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陡峭的山坡走下来,迎面看到富丽堂皇的庄院前,竟然围满了四周的农家人,这些山里人穿着朴素,一个个揣着手站在一边,所围绕的地方,正是这座庄院的大门。
大门前,却是坐着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头儿,坐在一方石头上,手里拿着快板,见众人渐渐围拢上来,顿时打了起来。
我莫名一乐,居然在这种地方遇到一个打快板的。
“打竹板,泪满面,听我把白家的是非断,想当年,祥光峰下一老汉……”
逐渐听下来,我在心里梳理了一下,总算把整个情形梳理出来……说是很多年前,这一带乃是一片古森林,森林之中,住着一个姓白的僬夫,大家叫他白老倌,白老倌靠砍樵度日,一有空暇,就采些山药帮助附近的穷兄弟治病。
不论酷暑严寒,他每日都是摸黑三十里挑柴下山去卖,卖完柴又爬三十里山路,回到这深山老林。
有一天,他卖柴归来,艰难地踏着百步云梯往家走,实在难以支撑了,便坐在路旁的石头上歇脚。想想辛苦的过去,又想想凄凉的晚年,流着眼泪对天长叹:“唉,这样的日子,叫我怎么过下去啊!”
“不要着急,我来帮你了结这苦日子吧!”
说话的呢,是一位白发童颜的老人。
这老人似乎很了解白老倌的身世,他安慰白老倌,从衣袖里拿出一粒金黄色的种子说:“回家后把这种子种下,今年可以发苗,明年会长成树,后年就会开花结果。你有了这棵树,就可以幸福地度过晚年了。”
接着,老人又说道:“在这树发枝长叶的时候,不论天睛落雨都要灌七七四十九天的水,每天要灌七七四十九担,每担水要渗进七七四十九滴汗,在这树开花的第一年,每朵花上要滴上你自己的一滴鲜血。”
老人说完就突然不见了,只有一粒黄灿灿的种子留在白老倌手里闪闪发光。
白老倌回家后,选了一块最好的地方埋下种子。
过不几天,果然发出了芽。从此他每天起来就到苗子边上看,卖柴打转也先要到苗子边转转才进屋吃饭。
太阳大了给它遮阴,风雨大了给它搭棚,有害虫伤它就给它捉虫。钟老倌对这棵苗子花的心血真不少。
第二年春天,祝融峰上杜鹃花盛开的时候,这苗子长得比杜鹃花还要高,风刮来杆子不弯,雨打来叶子不落。白老倌按照老人的嘱咐,每天从山下挑来四十九担水,每担水撒下一大把汗,一共浇了四十九天。
第三年又是祝融峰上杜鹃盛开的时候,这树比杜鹃花高出几倍,开出了一串串淡黄色的花,花虽然没有杜鹃的那么大,可是它的清香散满了整个山头。白老倌又把自己的鲜血滴在花上。
可这到底是棵什么树呢?白老倌并不知道,但他相信,送他树种的老人不是凡人,这棵树也定不是棵平凡的树。
他希望这棵树能给山里的穷苦人造福。
夏天过去了,满树金黄的果子迎风摆动,发出叮当的响声,好象摇动了一串串铜钤。白老汉顺手摘下一串,壳里竟然滚出几枚钱币来。都是雪白的银子铸成的。这时白老倌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一棵摇钱树。
白老倌把果子摘下来后,细细地盘算着:家最苦该给他多少,张家最穷该给他多少,一家家算完后,剩下的恰恰可以给自己家买点米。白老倌怕泄露了秘密招来意外灾祸,就在深夜里背着银钱,悄悄送到各家各户。这些人家得了银钱,都不知道是哪里来的。一年、两年过去了,穷苦人慢慢发觉了这个秘密,白老倌也只好把实话告诉大家。
从此,山里穷苦人都来帮助白老倌培植这株摇钱树,保护这株摇钱树,大家也更加敬爱这株摇钱树的主人。
自从有了摇钱树,四周的树木亦是一年比一年茂盛,祝融峰上的景色一年比一年秀丽,穷苦人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幸福。
不过,这事传到城里县太爷那里。
县太爷派人在祝融峰周围明查暗访,果然查出了摇钱树的秘密。
他坐在太师椅上,眯着三角眼,摸摸八字胡,嘿嘿笑着说:“老夫在仕途奔波几十年,今天盼到这个福禄双临的日子了。”
他在心里盘算,收下摇钱树的果子后,再把宝树献给皇上,既能发财,又能升官。
不久,他派了一队官兵,持刀舞剑,凶神恶煞地来到山神庙前,贴上一张官府衙门的布告,说什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山中的奇花异树概属官府,任何人不得伐树摘果。
穷苦人知道,这是来掠夺摇钱树了,马上找白老倌商量对付的办法。白老倌也正为这事着急。他想,要是个死东西,就把它藏起来好了,可是,这是一棵撑破天的大活树呀,藏又不好藏,搬又怕搬死,怎么办呢?难呀!他们想呀想呀,总想不出一个好办法来,大家急得不得了!
突然,听到鬼喊鬼叫,凶神恶煞的官兵进山来了,一下就把那棵摇钱树围个水泄不通,不准老百姓拢边。这时,树上那一串串果子已经变成金黄色,迎风摆动,发出了铜铃般的响声。往年,到这时候果子里面就会长钱来,撒出银子来。县官和他的官兵惊喜连连,以为有财发了。他们望着摇钱树流口水。
但是,等呀等呀,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花谢了,果掉了,钱呢,一个也没有,银子,一点也不见了,他们扑空了!
他们恼羞成怒,砍了摇钱树,还想杀白老倌。
可是,白老倌已经远走高飞了。在离开南岳的时候,他送给每户一颗摇钱树的种子。所以摇钱树又在南岳长了出来。后来,南岳人有的到淮南,有的到关外,有的到湖滨,有的到别的深山,他们都把带去的种子,种在各人落户的地方,所以现在很多地方都长出了摇钱树。
而百余年后,有着一家姓白的人,自称是白老倌的后代,在此定居,但当年的白老倌都那么大年纪,怎么可能有后代,这个问题,已经没有人去细究了,有的人说是白老倌临终前收的义子,也有的人说白老倌跟着神仙学了什么仙术,留下了一子半女,但这个问题已经说不清楚了。
“白家一脉代代传,如今子孙正当年,不愁吃,不愁喝,老的早年下世去,小的攀比家产多,你的多,我的多,争来争去全没辙,东家哭,西家闹,搅合山里乱糟糟,村民齐劝善人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