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只要林卫民喜欢,林盼盼就倾囊相授,现在林卫民完全能够在黑市独当一面,所以林盼盼暂时就不需要去那边。
林盼盼直接去了仓库,这仓库两天只整理出了一小部分。
林峰抬手随意抹了把额头密密麻麻的汗珠,语气中满是失望地说道:
“今天我感觉也没寻到什么好物件,你瞅瞅那边,一堆破铜烂铁。
我瞧着是没啥用处,根本弄不清它们能干啥。”
林盼盼语重心长道:
“你每天都在质疑能不能找到有用的东西,这样可不行。
你得稳住自己的心态,别太着急,人一急就容易慌乱,反而误事。
我先看看今天到底有没有收获吧?”
林盼盼找了个还算干净的凳子,坐了下来,她定了定神,随后拿起手电筒,“啪”地一声打开,眼睛紧紧盯着那堆破铜烂铁。
她的手轻轻翻动着,动作小心翼翼,生怕遗漏任何一个细节。
手电筒的光随着她的动作不断游移,映照出那些物件斑驳的锈迹。
林盼盼的手在这堆杂物中不停翻找,好多生锈的铁管横七竖八地交叠着,管壁上布满了厚厚的铁锈。
断裂的齿轮散落其中,有的还连着一小截扭曲的轴杆。
几个瘪了的铜壶歪倒在一旁,壶身满是凹痕,绿锈如同青苔般肆意蔓延,掩盖了曾经的色泽。
还有一堆铁链,环环相扣,却又松散地纠缠在一起,链节上的锈迹让它们看起来灰暗无光。
一旁,是一些破损的金属工具,锤子的木柄早已腐朽,只剩一个锈迹斑斑的锤头。
扳手的开口处变形扭曲,无法再发挥它原本的作用。
这些根本就没什么用,林盼盼继续寻找着,正埋头翻找的林盼盼,眼前陡然一亮。
在一堆生锈的铁管和破旧工具的缝隙间,半掩着一个香炉。
该炉以金铜制成,炉身形制规整,直口,两侧置双象耳,象首粗眉杏目,长鼻直竖,表情自然细腻,循“太平有象”之吉意装饰。
再看炉底,“大明宣德年制”六个字赫然映入眼帘。
字体为规整的楷书,笔画刚劲有力,却又不失圆润,镌刻得极为清晰。
“这是明铜象耳宣德炉,这品相真不错……”林盼盼想了起来,上辈子偶然在拍卖会上见过一面。
好像是2019年,以100多万的价格拍出去了,林盼盼现在的记忆非同一般,前世只要接触过的东西,印象非常深刻。
要不然也不可能画出农用机械的图纸了。
那些图纸很多都是当时周蓉的学校发下来的,清大的图纸还是挺多的,有各种各样的。
为了让周蓉顺利完成学业,那段时间,林盼盼一心扑在帮周蓉完成毕业论文上。
尽管她对机械设计一窍不通,是个彻头彻尾的门外汉,但这股子不服输的劲儿,让她一头扎进了机械知识的海洋里。
那些复杂的专业术语和抽象的机械原理,像一道道难以跨越的沟壑横在她面前。
可她咬着牙,逐字逐句地研读,拿着笔在书上圈圈画画,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立刻查阅各种资料,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