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是因为那个孩子被村里人叫扫把星,还嘱咐孩子们离她远点。
水英那孩子偷偷的给送口吃的,才没让温暖饿死。
她可听李婆子多次骂自己孙女儿吃里扒外。
也别怪李婆子刻薄,都是穷闹的。
自己家人都恨不得数着米粒吃饭,哪有余粮帮旁人。
李长亮母亲王氏叹了口气,找出一只碗,盛了一碗糙米:“三儿,去,给那孩子送去。
那孩子把面给你们吃了,自己不知道还有没有口粮。”
李长青哎了一声,端起碗往温暖家走去。
温暖已经和好了面,时间晚了,顾不上发面,温暖决定做煎饺吃。
李水英邦邦的剁焯了水的老牛广(蕨菜),不一会儿剁好了。
没有肉,温暖多倒了一些油,把馅拌好了。
李壮李柱眼巴巴的看着,温暖失笑。
李水英擀面皮,温暖迅速的包。
不一会儿包了一盖帘,温暖让李水英点火,细细的烧,她把油均匀的抹满锅。
锅底也倒了一层油,把包好的饺子一个个摆锅里,发出滋啦滋啦的声音。
饺子在锅里慢慢变得金黄,香气扑鼻。李壮和李柱不停地咽口水,迫不及待地等待着品尝。
温暖将煎好的饺子装碗里,先给两个小馋猫各夹了一个。看着他们狼吞虎咽的样子,温暖心里暖暖的。
这时,李长青端着那碗糙米过来了。
温暖有些惊讶,连忙道谢。李长青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是我娘让我送来的,她说你把面给我们吃了,自己可能没口粮了。”
温暖感动不已,她接过那碗糙米,决定等会儿给王婆婆送些煎饺过去。
这一大碗糙米,可能是王婆婆一家人一天的口粮。
(因为兴隆屯大多数人都姓李,所以为了好区分,李婆子和李长贵母亲,以及他们的媳妇儿以后的文里都以姓氏相称)
大家虽然都不富裕,但这份邻里之间的情谊让她感到无比温暖。也让温暖感到新奇。
这种感觉是贴地气的,全新的。
她非常喜欢这种平平常常的邻里生活,也爱上了这样简单的生活。
“长青叔,你也坐下吃,我包了很多。
你吃完了给王婆婆她们捎些回去吃。”
李长青也就是个十六岁的小伙子,想不那么多。
他早被煎饺的香味儿吸引了,看到李壮李柱吃的香,也拿筷子吃起来。
等温暖把最后一锅铲出锅的时候,李壮李柱李长青都打了饱嗝,抚着肚子。
“温暖,我这是第二次打饱嗝了,吃饱了真舒服。
今天晚上不用起来喝水充饥了。”
李长青笑着说,“长青叔,你愿意一直种地吗?”
“种地也挺好的,出去闯荡没有门路,想做生意没有本钱。
而且我也没啥本事,只能种种地了。”
李长青憨厚地笑了笑。他不怕吃苦,可现实是吃苦也不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长青叔,如果有机会,你想出去看看吗?”
温暖看着李长青,若有所思地问道。
李长青点点头,“谁不想出去见见世面呢?只是……”他无奈地叹了口气。
“我有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