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庶门良才电视剧 > 第98部分(第2页)

第98部分(第2页)

刘愈摆明的态度让那些副监们松口气,他们本来还担心这平抑物价的事情就是朝廷嘱咐隋妤做的。本来一肚子怨言不敢说,现下也只好说了出来。

“经商乃是物以稀为贵,物以缺为盈,现在隋少监你提出的这些商品,都是长安城目前最稀缺的,哪有不涨价反而降价的道理?”副监们最后都看着刘愈,毕竟刘愈是可以拍板的人。

一人的意见其实也代表了整个长安城商人的意见。虽然以前每年遇到灾荒,朝廷都会下旨平抑物价,但背地里涨价的事还是屡见不鲜,商人就是以此来牟利,本也无不可。但今年的情况不同,一来灾情实在太大,粮食和生活用品的紧缺到匮乏的地步,价格降下去,只会被那些二道贩子趁虚而入大量扫货,囤积居奇,百姓还是买不到平价的商品。

“既然开了商贸司,朝廷的态度就很明确,一切都由商贸司来议定。你们不用事事看本将军,本将军说过,今天只是个旁听者,不会发表意见。”刘愈带着几分轻松的语气道。

隋妤也知道,商贸司的建立也并不是为剥削商人的利益,甚至是为商人维护利益的。商贸司城里后上来便压榨商人的利益,只会让他们心生反感。

隋妤道:“货物平价,可在税赋上给予补贴,粮税的税率暂时先不征收,而生活所需的货品暂时也只收一成的税,这般如何?若是货物不平价,这么低的税率,朝廷一定不会批复,所以……请你们考虑一下。”

六个副监面面相觑,隋妤的方案说白了就是以低税收来换取粮食的平价。虽然现如今货物紧缺导致价格居高不下,但灾情也并非年年都有,他们应该过多的考虑将来利益的换取。以前虽然没有统一的税率,但基本商品的赋税达到三成至五成,也就是一半的钱要交给官府。

低税,也就代表有利可图,也值得他们来考虑。

“若朝廷真可在日常所需货品上课以低税,那平抑物价,应该不会太损伤于商人的利益。”一名副监说出了商人的心声,“只是不知皇上能否批复,批复几年。”

隋妤不由又看了刘愈一眼,见刘愈还是不说话,反而在跟韩升交头接耳的说话,便知道刘愈在这件事上向完全放给她来做。

“三年。小女子会尽量跟皇上争取。”隋妤拿出几分坚定的语气说道。(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七章 不宣而战

朝廷以低税率来交换商人平价出售商品。虽然刘愈明知道这是在透支日后的收入来维持现如今长安城的平稳,但也别无他法,不能解决目前的困窘就谈不上将来。

这样也有个好处,商人会跟朝廷的联系更加紧密,他们会更希望保持现如今的政权,而不是朝秦暮楚令他们既得利益化为乌有。

能让商人跟朝廷一条心,刘愈觉得也挺好。

一日的假期正式开始,刘愈去城外走了走,近距离观察了灾民的安置情况。从明里来看,赈灾情况做的还是不错,灾民的安置也很有序。

中午刘愈在李遮儿的小居所里吃了饭。

二人正式定下关系之后,刘愈也很少过来,一来最近他的确没时间,二来他们毕竟还不是正式夫妻。刘愈总觉得对家庭有一种亏欠感,对李遮儿也是如此。

对桌而食,静默无声。李遮儿举目投眉之间都带着几分小女儿家的娇羞感。

“这里生活方便,居家过日也不须太多银钱。老爷您也不必担心。”

虽然刘愈对“老爷”这个称呼有些不喜欢,但李遮儿却好似已习惯了如此称呼他。

李遮儿刚说了一句,一直侍立在门口的小丫鬟道:“夫人还做刺绣帮补家用。”

平日里李遮儿待两个丫鬟也不错,丫鬟见老爷不常过来,可能是替李遮儿可惜,便在刘愈面前说李遮儿的好话。

李遮儿埋怨地白了小丫鬟一眼,小丫鬟讷讷地低下头。

“不必太节省。”刘愈又拿出一些银子出来。“照顾好自己。等事情淡下来。正式迎娶你过门。”

虽然刘愈的话不错。但他自己也觉得有点空口许诺了。事情淡下来,到底什么事,淡到何程度,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幸好李遮儿也并不介意,刘愈给她银子她也没拒绝,只是悉心收好。从离开藏云坊开始主持李家家务开始,她养成了节俭的习惯。

刚回到家,刘愈便接到消息要马上入宫。本来他还想在家中休息一日,看看评书本子整理一下思绪。

进了宫,便见到兵部衙门会同杨烈等人,都在雅前殿内等候。而雅前殿内也充斥着一股紧张的气氛。

“师傅,大事不好。”

可能是真发生大事,即便刘愈一再嘱咐苏彦在人前不能以师徒相称,这次苏彦似乎也忘了。

“何事?”

刘愈刚问出来,杨烈便将从前线刚发回来的战报送到刘愈面前。刘愈本以为关中的叛乱有了变故,没想到这战报却是出自江左。而江左地区正是与淮南淮王的属地紧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