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去世后,秦惠文王、也就是嬴驷成为了新的国君。
商鞅也是到了现在才真正感觉到了独木难支。
孝公还在的时候有孝公在背后支撑他施行新法,但是现在……
他清晰的认识到,他再也遇不上秦孝公那样的国君了。
想了很久,商鞅写下了辞官书,决定辞去官职回到商於安度晚年。
他其实有很多顾虑,除了是感觉到嬴驷对他多有客气却很是疏离之外,秦孝公临终前的遗言也将他置于了一个很微妙的境地。
嬴驷可扶则扶,不可扶,君自立为王……
若嬴驷真不堪大用,商鞅会毫不犹豫按照遗言来取代他。
但是嬴驷经历这么多年的磨练已经练成了一块精铁,对新法也是极力维护,
既然认可了嬴驷,便该放手让他去做。
一朝天子一朝臣,明君还怕找不到良才辅佐?
写好辞官书后商鞅便让人交给嬴驷。
而嬴驷此刻手头还拿着不知道谁呈上来的写了商鞅十大罪的‘请举逸民书’呢。
里边详细的罗列了商鞅的十大罪。
谋逆作乱、蛊惑人心、玷污王道、暴政虐民、刑及公室贵族,动摇国脉根基。
无视先君,欺凌国公、任用私人,结党乱政、军前私刑、私调大军威胁咸阳、重婚公主,玷污王室。
嬴驷细细品味他们呈上来的请举逸民书,如何看不出来这些文字背后的含义?
他们只提商鞅刑杀,却不提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的好处。
而且这请举逸民书不仅细数了商鞅的罪证,甚至还在威胁他。
国脉不存,何得安枕?
接着嬴驷便看到了商鞅的辞官书,只是到底压了下去。
兹事体大,得想清楚再做决定。
在嬴驷还在思虑之际,商鞅未曾禀告便自行回了他的封地,还有人来告诉嬴驷那边有一支神秘部队,恐商鞅有谋逆之心,国将大乱。
嬴驷只能让人‘请’商君回咸阳。
说是请,其中深意有几个人看不明白?
消息传到了公主耳朵里,公主赶忙来找嬴驷,嬴驷这才知道那支军队是孝公留给商鞅的。
嬴驷只觉得一股凉意漫上心头,其实孝公的遗言他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孝公说那些话,可能是想打消商鞅生出什么不该有的野心。
可如今却还交给他这样一支足以颠倒乾坤的军队……
公父对商鞅的信任远超于他,甚至认为只有商鞅的铁腕意志能维护新法,推进秦国大业。
小的时候他是犯了错,可是这么多年的磨练还不足以消除自已小时候犯错留下的阴影吗?
嬴驷还是让人将商鞅带了回来。
商鞅清楚的知道自已回来后所要面临的是什么,但他还是回来了。
他一旦死了,嬴驷日后可以以此为借口对那些旧贵族发难,对六国发难,于国有益。
这种尽公不顾私的豁达让嬴驷很是触动。
只是要杀商君非同小可。
一边是愤怒的百姓,一边是公卿贵族的施压,嬴驷又才刚上位。
各方势力都在暗中盯着,连六国使臣也在观察着秦国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