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们也不会过问丈夫下班后都去了哪里,丈夫下班去喝喝酒进进风俗店什么的,她们都认为是“正常社交。”
彭章问沙绫香,结婚后她是不是也这样。
沙绫香说当然啦。
她不对当全职主妇有什么反感。反而十分向往。
这样的女人并不会有什么“事事都要争先”非得证明自己比男人强的想法。反而她们像流水一样生活着。沿着一条最省力的方向,河床向哪里弯,水就往哪里流。不去与什么不存在的东西抗争,这难道不也是一种智慧吗?
……
对于出售钢铁的事,她是这样认为的:
“三瑾可能是想悄悄的,尽量不引起争议的完成交易。”
“事实上,这样的出售是很难的。因为岛国人非常排外,那些财阀是很保守的。他们不愿意任何资产流落到外人手里。”
“首先,出售就是一种败家行为,就像地主卖出土地一样,家主一般是不会同意的。”
“其次,就算要出售,按照正常的流程,三瑾也应该第一时间咨询其它财团的意愿。如果本国财团愿意买,他们会优先考虑。
“哪怕外国收购者出价更高一些,他们也更喜欢低价卖给本国财团。”
“但这次出售完全打破了惯例,
“只能证明,这次出售有不得已的内情。”
于是彭章拉着她一起与收购团队开会。会上大家商议,在海外注册一家公司。以外国公司的身份去参加竞争。
但这家“欧美公司”,却有岛国人的脸。
也就是说,公司注册是在欧美的,但办事人员全都是岛人。
这样会更占优势一些。
类似这样的实例,在现实中也经常看到。你在东大也能看到,一家岛国人开的公司,往往最照顾他们生意的都是“同胞。”岛国人在东大买东西做生意什么的,也喜欢第一时间先找岛国公司。
这是一种很强的排外心理。
欧美人可能不大会管这方面。他们不会去考虑这种细节,不会照顾三瑾的心理需求。
远瞻资本可以这样抄个近道。
彭章立刻派人去欧陆安排。同时由于沙绫香的表现出色,他决定将对方雇佣下来。这次去竞价也让沙绫香参与,
没想到,这个温柔可人的姑娘,却让彭章大出意外。
她在彭章面前,永远是一种退让的姿态。走路都不会抢先一步的,倒茶时也先奉茶给彭章,如果彭章不问话,她就不会胡乱插嘴。
但真的到了需要她办事的时候,沙绫香展示了常人不具备的果决。
……
……
事情是发生在冬京。
收购团队赶赴冬京后,拟定了基本的竞争策略——高价。价格比其它竞争对手都高一截,
但没想到。三瑾根本连标书都没打开,直接拒绝。
不是针对任何人。
三瑾只接受那些“亲近的”“熟悉的”收购方。参与的欧美的公司都驰名多年了,三瑾在欧美做生意,跟对方也很熟。
不熟悉的陌生竞争者,他们接都不接待。
这再一次证明了财团的封闭与顽固。
收购团队在冬京耗了一个多礼拜,硬是没能把竞争书交出去。因为他们没有被邀请,就直接没有参与资格。