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赵匡胤呢,自己压根没出面,白天安排俩相声演员来一个封建迷信铺垫,晚上民意代表跟赵普不过交锋了几个回合,就被绑定拿捏的死死的,轻易地实现了部队既坚定又听话的良好局面。
如此一来他就不用像郭威一样在之后的环节上脱裤子放屁了。我们且继续看:
第二天一早,经过了各级骨干一晚上教育洗礼的基层士卒,万众一心、情绪高昂,整个军营声势滔天,到处高喊着拥立赵匡胤为帝的诉求。
时机已到,赵普、赵匡义带着一众全副武装的将领推门进入了赵匡胤房间,一把架起假装刚刚惊醒的赵匡胤就来到了大帐前面。
紧接着,他们当着全军的面,直接把一身做工精细的黄袍套在了赵匡胤身上。
见此一幕,全军沸腾,高呼万岁。
这个时候别再管赵匡胤当时具体说了啥做了啥了,事情都给你办到这一步了,还能由得你如何?
再演就真的过了…
想当年人家郭威为了追求逼真效果,怎么着也是军士们扯了一面黄旗给他披上了,这起码口头上还能圆一下这件事不是蓄谋已久的。
可到了你赵匡胤这里,要再说自己啥都不知道、完全是被军队裹挟的,那这黄袍难不成是一晚上临时做出来的?
你军中那一帮子大老粗顶多就是缝补个衣服,打死都不信还有会织黄袍的?
不管细节如何,反正不影响大局,接下来就是大军回城了。
此时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入城?
此时京城还有相当的防守力量,赵匡胤现在这是明火执仗的兵变造反。只要皇帝一声令下,京城守军据城坚守,大军一时不得入,就会有很大的可能产生变数。
但老道的赵匡胤又焉能不做安排呢?
离京之前,他就把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应任务交给了自己最信任的人—石守信、王审琦。
这俩哥们当时分别担任殿前司的3号长官都指挥使和4号长官都虞侯,他俩这次没跟着出征就是要留在家里干内应这件事的。
看到赵匡胤的谨慎了吧,内应这个重要环节,完全参照中国跳水队出征奥运会,直接一个最高级别的双保险兜底。
大军就此顺利地进了开封城。
而此时后周当天的例行朝会还没有结束,范质一众人是在朝堂上见到赵匡胤派来的使者后才知道消息的。
面对这一晴天霹雳,范质是如何反应的呢?
他大喊道:“仓促之间派了赵匡胤出征,这是我辈的罪责啊!”同时紧紧抓着王溥的手,随着感情的深入,他的指甲把王溥的手都抓出了血。
王溥则是在一边强忍着,同时一言不发。
看到了吧,范质的表现就是震惊,因为他根本就没想到能发生这种事。
在这半年里前前后后得到了那么多预警的情况下,尤其是大军出征之前京城已经沸沸扬扬的传开“点检做天子”流言之后,以他为首的当权者却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根本原因就是他始终自信的认为自己能拿捏住赵匡胤,赵匡胤这个毛小子掀不起来大浪。
通过这件事我们也能进一步看出范质的本质,丫就是一个典型的眼高手低、自以为是的货。
这种人在太平时期勉强能算个干吏,但危机关头他是屁用都不顶,活该别人瞧不起他。
要不后来赵光义在评价范质时,前面说了一通诸如“循规蹈矩、廉洁”等所谓的优点之后,最后一句来了个虾仁猪心的反转:“欠世宗(柴荣)一死”。
柴荣作为英主,临终选了范质做第一辅政大臣确实是个败笔。
范质等人已经不顶用了,那么韩通做为柴荣安排的最后一道保险,他能否起到作用呢?
本站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