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能,我参加《时代周刊》的文化沙龙已经五年了,在这五年里,我从来没有见过你,而且也没有听沃尔他们说过。”男子说到。
这个男子为博古特,是《时代周刊》的专栏作者之一,《时代周刊》在没有签约凯文写专栏之前,只有一个专栏,叫做“细谈人生”,这个栏目的所有文章就是由博古特写的。
博古特在《时代周刊》也积累了不少粉丝,所以许多人买《时代周刊》也都是为了看一下他所写的文章。也正因为如此,博古特成为了《时代周刊》文化沙龙的常客。
事实也如博古特所说,他和《时代周刊》的许多编辑和主编都很熟。这么多年来,每次参加这个文化沙龙,都是提前订好名单,相互公布的。博古特在出发之前也看过今天参加的人名,虽然不是全部都熟悉,但是大体还是知道的。
可眼前这个长相年少的家伙怎么就会出现在这里了呢?他是作家?可是这么年轻能写的出什么优秀的作品呢?能对《时代周刊》起到什么作用呢?
沃尔刚刚忙着和一个作家说话,没有注意到凯文在和博古特搭讪。现在回过神来后,也是很惊讶。
“凯文,你和博古特认识?那真是太好了,你们两个刚好是《时代周刊》两个专栏的供稿人,而现在你们也认识了。那就少了我介绍的功夫了。”沃尔说道。
“不,沃尔先生,我和博古特先生只是在出发之前同坐一辆计程车罢了,算不上认识。”凯文解释到。
“什么,尊敬的沃尔先生,你刚刚说对方是《时代周刊》的专栏供稿人?《时代周刊》不是一直都只有一个专栏吗?这个专栏不是一直由我写稿吗?什么时候变成两个专栏了?”博古特疑惑道。
“噢,这是公司今天决定的。现在《时代周刊》的销量不错,所以我们就决定多增加一个专栏,也是为了满足各大读者的需求。而这个专栏就是由凯文来写。”沃尔解释道。
“什么?由他来写?沃尔先生,你确定你和你的公司都没有糊涂?给这个年轻的少年开设一个专栏?”博古特简直感到不可理解。
自己怎么说也是在小有名气的作家,而且当初也是靠着给《时代周刊》写了不少文章才混得一个专栏作家的位置的。现在凯文年纪轻轻就直接给他开设了专栏写稿,这自然让博古特心里想不通。
“是的,博古特,我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凯文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作家,而且他写的《简。爱》在市场上也卖的非常的不错,算起来也有一批忠实的读者。”沃尔肯定的说到。
“可是这么一个年轻的作家,给他开设一个专栏写稿子,这未免有点草率吧。要知道年轻的作家有许多不稳定性。”博古特说到。
“不,尊重的博古特先生,凯文的才华非常的稳定。到时候你就会发现了,他的脑子好像充满了灵感一般,从不枯竭。”
“好吧,但愿《时代周刊》不会因此而销量大减。”
竟然沃尔已经这样表态了,博古特也不能说什么。最多他只是心里不爽罢了。但是他又有理由相信,《时代周刊》的读者始终是为自己的文章而来的,他没有必要为一个新人而吃醋。再说了,到时候为凯文开设的专栏没有吸引到读者,《时代周刊》一定会后悔的。他们也会除掉这个专栏。
“好了,我还要去和几个朋友聊一下事情,你们先相互认识一下。或许,以后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
沃尔说完。便朝着另一边走去。
等沃尔走远后,博古特才开口道:“家伙,事实会证明我才是《时代周刊》的金牌作家。”
“抱歉,博古特先生,我无心和你争取这些或者那些东西。我之所以答应给《时代周刊》写稿子,完全是看在沃尔的面子上罢了。毕竟在别人怀疑我的时刻,他曾经打电话鼓励过我。”凯文解释道。
“无所谓,到时候你会知道没有读者给你写信的苦恼的。”
博古特所说的读者来信是指读者在购买了《时代周刊》后,觉得某个作家的文学触动了他,或者是写的比较精彩,然后这些读者就会给《时代周刊》写信,并且在信中赞扬这个作家的文笔和才华。
博古特在《时代周刊》写了那么多年的稿子,这么多年来也收到不少这样的读者来信。这也是他一直引以为豪的一部分。
所以,他有理由相信,哪怕《时代周刊》为凯文开设了一个专栏,但是读者来信永远也都会是他最多。
第四十九章 什么是好的作品
《时代周刊》的这个文化沙龙和一般的文化沙龙基本差不多,都是一些文化人士在相互交流写作的经验和所看的书的感受。这过程中也有一部分人拿出自己认为得意的作品,然后请其他人指正。
说是指正,其实也有炫耀的意思。老子就是让你看看我写的多好,写的多流畅。
博古特作为《时代周刊》的专栏作家,这个时候也被许多作家称赞不已,甚至有的作家还尊称他为“老师”。这让他瞬间有一种轻飘飘飘的感觉。
由于凯文长的比较年轻,许多作家并没有和他过多的交流,只是出于礼貌相互问候了一下罢了。就在凯文以为这次文化沙龙自己会沉默的度过的时候,博古特却突然向凯文问道:“凯文,请问你看过詹姆斯的《叶子的对话》吗?能给我们分享一下看这本书的感受吗?我想你能成为《时代周刊》的专栏作家,一定会看过詹姆斯的作品吧。”
博古特这话是故意试探凯文的,他心里想着:哼!你不很牛逼吗?我倒要看看你的见解和一般人的到底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