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你来说是你举手之劳,对我家来说,可是帮了大忙了!”说到这里,老人的神色就有些黯然。
见此,楚琛心神一动,正准备问问老人是怎么回事时,就听老人轻咦了一声:
“刚才那位先生呢,怎么不见了。”
“他在警察走之前,就已经走了。”吴可在一旁说道。
老人遗憾的说道:“怎么这么急着就走了,我都没来得及跟他说声谢谢!”
话音刚落,旁边的小男孩就拉着老人的手道:“爷爷,咱们快去看爸爸吧!有了钱,爸爸的病应该就能治好了吧!”
“嗯,是的!咱们现在就到医院去。”老人微笑着说道,不过那笑容之中却带着一丝忧愁。
见此,楚琛就开口问道:“大爷,不知道您家里还有刚才那样的碗吗?”
“怎么,你想买?”老人愣了愣,随后急忙问了一句。
“是啊,只要像刚才那样的,我肯定会买的。”楚琛点头道。
“刚才那样的碗没了,不过我这还有一块玉佩,你要不要?”老人从衣服里面的口袋里掏出一个用红布包起来的东西,把红面打开,一块做工繁复的玉佩就出现在大家的眼前。
楚琛一眼看到那块玉佩,就知道是一件好东西,不过他并没有接手。而是提议道:“大爷,您看这里也不方便,要不咱们找个地方再详谈吧!”
老人对此也没什么意见,同意道:“行!……”
接下来,大家在附近找了一家茶馆,在此期间,楚琛他们也简单了解了一下老人的情况。
老人姓邱。老伴没了之后,就跟着独子一家生活,不过前几年儿媳妇意外出车祸,花了一大笔钱抢救却没救过来,而且肇事车辆逃逸,到现在都没有找到。最后也只能自认倒霉了,不过因为花了一大笔钱,家里的经济就有些拮据。
于是邱大爷的儿子就开始拼命赚钱,好不容易生活好了点,没想到前一阵子,儿子却查出来得了肝癌,这对邱大爷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好在肝癌只是早期,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这种病花钱非常的厉害,而且搞不好还得换肝,邱大爷家那点积蓄根本就不够,他一个老人也不知道哪里去弄那么一笔钱,正当他一筹莫展的时候,偶然的机会听到邻居在门口讨论古董非常值钱,而他家恰恰就还有几件祖上传下来的东西。
楚琛请邱大爷坐下。就有些奇怪的问道:“那您应该去潘家园那边去卖啊,怎么到这里来了?”
“嗨!”邱大爷一拍大腿道:“我之前又不知道到哪卖好,于是就问我那邻居,我邻居说他认识一个人,在这边开工艺品店,应该会收这些东西,于是我就带着东西过来了。没想到对方看到这只碗开价才两百块。”
“我一听就觉得不对,我这只碗据算起来都已经有两百多年了,怎么到他嘴里就值个两百块钱,当时我就觉得这人不实诚。也没还价就走了,没想到居然会遇上这事!”
听了邱大爷的述说,楚琛和吴叔全都摇了摇头,那样一只大开门的东西,居然开得出两百块的价钱,就算想要压价,也不能这么离谱吧!
不过古玩这行良莠不齐,这种人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于是楚琛也不管他,拿起邱大爷放在桌子上的那块玉佩就打量了起来。
这块玉佩的材质使用的是上等羊脂白玉,表面看起来油润而含光泽,温雅纯净,基本没有什么瑕疵。
玉佩为片状,呈圆形出廓,以汉代长宜子孙佩为蓝本,上部镂雕双夔龙,面面相对,头顶云纹。下部圆形镂雕双夔凤纹及篆书“长宜子孙”四字。制作工艺精致,砌磨平整,雕刻运用圆雕、镂雕、透雕、线刻等技法雕制而成。
此块玉佩的做工精致,细腻润泽,雕刻精美,具有典型宫廷造办处风格,且有清代宫廷仿古繁缛奢华之风格,是工料完美的典范之作。另外,此佩边缘两侧刻有“乾隆年制”和“必字”字文序号款。
当时乾隆帝非常喜欢古风,因此内廷各处都注重仿古,此件玉佩为刻有千字文序号的乾隆款玉器,正是乾隆朝宫廷制造的仿古玉器之一。
据资料记载,乾隆年间在不同时期都传旨令造办处制作过此类玉佩。此类编号玉器应有一百余件,京城故宫博物馆现存几十件,而且现在博物馆就有此类玉器展出,编款为一百八十一号。
因此,楚琛猜测这块玉佩应该是清末年间流出宫外的,实在是颇为难得。
楚琛把玉佩放到身旁的吴叔面前,随后对对面的邱大爷说道:“大爷,这块玉佩我很喜欢,不知道您想卖多少钱?”
邱大爷摇了摇头道:“我对这方面也不懂,小哥还是你开价吧,我相信你!”
虽然只是短暂的接触,不过楚琛也知道他应该是个老实人,所以直接就说道:
“既然您这么说,那我觉得应该六十万比较合适。”
“多少?”邱大爷目瞪口呆的说道:“六十万?我没听错?”
楚琛微微一笑道:“您老没听错,确实是六十万!”
“这不行!”邱大爷连连摆手道:“我知道你是可怜我这老头子,不过你开的价格实在太高了,我可接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