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这是累了的缘故,听说世子殿下已经在回广陵的路上了,想必要不了多久就能回到广陵,到时候大王就能歇一歇了。”
一旁,严可求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提起了杨渥即将回来的消息。
他知道这是杨行密年纪大了之后变得有些多愁起来。
他本来就是个重情义之人,随着当年一同创业的老兄弟一个接一个的故去,加上他自己也年老多病,自然会怀念起当年人物。
听严可求提起杨渥,杨行密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在这个乱世,能有这么一个优秀的继承人,可以说是他最为自豪的事情。
“是啊,孤老了,也是该歇歇了。这次渥儿回广陵,孤准备将淮南的政务都交给他处理。”
这时,房门被打开,范遇匆匆进来道:“大王,刚刚得到的消息,朱全忠的部将杨师厚在汉水大败赵匡凝,赵匡凝放弃了襄州,带着家人和近五千部众正准备来广陵投奔大王!”
“什么?这才一个月不到的时间,赵匡凝就把襄州丢了?”杨行密皱眉不已。
这个赵匡凝也太没用了一点吧?好歹也有九州之地,竟然这么短时间就被击溃了;而且即便襄州丢了,江陵也还在他的手中,没必要这么快就放弃一切逃到广陵来吧?
“他现在到哪里了?”
“目前刚过鄂州,不过,经过鄂州时,鄂州守将刘存将赵匡凝的五千兵力给扣押了,说是要用来防备马殷和朱全忠的进攻。”范遇道。
杨行密点点头,鄂州如今守军相对不足,扣下赵匡凝的军队用于防守也无可厚非。
“那么江陵呢?如今也落入了朱全忠的手中吗?”
江陵守将乃是赵匡凝的弟弟赵匡明,去年才从雷彦恭的手中夺取过来。
“赵匡明也率领两万军队放弃了江陵,如今投奔蜀王王建去了。”范遇道。
兄弟二人一个投奔淮南,一个投奔蜀中,这也是乱世之中的一种保全家族的手段,所以杨行密对此也不感到奇怪。
只是赵匡凝太废物了,一个月之内就把整个山南东道和荆南的九州之地丢弃了,淮南连做出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换言之,将来淮南要想向荆襄扩张,所要面对的就不再是杜洪这种小藩镇了,而是直面朱全忠这个目前天下的霸主。
“朱全忠攻占了江陵后,如今在做什么?是撤军回去还是继续向我淮南或者雷彦恭进攻?”杨行密又问道。
“目前的消息是,朱全忠驻军襄州,还没有什么大动作。”范遇犹豫了一瞬后又说道:“不过,有传言说,天子在几天前被弑了,动手之人正是朱全忠的义子朱友恭和部将氏叔宗!”
杨行密脸色急变:“此言当真?朱全忠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做出弑君之事?”
作为一个在大唐威权尚未彻底丧失的年代成长起来的人,杨行密虽然也不怎么看重天子,但他对立国近三百年的大唐还是满怀感情的。如今听说朱全忠弑君,那么接下来恐怕篡位自立就不远了吧?
想到这,杨行密脸色满是悲愤,连连咳嗽不止:“朱全忠逆贼,孤要亲自去讨伐他……”
第二百七十九章
朱全忠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内就消灭了山南东道节度使赵匡凝,消息一出顿时震动天下。便是同一时间淮南消灭越王钱的消息也不能掩盖这个消息的影响。
淮南消灭钱毕竟用了近一年的时间,而赵匡凝的实力虽然算不上顶级大藩镇,但也算是中等的藩镇,竟然连一个月都不能抵挡,朱全忠的兵威也未免太强了。
不过与此同时,天子被弑的消息也在同一时间传了出来,让朱全忠顿时陷入各方指责之中。
他虽然躲在襄州军中,装作一副对弑君完全不知情的样子,不过又能瞒得过谁呢?
朱友恭,氏叔宗,这都是朱全忠的心腹将领,李振和蒋玄晖也是朱全忠的心腹爪牙,要说没有朱全忠的指使,这些人敢做出弑君之事吗?
如今朝廷虽然衰微,很多人也没怎么看重天子,不过大唐立国近三百年的深厚影响却不是那么容易就消除的。
像杨行密、李克用等藩镇,他们虽然都借着天子的名号行事,各种僭越的事情也没少做,不过对于取代天子,他们却没有那个想法。
甚至在朱全忠势力内部,对于弑君这一点也是有很多人大为不满的。
不过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居然不是别人,而是朱全忠的亲哥哥朱全昱,他公然指责朱全忠弑君篡位,乃是大逆不道的行为,还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指责他,让朱全忠又气又恨,却又不能把他怎么样。
除了朱全昱外,昭义军节度使丁会,更是对朱全忠的弑君之举大为不满,他亲自率领三军为唐昭宗发哀,后来更是带着潞州向李克用投降,而这就直接导致了后面决定朱全忠从强盛转为衰落的一系列事情的发生。
面对各方面的指责,这时的朱全忠却又出了一个昏招,他将弑君的全部责任都推脱给了朱友恭和氏叔宗两人,命二人自杀谢罪。
然而朱友恭乃是他的义子,曾经多次立下大功;而氏叔宗更是朱全忠麾下名将,两年前正是他率领的大军击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