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极夜笼罩的北冰洋里,披荆斩棘的平头哥号破冰船在冰面上撞开一条狭窄的航道,一点点的接近着此行的目的地本尼特岛。
自从将那架bv138飞机拖上船之后,俱乐部的众人便一直围着它打圈子,试图能有些新的线索。发现当然有,根据机舱里找到的玻璃瓶和刘小野以及张初晴的尸检分析,这架飞机上的人全部死于氰化物中毒。
这毫无疑问属于自杀,但为什么自杀他们却不得而知。如果按照娜莎的猜测,这架飞机的机组成员很可能是因为机械故障或者迷航迫降在了尚未结冰的海面上,结果可想而知,被困在飞机上漂浮了不知道多久之后,终于有人承受不住等待的煎熬服下了毒药。
这猜测是否准确并不重要,因为他们还有了更加重要的发现。自从飞机被抬进船舱之后,因为温度的升高,飞机内部厚厚的冰霜也在一点点儿的融化,这也渐渐露出了一些当初没有发现的东西。
而这里面最重要的莫过于一本保存尚可的《我的奋斗》,在这本书里,他们还发现了一张发霉的电报纸,其上还残存着诸如“腰刀。。。”、“继续深入北极。。。”、“寻找。。。”、“建立。。。”之类的关键字眼。
几乎可以肯定,当时这架飞机肯定是在寻找桑尼科夫之地并建立沿途的导航无线电信号站。只不过所有人都没想到这件事竟然和腰刀行动还有牵连。
甚至于,娜莎都在猜测北极圈范围内是否还存在着其他尚未被发现的二战德军气象观测站。或者更大胆的推测,又有多少伪装成气象观测站的德军情报人员和探险家,在二战时期偷偷潜入了苏联的腹地?
直到平头哥号破冰船距离本尼特岛只有不到5海里的时候,也没有人能给出个准确的答案,更没有人愿意再把更多的精力浪费在这架飞机上面。
在平均1。4米的冰层以及20厘米左右的积雪阻挡下,平头哥号破冰船以每小时5节的速度坚定的朝着目的地前进。这也许仍旧不是它的最大效力,但对于船上的众人来说却已经足够了。
终于,当破冰船连日来的震动和轰鸣总算停止的时候,封闭式的货仓缓缓开启,折叠跳板伸到最长搭在了坚实的冰面上。
刺骨的寒风夹杂着雪花和冰渣涌进船舱,在短短几秒钟只能便带走了全部的热量。将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的石泉却不急着离开,他亲自将两支冲锋枪递给了苗船长和张大副,“船上的安全就交给两位了,如果发现有异常及时呼叫我们,必要的时候直接开舰炮!”
“放心吧!”张大副接过冲锋枪熟练的摆弄了摆弄了一番,“照顾好初晴。”
石泉点点头,看向身后的众人,“出发!”
俱乐部的众人、外加上船医张初晴以及老胡安排李班长,还有李班长带过来的12个潜艇修理工,所有人或是钻进卡玛斯的后车厢,或者骑上雪地摩托。全都跟在何天雷驾驶的推土机和大伊万驾驶的挖掘机后面沿着跳板开上了冰面。
时隔一年多故地重游,兄弟三个可谓感慨万千。当初那场几乎要了他们命的冒险如今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轻车熟路的找到当初用木头板掩盖住的洞口,大伊万直接把雪白色涂装的挖掘机开到下面充当台阶,随后所有人跟着石泉钻进了漆黑的山洞内部。
借着这不算太大的洞口,卡玛斯车厢里的各种维修工具和物资被众人以接力的方式一点点的送了进去。当然,一同进去的,还有一根从破冰船上接出来的粗大电缆。
用来遮盖洞口的木板被众人合力推上,李班长的人甚至还裁了一小块帆布直接钉在木板上用来遮挡最后一点儿泄露出去的灯光。
等到一切准备就绪,石泉将头灯的亮度调到最小,高声喊道,“开灯!”
“啪!”的一声轻响,辛苦抬进来的大型led露营灯将整座地下空间照的亮如白昼,除了石泉和大伊万,其余所有人一副痴傻的样子盯着眼前看到的景象,这可远比借助头灯那点儿亮光管中窥豹看到的更加震撼!
而与此同时,山洞之外的破冰船上,苗船长拉动枪栓,拿起手台发布了停船后的第一条命令,“全船灯火管制,保持无线电频道清洁,轮机组机工组安排好值班工作,随时注意全船状态。”
“收到!”随着频道里一声声的回应,破冰船上的所有灯光相继熄灭。
放下手台,苗船长操纵着控制台打开了船头伪装成雷达整流罩的半球,露出了里面的舰炮,“老张,你盯着雷达,有情况该开火就开火!务必保证不能走漏消息。”
“明白!”老张尽量让自己站的笔直。
苗船长点点头,摘下帽子离开了驾驶台,他要去全船的各处走走看看,保证这条船不会出现什么意外。
而在山洞内部,俱乐部的众人已经在刘小野和张初晴的带领下开始往外搬运尸体。这些尸体在u艇内部被冻了几十年的时间,厚厚的冰壳早就已经把他们和潜艇融为了一体,想把他们请出来绝对是个大工程。
李班长的人也没闲着,他们已经熟门熟路的在潜艇甲板上架起了承重三脚架和手拉葫芦,等下全指望这些简陋的设备把潜艇里的那几枚鱼雷拉出来呢。
所有的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尸体搬运的工作虽然遇到了一些麻烦,但众人仍旧耐心的尽可能完整的让那些尸体保存下来。排除立场不同,这些二战德国的潜艇兵绝对值得尊重,他们固然是那脆的余孽,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批绝对敬业的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