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烟花那么凉雪小禅全文免费 > 第3部分(第3页)

第3部分(第3页)

红袖添香的夜里,是谁与我同唱笙瑟之歌?——古巷风情幽意在,少城清雅佳园多,蜀国一夜听秋雨,哪朝深巷为禅来。我轻吟了这样一首小诗,坐在淡淡泛黄的两棵老银杏树下,仿佛看到自己的老年,也是这样清淡似水了,与自己的爱人,执手相看,微微一笑……

如果此生想去一个有味道的城市,就选择成都吧。

如果去成都,想去一个最有味道的地方,就选择宽巷子、窄巷子吧。

还犹豫什么呢?带上一颗闲散的心,与宽窄巷子一起发发呆吧。卢梭说,筷子直指食物,而我的旅行,直指宽巷子、窄巷子。

兰州:雪落黄河静无声

兰州的“兰”字,非常美。特别是繁体字的兰,好像有香气似的。

我初到兰州城,却被它的破落吓坏了。那是2003年的夏天,我取道兰州,经武威张掖去敦煌,在兰州停留一夜,去中山桥的黄河边吹夜风,对面的白塔山公园在夜色中,极不真实,黄河水汩汩而过,我听到黄河的艄公在唱歌谣——几十几只船上,几十几根竿哎?几十几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搬?

兰州,有一种旧,来自苏武牧羊般的古意,路边种着左(左宗棠)公柳,寂寂黄沙拂面来,那首诗说,“西出阳关无故人”,兰州的远意,在纸上,在史里,在夜光杯中,在琵琶的倾诉中。

迢迢万里的征程,浩浩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搏击,琵琶美酒夜光杯。 。。

读城记(13)

关于兰州,总带着悲壮的古意……我每到黄河边,都想掩面落泪,人说不到黄河心不死,我是到了黄河也不死心。

2009年冬天,我再次来到兰州。

机场到兰州市一百多里,在中国几乎是最远的机场,两边是贫瘠的山,山上落满了雪,而兰州,像一个敦厚的中年男人,以如此温暖的怀抱等待着我的重访。

我几乎迫不及待地扑到黄河边。中国的城市,只有兰州和郑州有这种荣幸,黄河穿城而过,我闻得到黄河散发出的那种浓烈的浑厚气息,粗糙,磅礴,宽容,但是温暖。我终于意识到,兰州,在黄河的滋润下,不带有女性的妩媚气质,而是一个彻底的西北男人,那么老实憨厚,一心一意过日子,心里疼女人,就是嘴笨,永远说不出来,集上买了红丝巾给女人,偷偷递给她,怕别人看到笑话……兰州城,散发出的笨拙和质朴之气,让人心动。

不华丽,不风情,不颓迷。脚踏实地地过日子,一是一,二是二,永远是笨笨的傻傻的样子。

他不会吟诗作画,不会花言巧语,不会风花雪月,只懂得疼老人爱孩子,把自己的女人放在心尖尖上。和江南一带的城市比,兰州,实在太诚实,诚实得让人心疼。

街道也土,广场还叫东方红广场,带着西北的傻大和空旷,张掖路十分土气,最繁华的地方叫西关什字,也人头攒动,可是,女人们穿的衣服,过时,土气,明显比南方落后几年。

其实我对这个城市的感情,还是因为一本杂志。

很多人奇怪,一个如此偏远的城市,却出了一本全中国销量第一的杂志——《读者》,2003年,我成为它在全中国百名签约作家之一。从此与它有了不解之缘,我的很多读者,都是从这本《读者》上认识了我,然后说,哦,她是《读者》上常常发表文章的雪小禅。

我从来没有对一个单位的地址如此向往,但对它是一个例外。我对《读者》,怀有刻骨铭心的感情。我把最好的文章全给了它,当然,也通过它得到了太多读者的认可。

2009年的11月21日,我打车来到滨河路520号。

那条道现在叫读者大道。

正好是周六。

没有人上班。

我看到“读者出版集团”几个字,看到门牌上写着滨河路520号。

我和警卫打了招呼来到院里,我看到看门的一条藏獒。看到《读者》大厦奠基时的那块石头——我有些心潮起伏,我认识这里的很多编辑,但是,我愿意安静地来到这里,不打扰谁,也不被谁打扰。

我拍了很多照片,安静地离开。

之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