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贞观大闲人有声免费 > 第485部分(第3页)

第485部分(第3页)

李恪颓然道:“既然无法纵情声色,只好寄情于山水,于是我在安州终日进山打猎,偶尔策马狂奔,不小心那啥……踩坏了百姓的一些庄稼农田,被城中御史参劾,父皇一怒之下,便将我召回长安城眼里训斥。”

李素再次恍然,简单的说,眼前这家伙简直是个祸害,祸害完长安又祸害地方,长安容不了他,地方也容不了他,李世民很有可能考虑过要不要把这个皇子扔井里以谢天下……

略过这个不愉快的话题,李素问道:“看来殿下要在长安城久居了?”

李恪神色颓然,眼中却闪过一丝喜意,一脸矫情地点点头:“不错,这次在长安少说要待一年半载吧。”

李素目光闪烁。

如今东宫储君之位空悬,眼看储君之争即将要明面化,魏王晋王等诸皇子对东宫之位虎视眈眈,李恪在这个时候被召回长安城,不由得李素不怀疑。

是李世民想把长安城这滩水越搅越浑,还是李恪对东宫之位也有想法?当初火器局被窥探一案至今可还是一桩悬案,很难说跟李恪有没有干系,李世民也曾在公开的场合说过“吴王类己”这样的话,李世民说这话究竟真心还是随口一说,谁都不知道,但很显然给了李恪无尽的希望,这个时候回到长安,怕也是不甘东宫之位落于旁人,封地里踩坏农户庄稼,也很难说是不是李恪故意为之。

想清楚了这些,李素心头愈发沉重。

水越来越浑,李治争位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而有些人,注定竹篮打水一场空,这场争储之乱,皇子们究竟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李世民生的皇子不少,而且几乎没几个好东西,包括眼前的李恪,然而,李恪终究与李素相识一场,李素实在不忍心见他被牵扯进如此危险的乱局中。

可是,如何劝服一个有野心的人放弃他的野心?大家很熟吗?

拍了拍李恪的肩,李素笑道:“殿下回到长安,你我可常相聚,善哉……不知殿下这一年半载打算如何消遣?”

这个话题显然比较合李恪的胃口,李恪眉开眼笑道:“长安有美色,有美酒,有诗,有画,有知己,日子如此丰富,何愁不能打发消遣?”

李恪哈哈一笑,挺起胸大声道:“所以,我决定每日出城游猎!”

李素一呆,铺垫了那么多,又是美色又是美酒,说好的有诗有画有知己呢?跟你打猎有毛关系?两者的逻辑在哪里?(未完待续。。)

第八百零一章 捅破窗纸

局外人看得纤毫毕现的事情,局内人却看不穿看不透。

外人都知道东宫储君的位置无论怎么争,也不可能轮到李恪,首先李恪并非嫡出,其次,李恪身上有隋杨的血脉,仅凭这两点,李世民和诸多朝臣们就绝不会考虑他,这是显而易见的。

“立嫡不立庶”是铁打的规矩,不可改易,除非李世民的嫡子全死光光了,至于出身血脉就更敏感了,君臣们费了那么大的劲,好不容易推翻了隋杨,若再立一位带着隋杨血脉的皇子为储君,那么数十年前这么多推翻隋朝的开国君臣们为了什么?这跟隋朝复辟有什么区别?

外人都看得清楚的事,偏偏李恪看不清楚。

只因李世民曾经说过一句“吴王类己”的话,这句话带给了他无尽的希望。

为了这句话,他愿意去搏一搏那万分之一的机会。

李世民是一个很失败的父亲,他不仅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反而因为自己随心随性的言行而造成了皇子兄弟间的敌对,当他笑呵呵的说出一句“吴王类己”时,有没有想过这句话说出去后,有多少双仇恨的眼睛的盯着李恪?而李恪顶着这句话,除了硬着头皮去争一争那个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位置,又当如何自处?

看着眼前神采飞扬的李恪,李素心中忽然生出一丝悲哀的情绪,因为这些皇子们。

剥开那层光鲜尊贵的身份,他们只是一颗颗棋子,牢牢地钉在棋盘上的某个位置无法动弹,只有下棋的人才能决定这颗棋子该落在哪里,于是他们便落在哪里,有时候甚至会洋洋自得,或许只是因为自己这颗棋子被下棋的人放到了一个看似很重要的位置,却从来不敢想象自己能成为下棋的那个人。

也有不甘心的,不服气的,试图反抗,试图变换一下角色,想成为下棋的人,不甘心命运被别人拿捏在手里,父亲也不行。很久以前,李承干这么干过,后来他失败了,于是,别的棋子愈发噤若寒蝉,认命于自己仅只是一颗棋子,再也没有任何人生出反抗的勇气。

拍了拍李恪的肩,李素笑道:“殿下好兴致,我便不参与了,身子太薄,游猎这么费体力的事,我是决计不会干的,日后若有风花雪月佳肴美色之类的好事记得叫上我,我对这个很有兴趣。”

李恪哈哈大笑:“早听说泾阳县公懒散成性,能躺着绝不坐着,游猎太辛苦,我肯定不会叫你的,幸好你钟意的风花雪月,我也一样钟意,改日府中设宴,定邀你共谋一醉。”

说着李恪朝他挑了挑眉,神秘兮兮地道:“前日我刚回长安,昨日便在东市买了十个胡姬,全都是黄头发绿眼睛,妖里妖气的,却别有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