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西湖十景柳浪闻莺 > 第18部分(第3页)

第18部分(第3页)

“怎么补?”

“还是按照农村的习俗,找两个媒人,买点好东西去荷瑛家去说媒。”

“媒人?哎,你做媒人,好事做到底吧!还有一个呢?”

“你去问问小瑛,要找能为你说话的,懂吗?”

“知道了,谢谢老同学!”

没过几天,另一个媒人也请好了,他名叫根成,封柏卿认识他,跟荷瑛家还是亲戚呢。这天柳浪和根成手拎封柏卿买来的大包小包,到荷瑛家去说媒。荷瑛娘见来了客人,忙这忙那,又泡茶,又递烟。

荷瑛娘是个爽快人,见客人一落座,就跟他们聊上了,她说:“我是为他们着想啊,结了婚,柴米油盐一样也不能缺呀,生了孩子,这也要买,那也要买,过生活可不是游戏啷当啊。”

“荷瑛妈说得对,哪个做娘的不为自己儿女着想啊!”根成的口才也不错。

“我不是不肯将女儿给他,但两人睡在一起就可以一毛不拔了?”荷瑛娘点出了主题。

“对,对,应该按规矩办事,他年轻不懂事,荷瑛妈不要生气。”柳浪接过话题说。

“还有,就是封柏卿没爹没娘,没零没落,我有些不放心。”

“噢,原来是这样,这个你别操心,俗话说,‘夫妻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小封和荷瑛都有一双手,会慢慢好起来的。再说,没有爹妈,荷瑛过去还自由些。现在他承包了小店,积累了经验,将来有了资金,就可自己去开店做生意。”

“你说得真好,托你的口福。”

“我看是肯定的,小封脑子灵,点子多,我看他是块做生意的料。”根成补充说。

这样说着,谈着,这时,荷瑛嫂子中饭已做好了,柳浪和根成吃了中饭就告辞了。封柏卿一看,送去的礼荷瑛她妈收下了,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到了晚上,封柏卿买了很多东西外加一箱啤酒来到老同学柳浪家,柳浪见了,说:“封柏卿,拿这么多东西过来,你要干嘛。”

“谢谢老同学帮了我的大忙。”

“还没有完全成功呢!”

“只要老同学肯帮忙,我看没有问题的。”

“你这么有把握?”

“荷瑛本人不要说了吧,她腹中已有了我的骨肉。”

“你这家伙真有本事,真的,你去进60箱啤酒来,学校准备每个老师发一箱啤酒。”灵活人总是有便宜到家,不用开口,60箱啤酒的生意做成了。

学校小商店自从来了荷瑛之后,多了一个帮手,生意越做越红火。到了这年的下半年,按照农村的习俗吹吹打打把新娘子娶过来了。新年一过,荷瑛就为小封生了个白胖小子,一家三口和和美美,非常幸福。这时,荷瑛娘也十分高兴,连忙过来帮助带小外孙了。

学校小商店三年承包期到了,封柏卿到古镇新街租来了两间营业房,并进行了简单的装潢;在另外的地方又租来一大间民房作为仓库,同时进来了大批的货。

通过学校小商店三年经营,封柏卿学到了生意场上很多知识,积累了不少经验,比起刚承包学校小商店时不知老练了多少,比如,哪些货畅销,哪些货既畅销且利润又高,他都掌握得十分清楚。

一切准备工作停当,封柏卿为自己的商店起名为“老封批零商店”,并选了个好日子开张营业,许多朋友送来了花篮,以示祝贺。他专门在阜城古镇最好的饭店摆了酒宴,答谢前来恭贺的朋友。当然,他绝不会忘记老同学柳浪。

现在经营的场地比学校小商店大多了,经营的范围扩大了,品种也比原先的多得多。随着生意的兴旺,封柏卿的生意由零售向以批发为主和批零兼营转型。封柏卿朋友多,人头熟,阜城古镇周围十里范围的代销店、下伸店绝大部分都到他商店进货,他自己家乡的十几个代销店,更不用说了,没有一个不到他的商店进货的。每天早上,顾客盈门,夫妻俩一个开票,一个发货,忙得不亦乐乎。虽然生意忙,但封柏卿心里永远记着他的老同学柳浪,每逢过年过节,他都不忘往他家中送去酒呀烟呀什么的,以示感谢。当然,柳浪不会白拿,学校里每年发给老师的啤酒、黄酒等肯定要到他的商店进货。荷瑛娘见商店生意这样红火,笑得连嘴巴都合不拢了。家中反正有儿媳支撑着,她索性不回去了,女婿家的买菜、做饭等家务活由她包了。

到了这年的下半年,老封听说烟花爆竹利润十分看好,他很快就去办好了手续,兼营起烟花爆竹来。

人们都说天上不会掉下馅饼,可是封柏卿睡在床上,足未出户,人未出门,一个晚上就捡到好几千元钱。事情是这样的,他租来的仓库大,就进来很多很多货,而好多货的价格是由政府调控的,一天,黄酒、白糖等的价格向上调了不少,尤其是黄酒每坛上调十多元。

经过几年经营,封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