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神君南去衡阳,他要按端木翔龙所讲的,前去捣毁南岳大庙的贼巢。
梁秋实往西南,赴日月教主三月后的巫山神女峰之约。
瑞木翔龙径直往西,先去武当山,看看武当派对贼人的打击如何,然后再回神农架见过南官平,再定行止。反正不离湘鄂川,他已认定日月教总坛必定就在这三省的某一隐秘之地,决心将它找到,闹它个天翻地覆,人仰马翻。
第十章 弭祸灵岩
第十章 弭祸灵岩
救人如救火,离开凤穴寺第三天晌午,宫晓飞一行三人已到了襄阳城西的隆中山。
三人紧走快赶,一路上健步加飞,时不时还施展轻功提纵术,见沟跨沟,见涧跳涧,也不顾会引起行人的注意。这两个半晌加一夜奔波下来,三人已是精疲力尽,口干舌燥,腹中饥饿。也不知是赶在贼人前,还是落在贼人后,这条道上也无什么成名的江湖人物,故而三人一路未曾停留。
三人正往前赶,猛见前边有一座石牌坊,横额上三个大字“古隆中’,两边石柱上刻有一副对联:“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牌坊后面是一大片绿绿葱葱的遮天大树。树荫下有三间茅庐,店旁有一间草亭,亭下立有一巨大石碑,碑身大书“草庐”二字。
柳海儿抬玉腕一指茅庐道:“宫爷爷,这里莫非就是刘皇叔三请诸葛亮的地方?”
宫晓飞点点头道:“正是,咱们到那草堂中歇息一会,让诸葛英给咱弄点吃的。”
霜雪寒道:“宫爷爷,您认识这里的主人?”
宫晓飞笑道:“那是当然,清风居士诸葛英,是爷爷几十年的过命之交。”
正说着,茅庐中传出一阵爽朗的笑声:“老偷儿,这几年你到哪儿去了,我还当你已寿终正寝了呢。”
接着从茅庐中踱出一位年逾古稀,须眉半白,面色红拥,虎目炯炯,身材魁梧,手握拐杖的老人。
宫晓飞紧走几步,一把抓住老人的平摇晃着道:“你这老家伙,几年不见,你益发活转去了,人话也不会说一句。”
老人笑笑,道:“说是真的,我以为你让官府抓去下了大牢或砍掉脑袋,要不然便是遇上扎手的苦主,将你给摆平扔到山涧喂了野狗。这么长时间,音讯全无,怎不令人牵挂。昨天我刚打发瑜儿、璇儿去打探你的消息,想不到你今天赋兮兮的在此探头探脑。”老人又冲屋里喊道:“琳儿、巩儿,来客了,快叫你娘烧火做饭。”
屋内有人答应,是个妇人的声音:“知道了,爹,请客人底里坐吧。”
老人慈样地对着二小笑笑道:“老朽诸葛英,不知二位小友尊姓大名?”
柳海儿忙敛身行礼道:“不敢当,晚辈柳海儿,家住鄱阳湖。这是晚辈师弟霜雪寒,师从落泊书生梁伯父。
诸葛英笑道:“原来是梁春华的弟子,难怪如此英俊不凡。不知鄱阳钓叟柳梦阳是姑娘什么人?”
柳海儿道:“那是家祖。”
诸葛英点点头道:“姑娘英姿飒爽,举止文静,不愧是一代大侠之后。说来都不是外人,你父曾在年轻时跟老朽学过阴阳五行,八卦四象之学,他也教过瑜儿、璇儿一些功夫,算来咱们还有师生之谊。梁大侠也曾在老朽蜗居住过三月之久,授过琳儿、玑儿内功吐纳之法。所以咱们用不着客气,请到屋里坐吧。”
他讲的瑜儿、璇地、琳儿、玑儿,是他的四个孙子,依次为诸葛瑜、诸葛璇、诸葛琳、诸葛玑。
三人随诸葛英进了茅屋,分宾主坐下,一名十三四岁的小童送上茶来。
诸葛英对小童道:“晖儿,去唤两个哥哥出来见过客人。”小童应一声,转入后堂去了。
宫晓飞道:“你从何处弄来这样一个小家伙来,模样机灵乖巧?”
诸葛英道:“那是去年璇儿出外游玩,半日上遇见一伙贼人拦路打劫一名被贬的官员。他全家尽遭杀害。璇儿从贼人刀下救出这孩子,将他带回家中,一家人象得了个宝贝,十分疼爱。”
宫晓飞笑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难怪我看你越活越年轻。赶明儿因是你叫我大哥了。”
诸葛英笑道:“老不正轻的,脸皮越发厚了,也不怕小辈们笑你。”
柳海儿、霜雪寒见两老互相逗乐,亲热得不得了,便在一旁抿嘴偷笑。
这时从后堂转出两名年轻人,年纪都在二十五岁以上,眉目清秀,玉面未唇,身材魁梧,一身湖蓝色的春衫,腰系一条金黄色的丝带,更显得矫健雄伟。
二人来到堂屋,一见宫晓飞,急忙屈膝下拜,礼毕,年轻一点的道:“宫爷爷。爷爷这几日老念叨您老,昨天刚叫大哥、二哥出去寻您,想不到您老今日便来了。”
宫晓飞笑道:“这不,知道你们想宫爷爷,我便来了。
来,给你们介绍两位小友。”说着将柳海儿与霜雪寒二人作了介绍,双方互相见礼落坐。
不久,两名丫头摆上酒菜,诸葛英招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