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生于一九八四年农历六月十七日属鼠女命运 > 第十六章(第1页)

第十六章(第1页)

一零年秋天,我开始准备国考。

夏天旅行归来,一直与人见面很少,闭关复习。十一月,在没有告诉任何人的情况下,我通过了初试,次年二月通过了复试。三月得到录取通知,五月入职培训。

我考了国家统计局,这一点除了让妈妈感到欣喜,还让其他所有人感到意外。

没有人想到我会选择国考,即便是微月,听说之后也问了几遍,你确定吗。林叶不懂,为什么我从统计局出来又要回到统计局。何笑质疑,公务员薪水偏低,工作内容简单重复,长此以往对个人发展没有好的促进。徐行觉得可以理解,之前的工作不算是正式编制,现在进入体系,是很大的进步。吴峰则只关心部委是不是还分房子。所有这些,我都只是听着,没有解释。我看重的是另外的东西,这种东西只有我自己清楚,不需要解释。

我考回北京,继续在这个庞大的城市里战斗。我不适应这种庞大,但不再觉得难以忍受。生活总归是一场无始无终的战斗,那就继续战下去好了。

一一年五月底,我正式入职开始新的生活。先是在不同部门之间轮岗,然后派驻地方,在基层统计局实践。一一年秋天,我被派驻贵阳,在一个县城统计局实习。因为有之前工作经历,基层工作显得轻车熟路。我用有限的时间在整个县城游历了一番,从街边每间小店,到县城仅有的支柱产业,一间软饮料类的加工工厂。我旁观统计局里的钩心斗角,新上任的局长性格过于绵软,高学历的年轻部门主管和老员工之间充满罅隙,本地人和外地人不睦,如此种种。县政府有白宫的恢弘气势,政府广场宽阔如同草原,华表伴着石桥,气势非凡,白日里空无一人,夜晚被跳交谊舞的老年人群占据。县城仅有的两条街道上开着零星小店,酸汤鱼和烤豆腐,网吧和KTV。新的小区楼宇森严,几乎看不到入住。周末假期,我去周边少数民族的村寨,看层层叠叠的树丛和碧绿湖水。偶尔有集中到省城中心区的培训,酒店的会议室,昏沉的空气和抽烟的人,南方来的培训员机械地念稿子,底下人承认自己听不懂。我录入数字,查找数字,打无数电话询问数字。

实践期满一年,我回到北京。跟同单位的一个小姑娘合租了一套房子。统计局在西边,我住动物园附近的一栋老楼,骑车上下班。房子小租金贵,但好歹不算太远。工资交了房租所剩无几,如果完全不买衣服鞋子,刚好够吃饭到月末。小姑娘家是南方的,刚本科毕业,比我年轻几岁,喜欢说话,人生中只有努力工作和努力升迁,苦恼并幸福着。我几乎很少在房间里待着,把所有下班后的时间都放在国家图书馆,一周有一个晚上去大学里旁听课程。旁听的课程和工作无关,与我有关。

我开始写一些与统计相关的文章,以历史上的统计为主。为了写文章,我沉入浩如烟海的文献中,从中文论文开始看,顺着索引找到英文论文,看得很慢。英文不好而且背景知识不够,任何一篇总要读上好久,而不断增添的列表上有上百篇必读的文章。我一篇篇阅读,进度很慢,却也不是那么想快速赶上去。比起任何事情的进度,我更在意自己身上的变化,在意阅读的字和我自己之间发生的关系。

我去旁听的是社会学和政治学方面的课程。有一个网络小组定期公布大学课程的信息,我搜索任课老师的名字,遇到感兴趣的就去旁听。旁听是一种非常良好的人生态度,感兴趣的才会旁听,没有压力仍然愿意听的东西才可能有所领悟。

我发觉政治学和我之前想象的不大一样。自己一个人耽于幻想的时候,理念是第一位的,然而现实政治学研究却脱不开现实政治。学术研究和我之前的想象也多有不同。我对哲学家的想象过于浪漫,而做学术需要课题立项、答辩会论证、申请经费、邀请合作、招募学生、论文投稿、发表成果、申报宣传、职称评比。其中的每一步都需要大量心力。

有的老师有点愤世嫉俗:“好多人动不动就说什么自由和平等是矛盾的,以为就能牺牲自由。其实自由和平等矛盾吗?特权才和平等矛盾。”有的老师一直有着旁观的视角:“你们观察这个全权体制,有好多特征很值得玩味。你看那些维权的带头人,最后怎么被搞下去的?不是从上访这事搞下去的。有一个是说违反了计划生育,要罚一大笔钱。”也有的老师试图回归旧日的话语:“还是得把阶级概念拿回来,或者说阶层,现在的阶级分得更多更细——但不管怎么说吧,社会上这种贫富差距的固化是很可怕的事。”

我坐在角落里听着,社会呈现出乱象纷纭、张牙舞爪、变化不定的姿态,像魔术表演时满堂灯光,障人眼目。当哭着笑着活着的人变化成书里的一个分母、某一历史阶段中的尘埃或类似“群众”或“百姓”这样词汇中的万千分之一,人的意义就一边凸显,一边消失了。人在被群体扩大的同时变得渺小。

我感兴趣的东西包括五十年代经济政策、六十年代初人口数量、七十年代早期工业恢复情况、九十年代初期的思想转变、二十一世纪初劳动力大规模迁徙。除此之外,想读的内容如此众多,一时之间令我目不暇接。此外我想知道的是目前的经济数据和实际经济数据之间的差别。不是指各级政府最后的调整,而是想知道统计数字本身的隐瞒。有多少利润被按照成本划入人的口袋,有多少贿赂被当成项目总额的一部分,有多少交易额是杜撰而来,有多少收入为了逃税而隐藏。按照徐行和其他人告诉我的事,所有这些占据全部产出的相当大部分,它们的存在让数字变得空洞。我不清楚自己有没有办法弄清这些事,但是我清楚这是我想要做的事。

我需要有一个工作,这是我介入这个世界、与它打交道的方式。但是工作不再是标注我身份的东西,只是我愿意花时间去做的事情。比起我介入世界的方式,我更在意世界呈现的方式。

在我利用工作机会寻找资料的时候,我也遇见过与我有类似旨趣的人。有一个老教授,退休之后自费寻访县城档案馆,编纂自己的史料册。那些县城档案馆保留了许多基层资料,很多报纸、文件、下级汇报和调查资料,多得超乎我的想象。老教授给我看了一些他的发现,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二年之间的资料,包括数据、会议记录和上级指示,多得令人惊异,连死亡数据的资料都有保留。他的念头和我一样,这些东西若无人整理,慢慢就湮没消失了,连同其中的事情一起湮没消失了。在当初那些人留下那些碎片的时候,就是在等待有一天有人把它们捡起来。老教授是捡拾碎片的人。

我后来参加过经济普查,走过全国数十个县城,在风格各异的路边小店吃过南北味道。长途车的轮胎扬起尘土,遮蔽了车窗。我的工作薪水很少,但一个人如果总在路上,需要的所有家当也就是一副行囊。

我仍然能见到工作里形形色色的人,谈的话题仍然是购物八卦和家长里短,但是这次我不再烦躁了。当一个人自身不确定,就觉得四周都是要改变自己的力量。一旦自身确定了,看其他人其他事就成了画。画里都是有趣的人。

一三年秋天,在我工作两年之后,我用国庆假期又去看了一次爸爸。这一次他在尼泊尔。卖掉美国的房子和铺子只身去了尼泊尔。

我和妈妈直到爸爸到尼泊尔一年之后才知道这个消息。这中间爸爸和我们联系很少,每次都是用邮箱,没有打过电话,因而从来没有显示过电话的国家区号。后来是偶尔有一次,我在爸爸发来的照片里看到一片奇特而简陋的寺庙样的建筑。妈妈没有注意到这些,她看着照片,只注意到了蓝天和远处的山。“还是美国空气好啊。”妈妈感叹道。“应该不是美国。”我说。“什么?”妈妈愣住了。在得知是尼泊尔之后,妈妈就开始了长时间的忧心和感叹。她不明白爸爸为什么会到那样一个穷破国而不留在美国,忧心爸爸的生活状态,感叹不了解爸爸的所思所想,感叹当初没有跟着爸爸在外面漂是对的,又感叹如果当初一直跟着爸爸,那么现在爸爸的生活状态又不一样了。妈妈是个善良人,她不理解爸爸,但她愿意平白承担很多事情。

我直觉上相信,爸爸的选择和生意上的不顺或者情感上的挫折都无关,他的选择有他的理由,和以往每一次一样的理由。

说实话,尼泊尔并未给我留下第一眼好印象。从窄小简易的机场出来,立刻进入促狭的街道,除了一两条主路,其余街道连平整的柏油路面都没有,汽车突突突穿过拥挤的人群,颠簸得上下蹦跳,尾气喷出的黑烟喷在过往的男人女人身上,他们面无表情,似乎已经习惯这种浓稠的黑色气体。加德满都算是大城市,但完全不算现代化城市。即便深入城里,街道也破旧狭窄,石板路面两旁污渍堆积,高楼拥挤得几乎要相对碰在一起,楼也不算高,最高的约莫也就五六层,红色砖石结构,入口狭窄,没有现代城市的钢铁和玻璃。主要马路只有一辆汽车的宽度,若一辆车开过来,两旁的行人都必须把自己贴到墙上才能容车通过。街道两旁的小商店门面窄小,一间接着一间,货物挂在敞开的大门上,密密实实,形成一道完全由商品堆积的走廊,令人眼花缭乱。许多人坐在街边,只是坐着,并没有交谈或娱乐或经营,只是一排一片坐在路边的空地上,多半是某座形状模糊的佛龛下,衣袍破旧缠身,面色茫然。也许他们是修行的人。街上随处可见佛龛或者小庙,有许多人去摸站立的佛像,将佛像摸得棱角全无,就像形状怪异的长石,完全看不出曾经多姿的造型。听爸爸说,这是祈福的一种。我原本以为尼泊尔是清澈辽远的地方,可是这里的灰土遮日。从加德满都到博卡拉的路途中,我们颠簸着穿过山岭,公路边有快要坍塌的黝黑的木房子,即便关上窗户,激起的尘土也还是从四面八方扑面而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