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一段时间里,吴军与梁军之间的相持局势并没有发生改变,甚至这期间杨渥还抽时间回了一趟金陵,因为史夫人突然病了,他做儿子的自然要去探望一下,顺便处置朝中的一些大小事务。
等再次返回宿州的时候,时间就已经是三月底了。
而这个时候,这场因为争夺徐州而引发的大战也出现了重大转机。
四月初,晋王李存勖听说吴、梁双方大军在徐州相持近半年时间,正好晋国消灭燕国之后,腾出手来的李存勖有意再次南下,所以在休整了三个多月时间后,李存勖决定趁此机会出兵南下攻打梁国。
他选定的目标就是依旧被梁国控制的邢州、贝州等地,也就是紧靠赵国的那几个州。
毕竟这里地处华北,地势极为平坦,有利于骑兵的发挥,在这里交战显然对晋国有利。
一时间,晋国各地的驻军纷纷得到命令,开始向镇州集结,而赵国和北平国的军队同样开始集结,显然打算随晋军一起南下。
这么大规模的调动,很快就引起了各方的注意。
梁国一方在得到晋军即将出动的消息后,顿时就不淡定了。
开封城中,皇宫之内,朱友贞仿佛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不停的走来走去。
“从去年到现在,这都半年时间了,徐州一战迟迟没有一个结果,继续这样拖延下去有什么用?若是晋军大举来攻,难道我军真要准备两面交战不成?”朱友贞大声叱问着。
众臣心中不安,一个个额头上冒出细汗,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答话。
朱友贞接着道:“当初朕主张速战速决,早点结束徐州的战事,省的晋军趁火打劫,诸位却说吴军强势,不可轻易决战,要求先固守待变。如今两个多月时间过去,吴国那边倒是没有变出什么来,咱们梁国却相持不下去,这就是你们说的固守待变吗?”
朱友贞脸色阴郁,神色极为不满。
他虽然不懂军务,更不是什么英明神武的君王,但他也知道两面受敌的后果。
别说吴国和晋国都是单独就能与梁国比肩的大国,就算是岐国和蜀国这种相对弱小一些的国度,若是被他们联手在南北两个方向同时进攻,只怕梁国也难以抵挡。
别的不说,如今吴军与梁军对峙半年有余,战事迟迟不能取得进展,反而消耗了大量的钱粮,如今府库中的钱粮虽然尚充足,但若是再与晋军交战的话,只怕就有些难以做到供应充足了。
到时候难道指望将士们饿着肚子去打仗不成?
朱友贞再怎么傻他也不敢这么去做,唯一的办法就是迅速结束一方的战事,然后集中兵力去对付另一方,那样或许还有一丝取胜的机会。
而身处前方的魏博节度使杨师厚更是在前段时间就极为不满的发来文书,询问徐州之战什么时候能够结束。
这也不能怪杨师厚心急,毕竟杨师厚再怎么能打,他也是一个人,不可能带着一支饿着肚子的军队去击败强大的晋军。
更何况,徐州那边还有三千人的骑兵精锐,那可是当初从魏博这边调过去的,若是没有这支骑兵的参战的话,到时候杨师厚就不得不面完全临缺乏骑兵的窘境。
不管是徐州那边迟迟没有结果的事实,还是晋国那边越来越逼近的威胁,都迫使朱友贞尽早结束徐州之战,好集中兵力和资源去对付晋军的威胁。
而敬翔等人到了此时也没有立场再坚持之前的拖延战术,无奈之下也只能坐看朱友贞下令派人去徐州督促决战。
倒是张汉杰、赵岩二人这时候担忧起来,反而主张不可贸然与吴军交战,不如先与吴军议和,等击退了晋军再做打算。
若是贸然与吴军交战,最终导致大败的话,虽然说从道理上推断吴国不会在现在就出兵北伐,免得让李存勖坐收渔利。
但若真有机会的话,谁知道杨渥能不能忍住机会不动手。
到时候万一吴军长驱直入,北方晋国又大举进攻,梁国就真的要面临亡国之威了。
经过张汉杰二人的劝阻,最终朱友贞决定,以全军为首要任务,若是没有破敌之机的话,就先设法将大军撤回来,等日后再做计较。
“中庸之策。”听了朱友贞的决定,敬翔在心中评价道。
可惜他虽然觉得朱友贞最后的决定只是治标不治本的中庸之策,即便能解除这一次的危难,也难以解下一次的危难,但就目前来说,还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毕竟目前与吴军要么是战,要么是退,没有第三种选择。
若是战的话,一旦兵败,后果不堪设想;若是继续相持的话,等到晋军南下之后,就有可能引发全军崩盘,尤其是北方战事有可能兵败,到时候梁国就真的完了。
吴军或许没有立即北伐的打算,但晋军若是有机会南下,李存勖是绝不会放过机会的;到时候吴军见梁国已经顶不住,只怕也会立即北伐,以争夺地盘。
如此一来,就有可能出现墙倒众人推的局面,看似强大的梁国有可能在短短时间内就彻底灭亡。
相比之下,全军战事撤退,虽然有可能被敌军趁机追击,但这却是目前最为适合的一个选择。
“或许应该设法与吴国请和?”敬翔心中想着:“如今燕国已经亡国,晋国在北方已经没了敌手,只怕年年都要南下入侵,总不能每次都南北两面受敌吧?嗯,或许可以劝说一下陛下了。”
第五百八十六章商议军务
不提开封城中朱友贞等人的担忧,宿州这边,杨渥在得到李存勖即将出兵南下的消息后,顿时大笑起来。
“哈哈哈,孤就知道晋王李存勖不可能放过这个趁火打劫的机会的。不过李存勖这样一动,也正好给孤提供了击败梁军的机会。”杨渥大笑着对麾下众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