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庶门良才电视剧 > 第61部分(第2页)

第61部分(第2页)

要想太平过日子,怨言往往只适合闷在心里。

接下来几日,太守府那边一直在忙着发告文给方州郡各县,落实“济粜法”征粮的事。楚王做事果决,虽然这算一个优点,但其太自负,有些盲目自大独断独行,表面上不与苏彦交恶,但做事从不与苏彦商议。弄得方州郡太守于田寿颇为为难,经常单独跑到驿馆这面单独询问一下苏彦的意见。

当然苏彦也没什么意见,于田寿也只是不想在顺从了楚王的同时得罪了昱王。

苏彦也去过太守府几次,刘愈唯一听到他提及与太守府有关的事情是:“于太守的女儿可真漂亮。”剩下的时间苏彦都在满城的游玩。

自从来到方州郡后刘愈很清闲,驿馆还是不时会往来几个从周围郡县请来的大夫,来时匆匆,去时更加匆匆。刘愈对当地的大夫已不抱希望,他更关心的是能否查到那颗被刮了皮的地瓜来自何处,派出的人也不少,一直没有消息。

抵达方州郡第七日,太守府那边组织的征粮已到了收粮入库的阶段,才几天工夫,从发告文到摊派任务再到各家各户落实再到收粮入库,楚王布置的也算井井有条。最重要的是安抚了方州一地纳粮的富户。刘愈都有些想不明白为何当地的富户会如此乖乖就范。

纳粮有成效也是好事,何况还是劫富济贫令贫苦百姓无所损失。在方州郡这几日,刘愈愈发感觉到地方缺盐的窘迫,可方州非产盐之地,官府又在忙着征粮,百姓的疾苦也无人理会。

终于在第七日的下午,刘五兴冲冲地跑进驿馆,大叫着道:“少爷,少爷,找到了,找到了。”

刘愈正闲的无聊自己跟自己下棋,抬头问道:“找到什么了?”

“找到那个……地瓜,就是地瓜来自何处了。”

刘愈簌地站起,道:“在哪呢?没找到人?赶紧说明白一点。”

刘五平时机灵,但第一次完成这么大的差事,有些激动,加上跑了几里路上气不接下气,说话也就吞吞吐吐语无伦次,好在刘愈够仔细,一点点询问清楚。

地瓜不叫地瓜,而叫“南洋甘”。南洋甘并非本地之物,而是在方州郡南一百多里的化县有人栽种,据闻那里栽种的人不在少数。

苏彦闻讯过来问道:“师傅,是不是派那边的人将那个……南洋甘送过来?”

“不必了,去准备马匹,我们亲自过去。”

苏彦一听马上愁容满面,他好不容易才出一次长安,方州又非淮上县葵水之畔,这里没有突厥骑兵不用挖战壕且物华民丰,他刚玩的起兴,听到要赶上百里路去化县找个不起眼的地瓜,怎能令他不愁。

徐轩筑刚去亲自煎药,回来后见刘愈正在穿外衣,关切道:“要不妾身替夫君走一趟,夫君伤势未愈要多休息。再说明日皇上派来的御医就会快马赶来,您这样过去会错过的。”

“多赶赶路,下午就能赶到,明天回来也来得及。”

刘愈没听劝,本来想将徐轩筑留在方州。但徐轩筑不放心,与刘愈一同出发往化县而去。

化县并非方州郡治下,而属南边的临郡。刘愈等人出发的匆忙,也未跟太守府打招呼。一行人紧赶慢赶,日落黄昏前就已进入化县境内。

当刘愈见到田埂里一垄一垄的鲜绿色地瓜藤蔓,有种很激动的心情,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跳下马走出官道,从土里拔出来一颗。可惜这些都是春薯尚未成熟,挖出来的地瓜个头也并不大。

“好东西,好东西。”刘愈笑着赞道。

徐轩筑等人也跳下马,过来查看刘愈手中的地瓜,忽而这时远处传来一声呼喝:“喂!”

像是一声警告,刘愈抬头便见到几个做农活的农夫扛着锄头冲了过来,本来还想教训一下这偷南洋甘的小贼,但见到这些人都带着刀剑,登时没人敢靠近。

“……你们……怎的偷俺们地里的东西?”

这些人地方口音浓重,说的很多刘愈都听不懂,不过眼前中年农夫的最后一句他倒是听明白了。

“这个东西,你们哪来的?”

刘愈与他们口音也不是一地,说了半天他们才明白过来,指着东边道:“齐村,齐村。”

同是中土人,沟通起来的难度不比跟老外语言不通打手语比划。不过那农夫一直重复齐村,就说明是齐村的人传出来的。一行人直往东而去,这一路上都是平原,虽然田地里也有种五谷杂粮的,但至少有一半的田地都种了地瓜,说明并非是一家一户种植的稀有品种。

一路打听着路,走了二三十里,眼看天色渐渐变暗,天色阴沉着似乎要下雨,苏彦开始有些紧张,毕竟一行走的匆忙也没带帐篷。终于在走出官道几里路后,找到了名叫齐村的小山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