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久之后,有商人开口竞买。
“70两。”
“80两。”
“110两。”
众人出价你追我赶,很快就把第一套残破兵甲的价格抬到了100两以上。
“什么?陈家把倭寇的小物件都卖出了3000多两银子?第一套残破兵甲也卖出了140两高价?这才是见鬼了!除了倭刀,倭寇其它东西尽皆不名一文。那些吝啬商人为何如此不智?”
安东卫衙议事大厅里,指挥同知龚建章难以置信地大声喊道。
其他官员也是张口结舌惊讶莫名。
卫城制度松懈,官员们原本不必每日坐班,如胡延庆大人今日就没有前来卫城。只不过陈家商行一大早玩出了新花样,众官员才聚在一起等着看戏。
当陈家商行把第一件倭寇兵甲竞卖出去之后,详细消息就及时报到了卫衙议事大厅。
“本同知可能是明白了。陈建此战,全歼的是大明国民切齿痛恨的国仇倭寇,加之又是史无前例的大胜全胜,故此我大明国民皆愿深深铭记这场大振我大明国威的一战。这场战争中缴获的任何倭寇器物,对他等而言皆有重大的纪念意义及收藏意义。其实就算是对于我等官员而言,这些器物也大可好生珍藏,以流传子孙。”
另一指挥同知唐济西想了一想,叹息着说道。
“唐大人所言不差。陈建此次胜战中所获倭寇器物确实价值巨大。想不到我等食国家俸禄之官员,竟不如商贾之流有觉悟。”镇抚李昌也叹息说道。
“觉悟不觉悟且容后再说。关键是陈建又将收获如此巨利。他杀死倭寇近600名,却未给卫城上缴任何倭寇兵甲及随身器物。甚至就连他移交给卫城的近百名俘虏,也只以一块破布勉强遮住羞处。他手里如许多的倭寇兵甲及器物”指挥佥事罗芳远眼光一闪,若有所指地说道。
众官员微微一愕,眼神不停闪动。
陈建向卫城移交倭寇俘虏之时,那些俘虏确实只以一块破布遮羞。当时众官员还在心里嘲笑陈建眼界太小。
然而他们现在才明白,眼界小的并不是陈建,而是他们这群上官。
陈家商行拿出去竞卖的倭寇小物件先且不说,单是第一套残破兵甲就卖出了140两。那要是600多套全部卖完,岂不是轻松超过10万两?
“陈建所缴获之倭寇兵甲理应属于卫城共有,他却并未上缴。本官建议,立即勒令陈建将其如数上缴。”左所千户梁永站起来,言辞激烈地说道。
大多数官员立即露出意动之色。
他们都被陈建以前对他们的恭顺所惑,以为这次还能顺理成章地收缴陈建的利益。
少部分官员却皱起了眉头。这部分官员虽然也想获得这批倭寇兵甲的大利,却隐隐觉得这次的事情可能不会那么顺利。
“梁千户,本官不是故意泼你冷水。你说陈建所缴获的兵甲理应属于卫城共有,-这话其实不然。如他所领出战之军为国家或卫城所供养之军,你的话或许没错。但是”唐济西沉吟了一下说道。
“他缴获的倭寇财货不是他的官职”
梁永稍稍一愣,强言说道。
“其实我等皆心知肚明,你说的两项都是摆不上台面的理由。梁千户,须知今时不同往日,如今陈建建立逆天功勋,且功勋已如实上报,他不日就将受赏晋升。最为主要的是,他全歼倭寇,军势已成,今后或不再受委屈。”唐济西更加意味深长地说道。
众官员神色顿时晦暗莫名。
唐济西话语里想要表达的深层意思大家都能听得出来。说穿了就是‘陈建的翅膀已经硬了,再不可能被卫城予取予求’。
“早知如此,就不该给他报功。”梁永很是气恨地说道。
众官员尽皆侧目。
不给陈建报功,众官员倒也是这样想呢。可是陈建与赣榆县联通一气,第一时间如实报捷到南京。而且众官员还隐约听说这场战争似乎牵涉到了南京城里某个公侯世家的私事。
卫城这里如果敢瞒功冒功,那岂不是生生把一桩好事变成了坏事?
众官员这时候就隐隐产生了一个感觉,似乎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在他们被对方输出的重大利益所迷的情况下,已经无可阻挡,快速而又茁壮地成长了起来。
他们想要后悔都已经来不及。
ps:陈百户在安东卫无可阻挡地崛起了。求看官们投票以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