自相践踏,死伤无数。还没等他们重整军队,庞师古命令投石车发了一个大号的炸药包过去,把尚让的人马炸的是七荤八素,尚让见不是事儿,急忙鸣金收兵,尚让依然是跟以前打的每一场仗都一样,逃走的时候他每次都是第一个。
虽然打了一场小胜仗,可朱温并不满足,他知道黄巢亲自带领的大军打过来的话,大梁城能不能守得住也是一码事儿。是以朱温亲笔写了几封求援书给了附近的几路藩镇,李克用、时溥、朱瑄都是他要拉拢的人。
李克用和时溥都是立功心切的家伙,他们跟朱温的交情很浅,他们此行的目的是黄巢,如果能大败黄巢定然能得到莫大的好处,升官发财那是肯定的。最主要的是黄巢军中应该还有大量的金银财宝,这些都是他们想要的东西,如何能够放过?更何况还能让朱温欠他们一个天大的人情。
正可谓是一举数得。
这时成都的天子行辕也不太平,原因是因为当初高仁厚去攻打屈从行和韩秀升的时候,陈敬瑄为了笼络高仁厚,竟然许诺把东川节度使的位置给高仁厚。这个消息传到东川节度使杨师立的耳朵里,杨师立当然不乐意了。
杨师立心想,大家同为节度使,你陈敬瑄怎么就能把我的辖地许给人家?为何不把你自己的西川赏给人家?
现在高仁厚已经把韩秀升和屈从行生俘送到了成都,陈敬瑄为了履行诺言,只得让弟弟田令孜出面罢免杨师立,毕竟杨师立是田令孜的亲信,当年也是神策营出来的将领。
田令孜借用天子的名义任命眉州防御使高仁厚为西川节度使,调西川节度使杨师立回京担任兵部尚书。说白了就是让他交出兵权,明升暗降。
杨师立接到诏书之后大怒,列举陈敬瑄各项大罪,杀了朝廷的监军,尽起西川的兵马准备兴师问罪,讨伐陈敬瑄兄弟俩。
第一二四章 大战王满度(上)
杨师立这小子虽然不忿,可东川向来兵力就不怎么强,说白了这次造反简直就是找死。
李唐的天子李儇说白了就是一个傀儡,田令孜说什么就是什么,田令孜让李儇下诏罢免了杨师立的官爵,任命陈敬瑄为西川、东川、三南西道都指挥使、招讨使、安抚使,等于把三川的军政大权全部给了陈敬瑄。
并任命眉州防御使高仁厚为东川留后,领兵五千讨伐杨师立,杨师立其实就是一个庸才,跟高仁厚这样能征善战的人打简直就是找死,败亡只是迟早的问题。
却说尚让兵败逃走之后,黄巢大怒,准备大举进攻汴州,可现在连日大雨,汴河河水暴涨,一时间过不了河,黄巢的大军就驻扎在汴河西岸的王满渡渡口。黄巢心中暗想:度过汴河到汴州就是一马平川了,唉,这老三也不知现在怎么了,老是跟我作对。他投靠了朝廷我都没有找他的麻烦,现在他竟然联合李克用等人来对付我,难道我黄巢是好欺负的?这次进攻汴州,一定要生擒老三,老三实在是个人才,若是杀了的话岂不可惜?
却不知这时朱温的大军正在对岸的中牟县城,朱温亲自坐镇,朱珍、庞师古、张存敬、徐怀玉等大将都在城中,早已准备好了人马对付黄巢。朱温听从了敬翔的策略,乘黄巢半渡而击之。
可连日来的暴雨把黄巢的大军阻隔在了汴河西岸,朱温也只能时刻派出斥候关注着黄巢的动静。其实朱温并不想为难黄巢,只是这些年来黄巢转战南北,几乎打遍了大半个中国,可黄巢一直在破坏,从来没有真正的为天下黎民做过什么。
自己曾经治理过的地方本来有希望可以作为根据地逐步发展的,可黄巢他们已经习惯了流窜作战,根本不希望在一个地方停留。也就是在打下长安之后,在长安停留了三年多的时间,算是最长的了。
可黄巢他们在长安并没有给百姓们带来安乐的生活,而是疯狂的抢夺李唐的府库和长安百姓们的钱财,如此行事哪里能得天下?朱温曾经不止一次的说过,得民心者得天下,可黄巢虽然听进去了,可真正把持大齐朝政的是尚让、孟楷、赵璋他们,他们都是江湖草莽出身,哪里会在乎百姓们的死活?
一次次的民变,官军一次次的围剿,各路藩镇一次次的冲击,朱温在外血战,而尚让、孟楷他们却从来没有在乎过朱温的处境,似乎在他们心中想来朱温就是常胜将军,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朱温出马就一定能够搞定。朱温一次次的打退了唐军,这也让他们对朱温有了一种信心,而且在孟楷、尚让他们心中朱温就是一个打仗的工具。
直到朱温一度被困之后,他们依旧天真的以为朱温可以再一次的化险为夷,甚至他们在听到朱温投靠李唐的谣言之后竟然派了严实这个家伙去同州监军。朱温从夏阳的突围更坚定了孟楷、尚让等人的信心,在十万大军汇聚同州的时候,依然没有派出去一兵一卒救援朱温。这如何不让朱温寒心?而这一切,黄巢根本就不知情,黄巢只是把一些主要方向告诉尚让、孟楷他们,主要的政策实施还是需要他们来完成。
可这就造成了巨大的失误,尚让、孟楷、赵璋他们都不过是一些草莽英雄,哪里有治理天下的能力?若说管理帮会的话还差不多,可治理天下这种事情怎么能同治理一个帮会一样呢?所以黄巢重用这几个人,注定要失败。
朱温脑中的思绪纷乱如一团乱麻,黄巢父女对自己的恩情自己还没有报答,现在竟然要亲自带领大军攻打他们,这如何不让朱温感叹世事无常?
就在这时,朱珍从外边急匆匆的进来,道:“三哥,雨停了,上游的雨昨天就停了,现在汴河的水位已经开始下降,顾及明天黄巢的大军就能渡河。”
朱温问道:“王满渡渡口咱们的守军是多少?”
朱珍道:“按照三哥的吩咐,平时王满渡有一千人马驻守,现在为了麻痹敌人,只有三百人防守在渡口,而且已经给他们打过招呼了,只要敌人渡河,让他们象征性的抵抗一下就跑,千万不可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