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小提琴独奏辛德勒的名单视频 > 第12部分(第1页)

第12部分(第1页)

?br>

三月二十号的最后迁居期限到来之前,奥斯卡每次往返于城里和扎布洛西之间,都会看到卡兹米尔兹的犹太人忙着打点行装,经过斯特拉多姆街上一户户挈妇将雏朝聚居区赶路的犹太人家,大家都推着高高堆满椅子、床垫和座钟的手推车,而此时距最后期限还远得很。这些家族自打卡兹米尔兹还是个小岛,跟市中心隔了条叫做维斯瓦的溪流时就住在这里了。事实上,可以一直追溯到卡兹米尔大帝邀请他们来到克拉科夫,当时犹太人被归咎为黑死病的病根,在别的任何地方都休想安身。奥斯卡猜想,五百多年前,他们的祖先可能就是用手推车推着被褥来到克拉科夫的。而如今他们又要离去,看来跟当初一样,一辆手推车就装下了所有的家用。卡兹米尔兹的慷慨已然不再了。

早上几次上班途中穿过市区后,奥斯卡注意到市政规划是让市区的有轨电车沿利沃夫大街,横穿犹太聚居区的中心。波兰工人正在沿电车线路垒起两道高墙,而且原来的开阔空地也都用水泥墙圈了起来。电车一进入犹太聚居区就会车门紧闭,而且直到重返真实世界,也就是雅利安世界,到了利沃夫与斯瓦?金吉街的街口才会再度停车。奥斯卡也知道,不管怎么说,终归还是有人能攀上电车。就算车门紧闭,决不停车,墙上还架着机关枪——也都没用。靠这种办法是改变不了人的天性的。还是有人会想办法下车,比如某个犹太家庭忠心耿耿的波兰女仆,带着包香肠来看望主人。也还是会有人想办法攀上电车,比如利奥波德?普费弗伯格这种行动敏捷、具有运动员体魄的年青人,揣着一口袋钻石或占领区兹罗提,再或者一份游击队密件。只要有一线机会,不管这机会何其渺不可及,都会有人铤而走险,就算它车门紧锁,就算它在两道缄默的高墙间开得飞快。

自三月二十日起,奥斯卡的犹太员工就不会领到分文工钱,只能完全靠他们的定量配给过活了。而雇主则必须向克拉科夫的党卫军总部付一笔费用。奥斯卡和马德里瑞施对此都颇感踌躇不安,因为他们都知道这场战争终有结束的一天,而到时候,就像美国的情形一样,奴隶主终会自取其辱,而且被剥得*裸一文不剩。他应该付给警察局长们的费用标准是由党卫军管理和经济办公室制定的——技术工人每天七点五德国马克,非技术工人和女工是五马克。按照盈利来计算,这个标准可比自由劳动市场的标准低多了。不过不论是对奥斯卡还是尤利乌斯来说,由此带来的道德上的不适都远过于经济上的暴利。那一年,奥斯卡需要付出的工资总额成了最微不足道的小事一桩。而且,他从来就不是个理想的资本家。他青年时期他父亲就经常责怪他大手大脚,只知道花钱。他还只是个销售经理时,就已经养了两辆汽车,巴不得他父亲老汉斯听说后吓一大跳。现如今,他在克拉科夫都能养一个车队了——一辆比利时的密涅瓦,一辆迈巴赫,一辆阿德勒敞篷车,还有一辆宝马。

辛德勒名单 第八章(5)

挥金如土的同时还能比你勤俭持家的父亲更加富有——这绝对是辛德勒最渴望的人生成就之一。在他事业蒸蒸日上之时,员工的费用根本就不在话下。

马德里瑞施的情形也正相仿佛。尤利乌斯?马德里瑞施的制服厂位于犹太聚居区的西边,距奥斯卡的搪瓷厂约一英里之遥。他真是赚得盆满钵满,所以正商议着想在塔尔努夫再开一家类似的工厂。他也是军备物资监察局眼里的红人,而且他的信誉绝佳,已经从货币发行银行拿到了一百万兹罗提的贷款。

不管他们良心上有多么过不去,不论是奥斯卡还是尤利乌斯,身为企业家的他们却似乎都没因此就觉得不该再雇用更多的犹太员工了。不再雇用犹太人不过是种姿态,而既然他们俩都是实用主义者,抽象的姿态就不是他们的处世风格。不管怎么说,伊扎克?斯特恩,还有罗曼?金特尔——既是商人又是犹太委员会救济办公室的代表——还专门拜访了奥斯卡和尤利乌斯,请求他们雇用更多的犹太人,能雇多少就雇多少。这样做的目的是想使犹太聚居区具有永久的经济价值。在当前的情况下,斯特恩和金特尔认为这简直是不证自明的:在这个紧缺技术工人的早熟帝国中,一个具有经济价值的犹太人当然可以免遭不测。奥斯卡和马德里瑞施也深以为然。

于是在两周之内,全卡兹米尔兹的犹太人陆续推着手推车,穿过大桥进入波德戈尔兹。中产阶级的犹太家庭则有他们的波兰仆人帮忙。手推车底下,在床垫和锅碗瓢盆下面藏着劫余的胸针和皮草。斯特拉多姆和斯塔罗维斯纳大街上挤满了波兰人,对他们冷嘲热讽,朝他们乱扔泥巴。“犹太人要走,犹太人要走了。再见了,犹太佬。”

桥后面搭了座新奇的木头大门,欢迎犹太聚居区的新居民。白色的油漆还有扇形的胸墙使它带上了些许*的风味,门上隆起两个宽宽的拱顶,便于电车出入于克拉科夫,门旁有个白色的岗亭。拱顶上面是特意用希伯来文写就的几个大字:犹太城。聚居区的前面已经树起一圈带刺的铁丝网,正对着河面,几块空地则用九英尺高的圆顶水泥板封闭起来,就像一排为无名死者树立的墓碑。

在聚居区大门口,有个犹太委员会住房办公室的代表负责迎候大车小车、拖儿带女到来的犹太人。有妻子儿女一大家子的应该可以分到两居室和一个厨房。即便如此,在习惯了二三十年代的优裕生活后,又要跟不同宗派习俗,跟有体臭和不同生活习惯的家庭共同分享私生活,也实在是桩痛苦的事情。做母亲的大哭小叫,做父亲的则嘬着缺了牙齿的牙床,摇着头嘟囔着情况可能更加不堪呢。跟自由派挤在一个房间里的正统犹太人觉得对方简直无法容忍。

到三月二十号,迁居行动宣告结束。聚居区外的每个犹太人都将被没收财产,随时可能被捕。聚居区里面暂时还有生存的空间。

二十三岁的伊迪丝?利伯古尔德和她母亲、她的婴儿分到一间一楼的住房。十八个月前,克拉科夫的陷落使她丈夫几近绝望的边缘。他就这么离家出走,仿佛是想找个出路。他觉得森林里某块安全的空地或许可以为他提供庇护。就这样再也没有回来。

透过房间尽头的窗户,伊迪丝?利伯古尔德可以望见带刺铁丝网隔开的维斯瓦河,可如果她要到聚居区的其他部分,特别是去维杰尔斯卡街上的医院,她就得穿过聚居区内唯一的广场:和平广场。就在她搬入高墙的第二天,她差一点就在广场上被勒令爬上党卫军的卡车给带到城里去铲煤或是铲雪了,前后也就差个二十秒钟。她担心的不但是经常会有这种抓差的活儿出现,更甚的是大家风传,拉出去的人在返回聚居区后经常会少上那么一两个。除了这些可能性之外,伊迪丝还生怕她在去潘杰维茨药房的途中,在本以为二十分钟后就能回去给孩子喂奶的时候突然被卡车给带走。所以她就跟几个朋友一起去了犹太人招工办公室。如果她能找到份倒班的工作,她母亲可以在晚间替她照顾孩子。 。 想看书来

辛德勒名单 第八章(6)

在刚开始的这些天里,招工办公室真是人满为患。现在犹太委员会也有了自己的警察机关,叫做Ordnungsdienst(或简称OD),分布在区内维持治安,一个戴着帽子和袖章的男孩在维持办公室前长队的秩序。

伊迪丝?利伯古尔德那几个人刚刚排到门里面,正唧唧呱呱打发时间的当口,一个穿了身棕色西装、打了条领带的矮个儿中年男人走到她跟前。她们觉得正是她们那唧唧呱呱的热闹劲头把他吸引过来的。起先她们还以为他要把伊迪丝给抓起来呢。

“听我说,”他说,“干吗在这儿死等……扎布洛西那儿有家搪瓷厂。”

这个地址自有它的吸引力。扎布洛西可是在聚居区外头呢,他告诉她们。你们可以跟在那儿做工的波兰人搞些实物交换什么的。他需要十个健康的夜班女工。

几个姑娘挤眉弄眼了一番,仿佛还由得她们对工作挑挑拣拣,甚至可能回绝他似的。活儿不重,他向她们保证。他们会教你们怎么做活。他告诉她们他叫亚伯拉罕?班吉尔,是厂里的经理。当然老板是德国人。什么样的德国人?她们问他。班吉尔咧嘴一笑,像是突然间想满足她们所有的希望。决不是坏人,他告诉她们。

当晚,伊迪丝跟搪瓷厂别的夜班工人会合后,由一位犹太警察的卫兵监督,穿过聚居区到扎布洛西去上工。一路上她向队里其他人打听了不少这个德国搪瓷厂的底细。大家告诉她厂里提供很浓的汤给工人喝。会挨打吗?她问。搪瓷厂可不是那种地方,大家都说。不像贝克曼的剃刀厂;更像马德里瑞施的厂子。马德里瑞施人不错,辛德勒也不错。

在工厂门口,班吉尔把新来的夜班工人叫出队伍,领她们上楼,经过几张空办公桌,来到一扇标着总管先生的门前。伊迪丝?利伯古尔德听见一个低沉的声音告诉他们都进去。她们发现总管先生坐在办公桌角,正在抽烟。他的头发的有些地方介于金黄和亮棕之间,看起来刚刚梳得油光水滑;他穿了套双排扣西装,系着条丝质领带。他看起来就像要去参加一个晚宴,不过却特意等着有几句话跟她们说。他非常迷人,还挺年轻。在希特勒的恶梦里待了这么久,伊迪丝原本以为会听到一番有关战时经济和加速生产的训话。

“我是想对你们表示欢迎,”他用波兰语告诉她们。“你们是这个厂扩招的一部分职工。”他的目光游离开来;甚至有可能正在琢磨,别跟她们说这些了吧——她们在这儿可没有任何股份。

然后,他眼睛都没再眨一下,没有任何预兆,肩膀也没有抬一下,突然对她们说,“你们在这儿工作可以保障安全。如果你们在这儿工作,你们就可以活过这场战争。”然后他就跟她们道了晚安,跟她们一起离开了办公室。班吉尔领着她们先在楼梯口后部站住,让主管先生先下楼,坐进汽车的后座。

这个承诺把大家伙都惊呆了。这话简直就像是出自上帝之口。一个凡人怎么可能许下这样的诺言?可是伊迪丝?利伯古尔德发现自己马上就对这个诺言深信不疑了。而且并不完全因为她希望能信以为真;并非因为这是个安慰,一种轻率的鼓励。是因为辛德勒先生在说出这个承诺的那一刻,你除了相信之外别无选择。

德国搪瓷厂的这帮新女工在一种喜悦的恍惚状态中接受工作指示。这就像是一个疯疯癫癫的吉卜赛老女人不要报酬地告诉她们将来会嫁个伯爵。这个诺言已然完全改变了伊迪丝?利伯古尔德对生活的期望。就算是党卫军果真要枪毙她,她也会站出来抗议,“可主管先生说过不会发生这种事的。”

这工作不用大脑。伊迪丝只要把一个个挂在钩子上浸过釉的锅送到炉子里去烤就行了。她一直都在细心琢磨辛德勒先生的许诺。只有疯子才会许下这么斩钉截铁的诺言。眼都不眨一下。可他一点都不疯。因为他是个正要去赴宴的富商。所以,他肯定知道内情。可他怎么能未卜先知呢,难道他跟上帝或是魔鬼有什么交易?可又不像,他的外表,他戴着图章金戒指的手可不是那种通神者的手。那是只惯于去拿酒杯的手,是一只你不知何故会觉得能得到爱抚的手。然后,她又开始怀疑他是不是疯了,是不是喝醉了,是不是能通神,琢磨这位主管先生到底是靠什么使她对他的诺言这么深信不疑的。

凡是得到奥斯卡?辛德勒这个大胆承诺的工人,这一年还有接下来的数年间,都会对这个诺言车轱辘似的琢磨个没完。有些人会得出一个不言自明的推论:如果这个人错了,如果他只不过是在蛊惑人心,那么也就不会有上帝,不会有人性,不会有面包,不会有济危扶弱的义士了。自然,这只是个赌注,而且这个赌注赢的概率不大。

。 想看书来

辛德勒名单 第九章

那年开春,辛德勒离开他克拉科夫的工厂,驾着宝马朝西越过边境,穿过正在苏醒的春日森林回到故乡兹维陶。他要看望一下埃米莉,他的几位姨母和他妹妹。她们一直以来都是他抗击父亲的同盟;都是他母亲那圣洁的牺牲之火的守护。至于他妻子遭的罪是否跟他已故的母亲异曲同工,奥斯卡?辛德勒却根本就视而不见。他只管穿着他的毛皮翻领大衣,戴着羔皮手套的手驾驶着特别定制的方向盘,沿着耶塞尼克正在解冻的笔直公路向前飞驰,随时都可以伸手另取一根土耳其香烟。作为孩子没义务去操这个心,而他父亲则是个神灵,理应遵守更为严苛的律法。

他喜欢去看他几位姨母——喜欢她们把手掌向上举起,赞叹他衣服的精妙剪裁。他妹妹已经嫁了个铁路官员,住在铁路局分配的一套舒适的公寓里。她丈夫在兹维陶算个大人物,因为兹维陶镇是个铁路交汇点,镇上有几处大型货运栈。奥斯卡跟他妹妹妹夫一起喝了次茶,然后还喝了点烈酒。他们的聚会隐然有种共同庆贺的意味:辛德勒家的孩子都挺有出息的。

母亲最后的缠绵病榻自然是妹妹从旁服侍的,如今,偷偷摸摸去看望他们父亲的自然也是她。她没敢明说,只想暗示一下希望父子俩和解的意思。茶会完了后她这么做了,可只换来辛德勒的粗声大气。

再后来,奥斯卡就回家跟埃米莉共进晚餐。埃米莉自是巴不得丈夫回来度假。这样他们就能像旧式的夫妻一样一块儿庆祝复活节了。复活节的庆祝没什么问题,他们可以整晚一起隆重地跳舞,在餐桌上像两个礼貌周全的陌生人一样相互照应。而在内心深处,两个人都为这种形同陌路的婚姻关系吃惊非小——奥斯卡觉得他为陌生人,为他工厂里的工人付出的都比为埃米莉付出的要多。

他们俩之间有个难题,那就是埃米莉是否该搬到克拉科夫跟他同住。如果她放弃兹维陶的公寓,把它租出去,那她除了克拉科夫就再没有个地方可以栖身了。她相信自己有义务跟奥斯卡在一起;如果照天主教道德神学的说法,他不跟她住在一起会“极易犯罪”。然而,只有在他对她体贴爱护,对她的情感波动感同身受的情况下,她才能忍受跟他在一个外国城市的寄居生活。可奥斯卡的问题是,你非但不能指望他从一而终,就连要求他犯了错后守口如瓶都做不到。他漫不经心,半醉不醉,似笑非笑,有时候似乎认为,如果他当真喜欢上了某个姑娘,你也非得喜欢她不可。

她是否该去克拉科夫成了夫妻俩之间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压得两个人都有些喘不过气来。所以饭一吃完,他就忙不迭道个歉,跑到市政广场上的咖啡馆里去了。咖啡馆的常客是矿业工程师和小商人,偶尔出现的推销员已经换成了军官。他很高兴地在那儿见到了几个当初一起玩赛车的伙伴,他们大部分都穿着国防军的军装。他坐下来跟他们喝起了科涅克白兰地。有几位还表示惊讶,像奥斯卡这样高大结实的家伙竟然没穿军装。

“工业是基础,”他粗声大气地说。“工业是基础嘛。”

他们回忆起当初赛车的青葱岁月。又开始取笑他上高中时自己用零部件组装的那辆摩托车。它那种爆发力。他那辆500CC加洛尼摩托的爆发力。咖啡馆里的喧闹又上了个台阶;又叫了更多的科涅克白兰地。这时,几个高中时代的朋友又从咖啡馆的用餐区走了出来,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