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地尸体,血腥味开始蔓延,景华慢慢走过去,对被追杀者伸出手,表示自己无害。
那人也会意,抱拳低呼:“救命之恩,没齿难忘。”
景华一把搀起那人,先给他简单止血,保证不会一路滴落血迹成为指路线索,才扶着他离开。
其他地方都不安全,只能扶去书坊。
景华封了门窗,点起油灯,被救那人瞟到桌上散落的文字,“恩公?”
“什么?”景华回头,那人低低笑了起来,“恩公救我们兄弟两次了。”
“王象?”
“是,恩公好记性,正是王象。”
哦,哦,王家猛兽兄弟中的小四象。
事出突然,景华没有面罩、面纱,容貌已经暴露在小四象面前,也不再扭捏,问道:“怎么回事儿?你兄长们呢?”
“几位哥哥护着族人,我引开追兵,不想高估了自己。”小四象苦笑一声,“多亏恩公援手,不然我就要和弟妹们团聚了。”
原来你们还有族人啊!上次可没透露这些消息。
景华颔首,重复那天在王家的程序,烧热水、找上药、包扎,然后平铺直叙:“一路我注意清扫痕迹,天亮之前不会有人找到这里。你休息一晚,明早离开吧。”
小四象轻笑,还是这种冷漠风格,一点儿都没掩饰不想掺和的决心。可是,已经搅进来了啊!
小四象指了指桌上的东西,“恩公高义,这些是从县衙盗出的证据吧。恩公可是想飞单传信,让本地百姓都知道这事?”
“是又如何?”景华挑眉。
“王某不才,向恩公请命,不如由我来投书。我知道镇上哪些人识字,哪些人能把消息传出去。本府之类其他县的情况,我也清楚,我王家世世代代居住于此,总比恩公便宜行事。”
“为何帮我?”
“我在帮自己。”
第223章宠妾的出路11
“可以。”景华思考片刻就同意了。“我已印制出足够铺满全府的量,你休息两天,就可以行动了。若是能在五天之内把消息传出去,尽早形成舆论压力,也能逼迫朝廷早日做出处置。”
小四象都有些怔愣,笑道:“王某必不负所托!”
“那你在这里养伤,不必外出,每天我会来送饭的。”景华简单交代两句就要走,小四象连忙唤住她,问道:“恩公就如此相信我?”
当然不是!虽然景华对自己看人的眼光有自信,判断出小四象被追杀不是演戏,可她向来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别人。
“古人有云,白首如新,倾盖如故。我与你们兄弟,便是那倾盖如故。”景华轻笑,我是自信自己的实力,无论在什地方,什么处境都能如鱼得水。
小四象郑重抱拳,承诺:“必不负所托。”
这句话他之前说过,如今再说,更显真诚。
景华把遇小四象的事情告诉了兰三、老蒋、老冯和两个差役,叮嘱他们更加注意安全。若小四象真如他所说那么了解本地,那他们的存在不是秘密,搬到哪里都无法真正隐藏行踪,还不如就原地住着。民宅已经被租下来改造过了,真有什么问题,也能据势守一会儿。
小四象说到做到,不过五天,真的让流域沿河府州县沆瀣一气,泄洪到民居、民田,淹死大量百姓的消息传扬开来。加上陆续、零丁有人逃出,相互印证,窗户纸一朝捅破,这个消息终于不再是秘密。
有这功劳做投名状,小四象被景华引入镖队,作为合作伙伴介绍。
与众人相互见礼过后,小四象问起景华的打算:“若只在本地流传,民意传不到圣天子耳中,恐还要另外想个办法。”
兰三看了眼景华,答道:“之前我哥想进京。”把景华那套说来朴素,实际炫目无比,无人能够作的主意说来出来。
小四象摸着还没长出胡须的下巴沉吟,道:“若恩公不弃,王某可助一臂之力。我家世代吏胥,小时候曾跟着父亲一同押送赋税秋粮入京,线路都还记得,大哥年纪最长,记得最清楚。只是若要利用京中官员争斗为乡亲们报仇,我就没主意了。”
“这我能办。”景华轻描淡写带过,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只是我们只带账本、书信做证据,不够震撼。”
“震撼?”镖队习惯性面面相觑又出现了,兰三腹诽,她变化可真大,不仅从姐变成了哥,还开始不说人话了吗?
景华解释道:“咱们就这样拿着证据上告,显得平平无奇,无法吸引人的目光。你们瞧死刑犯游街的时候,他若是不唱一段慷慨戏词,不说几句狗屁不通的悔悟,看热闹的人都要嫌无趣,多扔几块石头。人啊,就这样可悲,把旁人的悲欢当成热闹来瞧。咱们可以讽刺这些人的丑态,但不能否认这样的事情确实存在。”
“恩公有何高见?”
“编一段顺口溜,把这件事广泛流传出去。‘一万八千户,良民变水鬼。朱门膏腴肥,茅屋浮于水’之类的顺口溜,让说话艺人和戏班子全大晋搬演去,务必人人都能骂几句。再有,上告的状词诉书都要事先写好,写给朝廷官员看的要文雅、要引经据典,写给百信看的务必要大白话,利于传播。我们的目的,是把全天下的目光都吸引过来,我等都是小民,没有千万同类小民做支持,就没有与富户豪族、高官巨贾争斗的资本。”景华客气得把手交握放在桌面上,说着非常不客气的话:“这些我能做。但我这里还有一件非王兄弟不可的大事。”
“恩公只管吩咐。”小四象立刻抱拳,虽然心里打鼓,面上却非常镇定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